本文來自太平洋電腦網

移動影像的發展,始於2000年的夏普J-SH04,而這款堪稱“開山之作”的手機僅僅內置了一顆11萬像素CCD攝像頭。20多年後,手機像素從11萬突破到億級,移動影像也成爲了一臺手機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甚至是多數品牌衝擊高端之路的法門。回顧這曲折的二十載,手機影像到底經歷了什麼?

像素

提到拍照,對於普通人來說,最直觀的就是各大手機廠商宣傳的像素參數,誠然,作爲手機影像的一個重要方面,像素雖無法直接決定成像效果,但不可否認的是,像素對於手機拍照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時間追溯到2000年10月份,夏普發佈了世界上第一款能夠攝像的手機——夏普J-SH04,這款內置CCD攝像頭的手機由日本移動運營商j-phone聯合夏普共同推出。但這部手機當時並沒有引起市場的軒然大波,原因是這部手機的攝像頭只有11萬像素,成像效果基本聊勝於無,但不管怎麼說,作爲第一款擁有攝像功能的手機,這無疑是能夠在歷史上留名的。

(圖來源於網絡:夏普J-SH04)

而在此後的手機像素髮展中,有一款手機的名字絕對是繞不過去的,那就是諾基亞808PureView。2012年,諾基亞808PureView帶着“瘋狂”的4100萬像素傳感器橫空出世,在它以前,手機像素的最高紀錄是也僅僅只有1300萬像素,可以說這款手機不但是前無古人,甚至到了2018年纔有手機打破該紀錄。

(諾基亞808PureView)

隨着時間的流逝,2022年8月,moto給我們帶來了motoX30Pro,全球首發了型號爲三星HP1的2億像素主攝。而在此之後的10月,紅米正式推出了RedmiNote12系列,並在此係列上首次搭載了全球首發2億像素三星HPX傳感器。這標誌着手機影像像素又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RedmiNote12Pro+)

攝像頭數量

伴隨着手機影像能力的提升,手機的攝像頭模組也越來越大,相對應的就是攝像頭也越來越多。從單攝變爲雙攝、三攝,再到如今衆多旗艦手機上的四攝,都對手機的影像能力有一定的影響。

多攝像頭的風潮最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2月發佈的LGOptimus3D(P920),這是智能手機首次採取了雙攝像頭的設計,不過與現如今多攝像頭的工作原理不同,初衷是通過兩枚500萬像素的攝像頭打造出照片和視頻的裸眼3D效果,但可能是想法太過超前,在當時並沒有掀起什麼波瀾。

(LGOptimus3D)

直到2014年,下一個具有雙攝像頭設置的智能手機才得以出現,它就是HTC推出的HTCOne(M8)。引入的第二個相機傳感器不僅增加了3D照片的深度,還增加了散景(bokeh)功能,主打的是“先拍照後對焦”,不過也在不久後就被市場上的新方案所取代。

(HTCOne(M8))

2016年2月推出的LGG5纔是現今智能手機多攝方案的開端。兩顆攝像頭由1600萬廣角和800萬超廣角組成,獨立工作,對應不同的視角。這種方案的出現也爲手機影像多攝的發展提出了新思路,時至今日,還能看到這種方案對各大旗艦手機影像的影響。

(LGG5)

2019年,諾基亞甚至推出了具有5個攝像頭的諾基亞9PureView,採用了花灑式設計,後置5攝,讓密集恐懼症者看了害怕。不過這更多的像是一個噱頭,在此之後,更多的手機廠商迴歸理性,並不會在攝像頭數量上一味堆疊,而更多的採用合理的雙攝或三攝,讓影像效果得到最好的平衡。

(諾基亞9PureView)

光圈和傳感器尺寸

現如今,手機攝像頭的影像傳感器尺寸已經已經十分內卷,天花板可以說是今年發佈的搭載了1英寸IMX989主攝的小米12SUltra,殊不知,早在8年前,就有手機廠商嘗試過1英寸大底了。它就是松下在2014年推出的LumixCM1,其不僅採用了一英寸CMOS傳感器,更搭載了等效焦距爲28mm的徠卡鏡頭,並擁有F2.8-F11的可變光圈,可設置光圈大小和ISO100~25600感光度等設置。不過,由於其過於像相機的外形以及並未在日本以外的市場推出,它並沒有吸引到大多數人的眼光。

(LumixCM1)

計算攝影

如今,隨着手機空間的限制和芯片工藝技術的限制,手機拍照像素數量和傳感器尺寸的增速都在放緩,這就更加考驗廠商們如何在現有基礎上打磨出更好的成片效果,計算攝影的重要性就得以顯現。

2010年iPhone4的推出,這款擁有FaceTime+480P前置攝像頭和500萬像素後置攝像頭的智能手機拋棄了傳統的設計思路,利用iSight傳感器和算法實現了驚人的拍攝效果,這可以算是計算攝影第一次打響名聲。

(iPhone4)

衆所周知,優秀的拍照效果是建立在有一定性能的硬件之上的,但硬件的堆疊有的時候並不能使成像效果得到提高,就像這麼多年來,儘管國產廠商在旗艦手機上面不斷堆料,但是因爲軟件層面的差距,成像效果卻始終不如我們熟知的谷歌Pixel系列和蘋果iPhone系列。直到HUAWEI實現單一焦段多攝融合的XDFusion技術,國產手機纔有了後來居上的勢頭,這就是算法的魅力。

(HUAWEIP10)

近些年來,國產手機廠商也開始改變了影像的發展方向,從一開始“暴發戶”般地堆疊影像硬件配置,到如今沉下心來,開始調教軟件算法,做到軟硬件的平衡,精益求精,使得成像質量更進一步。

國內最具代表的是vivo的自研影像芯片V1+以及OPPO的馬里亞納MariSilicon X,採用雙芯之後的手機,計算能力確實獲得了可見的提升,有着其他手機無法比擬的優勢。自手機影像邁入計算攝影時代,以及自研影像ISP的出現,無疑爲手機廠商又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方向,並且極有可能會促使整個行業朝着“自研影像芯片”的方向演變。

(搭載馬里亞納X芯片的OPPOFindX5Pro)

總結

回望過去,移動影像的進化之快無疑是令人震驚。二十年來,從幾乎無法直視的成像效果到現在甚至可以超越一衆相機的拍攝成片,一路以來的發展,不但是科技的發展之路,更是給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記錄下日常生活的美好已成爲許多人的習慣,而這一切都要得益於手機影像的發展,至於未來的十年二十年,內捲到極致的手機影像會如何發展,讓我們期待一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