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楊志錦  上海報道  央行研究局局長王信12月10日在外灘峯會上作了題爲《強化金融支持綠色低碳轉型的激勵約束與相關金融風險防範》的報告。

王信介紹,2016年以來,我國初步建立了綠色金融體系並不斷加以完善,其中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全面推進。轉型金融標準方面,目前國際社會對轉型金融的目標、支持範圍、保障機制等內容已達成初步共識,但對轉型金融的概念、支持服務對象等還存在若干分歧。最近,G20巴厘島峯會通過了《G20轉型金融框架》,強調轉型活動和投資的重要性。

“現在人民銀行正在組織制訂鋼鐵、煤電、建築建材和農業四大領域的轉型金融標準,之後將根據實際需要進一步擴大轉型金融標準制定的領域。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相輔相成,可有效銜接。完全可以把綠色金融標準制定的經驗用於轉型金融標準,現在各項工作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我們將適時就上述轉型金融標準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對於金融機構綠色金融評價,王信表示,現在國際組織和各國金融管理部門開展綠色金融評價還不是很多,我國綠色金融評價是走在國際前列的。“綠色金融評價的覆蓋面、評價的內容還比較窄,應用場景還不夠多。需要進一步開展綠色金融綜合評價,更好發揮評價的重要作用。我們對怎樣進行金融綜合評價已經進行了探索和試評價,接下來需要進一步深化。”王信稱。

王信表示,財政金融政策的激勵非常重要。關於財政政策的引導和激勵,可以通過政府的公共投資、政府補貼激勵及政府採購激勵等支持綠色低碳發展。關於金融政策激勵,相關的金融政策工具,包括央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宏觀審慎政策工具等,在課題中都進行了深入研究。

“我們認爲,央行結構性貨幣政策的支持是必要的,其空間和力度與碳價關係密切。如果碳價偏低,可能就需要央行等更多的政策激勵;反之,如果碳價比較合理,能夠更好地發揮引導資源配置的作用,就不太需要央行的政策激勵。可見,發揮市場激勵的作用非常重要。”王信稱。

關於氣候相關金融風險防範,王信表示,近年來,國內外關於氣候相關金融風險的討論日益增多,越來越傾向於認爲氣候相關金融風險是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重要來源之一。全球多箇中央銀行和金融監管當局已開展或者計劃開展氣候風險壓力測試。人民銀行已組織20多家大型商業銀行進行氣候風險壓力測試,部分地區、行業也在進行本地區、本行業更大範圍氣候風險的壓力測試。

“本課題研究的創新之一,就是比較深入地探討整個宏觀經濟層面氣候風險的壓力測試。即氣候變化對宏觀經濟的重要變量產生影響,由此對一些行業產生重要影響,這將傳導到金融機構,產生金融風險,進而對金融機構穩健性及整個金融體系穩健性都會產生影響。”王信表示。

本次峯會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與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聯合主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