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家

中國的市場經濟體系與供應鏈能力,有足夠的底氣應付當前暫時的藥品供應難題。

近期由於各地感染人數快速增加,民衆購藥需求持續增長,在一些地方出現了搶購和囤藥的現象,給藥品供應帶來極大壓力。

對此,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12月14日召開主題爲“醫療衛生服務和藥品生產供應”的新聞發佈會。工信部相關負責人指出,總體看,我國新冠治療藥物產能能夠滿足患者用藥需求。相關部門將推動企業迅速穩產達產,擴能擴產,加大重點藥物市場供給,努力緩解買藥難的問題。

應當看到,當民衆某一時期的購藥需求迅速增加時,市場上的藥品供應出現一定的落差與滯後,這都屬於正常現象,市場就是在這樣不斷的反饋與修復中走向對稱的。對於藥品一時的供應緊張,公衆不必過於焦慮和擔心,更沒必要搶購與“囤貨”。未來幾日,這種供需緊張的局面將很快得到緩解。

之所以這麼說,不僅是因爲有關部門正在加緊協調生產、分配藥物,比如北京目前就已有350萬盒抗疫藥品投放北京數千家醫院、藥店;更是因爲,經過多年的建設與探索,中國的市場經濟體系與供應鏈能力,有足夠的底氣應付當前暫時的藥品供應難題。

中國市場經濟的韌性,最重要的表現就是擁有強大的生產與流通能力。2021年,中國經濟規模達到114.4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中國也是世界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而這體現在藥品製造業層面,同樣不遜色。

總體而言,我國的醫藥工業基礎比較雄厚。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醫藥工業增加值佔全部工業比重爲4.1%;實現營業收入3.4萬億元,營業收入較2012年增長80.8%;已經上市的感冒藥品種與劑型也呈現多樣化特徵,包括抗病毒類、抗過敏類、解熱鎮痛類和中成藥類四大類,在生產能力與總量供應上,一旦發動,將產生相當規模的市場勢能。

在藥品流通方面,中國是有名的“世界工廠”,工業門類豐富,基礎設施完善,同時有着較爲發達的物流體系。尤其經過三年疫情考驗,我國供應鏈體系經受住了多次疫情衝擊,變得更加穩固與堅韌。

值得一提的是,以醫藥電商爲主要形式的供應鏈體系正在成爲重要的市場保供力量。現在,隨着國家放寬互聯網診療首診限制,患者可以在線上開出新冠處方,這爲患者此後買藥提供了更大便利。

中國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最主要的成果就是建立了成熟而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以及民間對市場的普遍信仰。在當前這個困難時刻,我們應該相信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所發揮的調節功能,相信有爲政府與有效市場的結合所能迸發的能量,相信中國供應鏈的強大韌性。

□新京報評論員 王言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