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苗藝偉

12月14日,在第二屆復旦大學普惠保險與創新論壇上,復旦大學保險創新與投資研究中心許閒團隊發佈了《2022城市定製型商業醫療保險(惠民保)知識圖譜》,該《知識圖譜》從市場發展、主體變化、費率浮動、責任調整等維度展示惠民保的整體變化。

從覆蓋範圍來看,惠民保市場整體呈現漸進擴面、持續下沉,覆蓋地區和人羣不斷擴大的趨勢。截至2012年12月1日,全國共推出263款產品,覆蓋29個省級行政區。產品數量由最初的一款產品到2020年12月推出的111款產品,再到如今的263款產品,

具體來看,從2021年5月31日至2022年12月1日,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內,新增惠民保產品共123款,覆蓋地區由當時的26個省級行政區擴展到29個省級行政區。惠民保已覆蓋除西藏、新疆之外的所有省級行政區,內蒙古、青海和陝西三個地區實現了惠民保0的突破。

但許閒團隊在《知識圖譜》中也指出,惠民市場還存在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特點,主要表現爲東部沿海發達城市興起,向中西部二三線城市發展,經濟發達地區及直轄市的參與程度更高。

從產品費率化,新發布的《知識圖譜》顯示,2022年惠民保產品總體費率同比小幅上調2021年產品價格集中在60元左右2022年集中於60元到100元區間範圍內,整體均值提高10元左右。其中,採用單一定價模式的惠民保產品佔到86.59%,階梯定價模式的惠民保產品佔到13.41%。

在產品責任變化方面,《知識圖譜》顯示,產品總免賠額仍集中於1萬元至6萬元的區間,但2022年數據統計發現,總免賠額分佈呈現出一定程度的拖尾現象,部分產品免賠額超過6萬元。

此外,惠民保產品的責任統計發現,醫保內住院責任佔比逐步下降,醫保外住院責任佔比顯著提高、特藥責任也出現小幅上升。這體現出惠民保產品經過了兩年的嘗試之後,更能夠回應居民關切,在銜接基本醫保責任的基礎上,更多地發揮補充保障作用。

《知識圖譜》顯示,從惠民保承保運營模式來看,當前惠民保運營大多爲“政府部門”、“保險公司和“第三方平臺公司共同參與的模式。

在承保參與方面,保險公司以“共保體”方式的參與率明顯增加,由2021年的51%提升爲當前的62%同時,財險公司仍保持絕對領先優勢,壽險公司、養老險公司和健康險公司仍有一定的佈局。

在政府參與度方面,以醫保局衛健委爲代表的醫療健康部門參與頻次最多,金融工作局、銀保監會、保險行業協會參與爲惠民保健康規範發展保駕護航此外,2022年,還有15款惠民保獲得了農業農村鄉村振興部門指導和支持。

此外,在參與惠民保的第三方平臺公司方面,《知識圖譜》也發現,保險經紀公司、健康管理公司、醫藥企業也成爲重要的參與方。其中,騰訊微保、銀邦保險經紀、鯤鵬保險經紀成爲參與頻次最高的保險經紀公司;在健康管理公司方面,鎂信健康、思派健康、圓心惠保成爲成爲參與惠民保頻次最高的公司;在藥品服務方面平均單個惠民保產品有超過18家藥企提供支持。

《知識圖譜》中,許閒教授團隊表示,惠民保產品經過了兩年多的持續發展和更新迭代,有效助推了基本醫療保險改革發展,推動了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融合發展,更多覆蓋了新市民羣體惠民保市場面臨死亡螺旋”、一城多保”等多個問題。

死亡螺旋,是指健康險經營過程中健康體不斷退出、費率提升,進而導致次健康體退出,最終導致保障失敗的惡性循環。

因此,許閒團隊建議,平衡健康體獲得感與既往症羣體保障水平,是惠民保應對死亡螺旋的重要手段。對於健康體來說,要多維度提高健康體獲得感,是減少健康體退出的關鍵,打造健康體友好、有感的增值服務。對於既往症患者,惠民保更多地由既往症“不可保”、既往症“可保不可賠逐步可保折扣賠的方式轉變,尋求普惠與可持續發展的平衡。

對於“一城多保”的現象,《知識圖譜》發現,東莞、北京、寧波等36個城市存在一城多保”現象雖然這爲當地居民提供多種選擇,實現人羣聚類、改善資金池結構,但也不可避免的分散了投保人羣,保險的規模效應難以實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