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潘從明(右二)教徒弟學習顏色判斷法。(資料圖)金川集團供圖

中新網蘭州12月8日電 (南如卓瑪)鎳礦廢渣中提取稀貴金屬的“大國工匠”、26年紮根戈壁挑戰極限的“全國勞模”、一舉填補多項貴金屬冶煉技術空白、三年寫下30餘萬字學習筆記、擁有36項國家發明專利……對於過去媒體歌頌傳揚的這些成績,今天的潘從明卻只想“全部歸零”。

潘從明是甘肅省金昌市金川集團銅業有限公司貴金屬冶煉分廠提純工序工序長,是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也是西北地區首位個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的一線產業工人。“團隊優秀才是真的優秀,個人優秀算不得什麼。”採訪中,他反覆強調,更重要的是,做好“傳幫帶”,讓團隊優秀起來。

在他看來,成績僅代表過去,現在更應該立足未來。“自己領域的很多問題、難題,等待我們去解決,我們更應該沉下心來去做這些事。”他一直保持一種“不斷否定自己過去”的狀態,唯有如此,技術才能從“跟跑”實現“領跑”。

潘從明在生產一線解決現場技術難題。(資料圖) 金川集團 供圖

事實上,這種不服輸、勇於挑戰的性格,某種程度上,也影響着潘從明從一線工人成長爲“大國工匠”之路。他曾經歷近千次失敗,換不來一次成功,但他從未放棄,迎頭更換近100個技術方案、實驗優化1500個方案細節,最終取得成功。

金川集團是中國最大、世界領先的鎳鈷生產基地和鉑族金屬提煉中心。潘從明說,金川集團從創業開始到現在60多年,從原來沒有人的茫茫戈壁,到後來因企設市,被譽爲“中國鎳都”,經歷了幾代人的共同努力。“作爲金川人的使命,就是前赴後繼、生生不息,把金川精神代代相傳。”

“目前,礦產貴金屬資源主要在我們金川,必須要喫幹榨盡。”潘從明提到勞模精神,就是要肯幹、能幹、會幹,即使遇到再大困難,都要做到自己領域範圍內的“爐火純青”,要勤思考,發明更好的辦法。

“對一線產業工人來說,現在是創新最好的時代”。潘從明說,作爲一線工匠,要一步一個腳印,以匠人之心在自身領域磨出成果、解決難題。

如今,一批批徒弟依然前赴後繼,他帶着大家從小事做起,希望潛移默化影響他們,從一輪又一輪的實驗中、工作中、項目中不斷“錘鍊”他們成長。

令他欣慰的是,現在年輕人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很強,人才接續源源不斷。他想,將自己畢生所學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徒弟們,“手把手”爲貴金屬產業的發展儲備更多人才。“我終有退休的一天,希望徒弟們能繼續在戈壁灘上發光發熱。”(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