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張菁娟 編輯/馮雪、王慧】同學變“網友”,老師變“主播”,家長變“網管”。

一轉眼,三年過去了。

這背後有一組令人憂心的數據: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介紹,由於上網課、缺乏體育活動,再加上和同伴交流減少,青少年心理疾病患者增加30%;

教育部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爲52.7%,較2019年上升了2.5個百分點,這無疑與長時間使用電子屏幕有關;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楊彥平對1621名本地中小學學生家長調查後發現,2022年與2020年相比,親子關係不和諧比例提高4%左右,其中,初中階段親子關係不和諧比例高達11.3%,爲各階段最高……

如今,隨着各地疫情防控政策陸續優化調整,歷經諸多磨練的“網課一代”似乎終於熬出頭了。觀察者網採訪了多位學生、老師、家長,傾聽他們這三年到底經歷了什麼,接下來將面臨何種挑戰?

在他們的講述中,有學生偷懶懈怠、也有學生彎道超車,有老師疲於應對、也有老師大展身手,有家長身心俱疲、也有家長鬥智鬥勇。

以下是他們的自述:

學生

“快畢業了,老師的面都沒見過”

南京某動畫專業本科生:對我來說,真的是開局一張“網”,啥都靠自己。

作爲19屆的“網課一代”,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就快畢業了。除去大四自由實習的時間,大一到大三線上網課和線下上課的時間差不多一半對一半。

剛開始知道可以在家上網課還是非常開心的,但很快就“打臉”了。

我是班裏的團支書,需要線上協助團總支書記做好各項工作,和團員保持聯繫,同時需要處理很多事情,我清晰地記得曾經發了條朋友圈“要沒頭髮了”。

我們有門專業課“定格動畫”,沒上過一節線下課。儘管當時上這門課的時候,學校已經通知返校了,但還是要求在宿舍上網課,老師連線上都沒露過臉。這都快畢業了,還不知道老師長啥樣。

這種實操課程,老師線上教學的作用相對有限。因此,這門課我幾乎是全程自學。

聽學長學姐說,正常情況下,做這節課的結課作業時,學校會給每個小組或個人分配工作室或場地,需要的材料、設備都是可以提供的。

但我們,什麼都沒有,真的什麼都沒有!

我只有一部手機和手機支架,支架還不夠穩定,我自己都覺得拍攝出來的畫面非常不過關。

講述者用羊毛氈製作的動畫人物

表面上看,我們只要完成好結課作業就好了,但中間的學習過程還靠自覺,你需要自學很多知識,不斷豐富知識脈絡。

有時候,人在桌前坐,思緒滿天飛。爲了防止學生掛機刷進度條,錄播課程時不時會彈窗提問,直至答題後再繼續播放。

線上考試不可避免地由閉卷考試變成了“開卷考試”,不過,有的老師會要求學生打開攝像頭,軟件也會自動檢測學生是否有“小動作”,並會相應發出警告。還有比較嚴格的老師,要學生準備兩部手機,一部開着自拍,另一部對着腦後,方便觀察是否有作弊行爲。

“網課醫學生畢業了,大家別怕”

上海某醫學專業研究生:網上有段子說“新一屆網課畢業的醫學生就要出來工作了,請問這樣的醫生給你們看病你們怕不怕?”大家笑一笑就好,因爲即使是面對疫情,臨牀醫學生也是必須要完成實習,才能正式進入工作的。

醫學院對於學生的要求向來非常嚴格,如果達不到標準就不能順利畢業。

在我看來,醫學專業更偏向自己去鑽研,並不會因爲線上、線下授課方式改變而有所差別,在精益求精的競賽中,其實並無終點可言。

山西某醫學本科生:如果你問我網課對我的影響,那我會毫不遲疑地告訴你,網課讓我變得更懶散了。以前在學校,班級裏一羣人一起上課,現在只剩下自己一個人,非常缺乏學習氛圍。總的來說全靠自律。

對於醫學生來說,實習尤爲重要。比如說解剖課,平時的理論課程比較多,要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中,還得是通過實習,人體解剖也只有實習時才能接觸到。實際上,疫情期間,醫學生的實習並未受影響,我們還是需要就近實習。

疫情期間,專家在醫院開展查房、帶教、指導

從“被管理”走向“自我管理”

上海高二學生:突如其來的網課看似打亂了生活學習節奏,但總體感覺還不錯,和學校沒有太大變化。

網課期間,留給自己自由安排的時間更充裕了,不用在路上耗費大量時間,睡眠時間也得到充分保障。

這是個彎道超車的好時機。我可以花更多時間複習薄弱學科,做知識點的梳理。上課時有不懂的知識點下課時也可以重新回看直播一點點喫透,來不及記的筆記可以截圖保存,課後進行補充。

不同於在學校,作業都是第二天早晨上交,網課期間老師一上完課就可以佈置作業,先完成作業的同學可以直接提交,每位同學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他同學作業完成的進度。至少對我來說,這是在催促我儘快完成作業,形成一種競爭意識。

網課的一大弊端就是過長時間盯着電子屏幕導致眼部疲憊,我每天的屏幕使用時間大約是7小時,這無疑是對眼睛的一種傷害。所以在這段期間,我格外愛護自己的眼睛。

同時,網課嚴重依賴網絡,有時網卡會導致很多麻煩與不便。況且,隔了個屏幕,終歸會有所懈怠,打字對話問問題和麪對面探討的效果還是相差甚遠。

我的自控力不行,以前在學校還有老師監督,現在手邊衆多電子產品作伴,實在是難逃誘惑。

居家高中學生的網絡課堂

老師

逃不脫“馬太效應”

上海某小學數學老師:我年紀比較大了,就只帶了一個班級的學生。

對小學的孩子們來說,線上網課和線下上課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班級裏出現了非常明顯的“馬太效應”:學習好的學生越來越好,差的學生越來越差。

一方面,對大部分成績優異、學習習慣好的孩子來說,延期開學沒有那麼可怕,因爲他們可以找到各種學習資源,並按時、按點地學習,甚至這一段時間下來,學習效率和成績不減反增。但對學習成績一般、自制力較差的孩子來說,延期開學是“致命一擊”。

小學生在家上網課

另一方面,小學生運用直播軟件的能力差異較大。上直播課時,不少學生要耗費大量時間來開攝像頭、話筒和老師、同學進行交流,課下作業的拍攝也存在技術問題。網課期間,老師只能通過學生拍攝的作業照片進行批改,這時候拍攝技術的好壞還是很影響效果的。

另外,網課不僅考驗老師的業務能力,同時也考驗直播能力。像我這樣年齡比較大的老師,直播水平不如一些年輕老師,我只會幾個基礎的直播軟件,甚至一個班的小朋友都看不全,對小朋友有沒有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課,無法有一個直觀的瞭解。

年輕老師對各種軟件、插件都用得非常熟練,能把整個班級的小朋友全看清楚,還能玩出各種花樣。

無形之間,在教學效果上拉開了一定差距。

最後,家長的教育方式各不相同。有的家長以身作則,認真管教孩子,孩子成績至少不會下降。但也有的家長,即便老師打電話過去催作業,爸媽也不聞不問,不太支持老師工作。他們當中有些人甚至覺得孩子成績不太好,想放棄了。

家長們經常找我訴苦,說一開始盯着孩子上課效果還可以,但後來盯也盯不住。家長沒辦法,只能打電話讓我去和學生溝通。老師說話總歸是管用些,這一點從第二天上交的作業中就看得出來。不過,幾天就又“打回原形”了。

網絡在老師和學生之間豎起了一道無形的牆,嚴重缺乏雙向有效交流。有的小朋友打電話不接,根本找不到人,溝通不順暢就無法瞭解學生對課程的掌握程度,能否跟得上教學進度。

老師錄課時通過答題模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利用音視頻、語言情境渲染氣氛,引發學生聯想。

其實,爲了讓學生快速進入網課學習的狀態,老師大多會實行激勵機制,直播前兩分鐘進場的學生,能得到一顆星或是一朵小紅花,積累到一定數量可以換取小禮物。

然而,每個班級都存在作業上交拖拉的情況。學校要求每個老師每天必須催促學生,儘量保證學生全部上交作業,這個過程老師們也很頭疼。

不僅如此,網課課堂互動性差,課堂效率大打折扣。有時候點名回答問題,小朋友打個盹,喊幾遍才聽到,幾分鐘就過去了;有的小朋友需要操作一下調整攝像頭位置,幾分鐘又過去了;還有的小朋友打字速度慢等等……一節課的進度總歸是受到影響的。

每次回到學校線下教學,老師們還是需要“返工”,把之前的課程再回顧一下,給學生們補補課,才放心進入下一階段的教學中去。

“家長、學生都需適時進行心理疏導”

上海某高中班主任:萬萬沒想到,上了半年網課,以前在班裏考第一的學生,現在只能勉強排到十幾名。而一些平日成績中等的學生,在學校和在家都自覺學習,對他們來說,線上線下沒什麼區別,他們的班級排名會有明顯提升。

業精於勤,荒於嬉,網課考驗的就是自律。

上網課時,我要求學生開攝像頭並且允許他們開麥,經常隨機提問,防止他們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上課提問的難度也根據學生的水平來,每個學生我都儘量顧及到,每提問一次就在學生的名字後面打鉤。

一般情況下,學生上課狀態不好,我不會主動聯繫家長,而是先和學生溝通,看他接下來的表現。

網課帶給家長壓力其實很大,家長們忙於工作,照顧不過來孩子,又擔心孩子在家不好好學習。如果老師一直聯繫家長,只會給他們帶去更多負面情緒,加劇他們的焦慮。

父母一旦過度焦慮,很容易將情緒傳染給孩子,導致孩子學習狀態變差。家長的淡定纔是孩子最好的心靈鎮靜劑。

孩子在媽媽的陪伴下堅持線上學習

作爲班主任,上網課對我來說,不是輕鬆了,而是任務更重了,更忙了;不是標準降低了,而是標準提高了;不是上課容易了,而是課更難上了。

除了要按時完成日常教學任務,督促學生學習,我還要時刻和學生們保持溝通,顧及學生,尤其是家長的身心健康,並適時進行心理疏導。

我發現,一些性格偏內向的同學因爲缺乏面對面交流,很難在疫情期間交到朋友,常出現心理問題。

還有學生因爲網課沒好好上,有想學的心卻動力不足,給自己很大壓力,越來越焦慮,就導致心理出現問題,不願返校上課,存在牴觸心理。

剛開始返校時,老師們都哄着學生,想盡各種辦法幫助他們調整到之前的狀態,只能說既往不咎,以鼓勵式教育爲主。真要翻舊賬的話,恐怕沒有幾個學生能免受責罰。

目前大多數學生正在慢進入狀態,可以看到他們一點點在進步。但有些學生因爲網課期間對某個知識點沒搞懂,或者對某個知識點的易錯、易混處沒弄明白,導致知識鏈出現斷裂,現在跟起來比較喫力。

家長

爲了跟孩子鬥智鬥勇,家長之間也常會分享“鬥爭經驗”

上海某小學五年級學生家長:居家期間,教師之間的經驗交流、互相學習是有限的。

線上授課對學生,對老師來說都是陌生的,不少老師不大習慣看評論區,也不會開全員禁言,很容易導致一些學生肆無忌憚地聊天、謾罵。但一些年輕老師上手比較快,懂得各種操作,很大程度上避免出現這種現象。

網絡卡頓、孩子難管是網課中的“老大難”問題。

老師卡學生卡、聽課不卡發言卡,有時老師點了半天名沒有學生回覆,也不知道是網絡延遲,還是學生不會開麥,還是壓根已經不在線了,實在影響學習效果和學習效率。

爲了保障上課質量,我們和老師都在不斷總結經驗、調試設備,還有不少家長給孩子購置了新的電子設備。

不過,孩子天生對電子產品感興趣。上網課的時候,總是手癢忍不住想用平板玩點別的。不開聲音玩遊戲,聽到家長腳步聲就關掉遊戲、分屏玩遊戲那都是“小兒科”。有些孩子甚至能做到手頭遊戲全屏,但老師那頭看到的卻是認真聽課的狀態。

爲了跟孩子鬥智鬥勇,家長之間也常會分享“鬥爭經驗”,有些家長鎖定了軟件使用時間,但後期網課轉到了微信上,孩子就“見縫插針”,用微信小程序繼續玩遊戲。

“兒子和我說,開學後身邊好多同學都戴起了眼鏡”

上海某初一學生家長:在長時間的網課學習中,使用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頻率直線上升。恢復線下課程後,兒子放學回家和我說,身邊好多原本視力不錯的同學都戴起了眼鏡。

體育老師也打趣道,“孩子們在家喫太好,動太少,一個個都發福了,肯定沒好好上體育課”。

我平時比較注意孩子的用眼時間和運動量,只讓他上一些主要的課程,其他的課程我就帶他踢球運動放鬆放鬆。

上網課還是很辛苦的,不光孩子眼鏡受不了,我自己也一直靠眼藥水“續命”。以前紙質版的工作資料如今全部轉移到了電子屏幕上,一小時就能完成的工作,現在需要三四個小時才能完成。

孩子覺得,網課比較好的一點是有錄播功能,如果上課時某個知識點沒聽懂,就可以記下時間節點,等下課的時候看回放,慢慢消化,避免因爲一個知識點沒搞懂,一直在那裏糾結,導致遺漏後面知識點的情況。

我家孩子平日裏比較內向,隔着一層屏幕時可以避免直接社交的恐懼心理,更願意打開心扉。在遇到不懂的學習問題也樂意小窗私信老師,與老師積極深入探討。以前在學校,老師的時間有限,孩子自身可能也比較害怕老師,導致很多問題都憋在心裏,不敢去提問。

雖然網課整體上下來還算順利,但做家長的自然是希望孩子能在校園接受更全面的教育,減輕各方煩惱,一切恢復正常節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