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基層醫療服務保障有關情況。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介紹,當前,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從防控感染轉到醫療救治。社區、農村是醫療衛生服務的最後一公里,家庭醫生、鄉村醫生是羣衆健康的守門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推進感染者分級分類收治、風險人羣健康監測管理、老人和孩子等重點人羣醫療服務保障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要根據疫情形勢、病情輕重緩急程度等合理分配醫療資源,進一步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強化重點人羣的健康監測和服務保障,及時提供諮詢指導;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熱門診設置,築牢基層首診的第一道防線。

關注1

可招聘近五年退休人員充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隨着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優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作用更加突出。面對患者就醫需求的增加和職責的轉變,基層醫療機構能否很好應對?昨日發佈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健康司司長聶春雷介紹有關情況。

聶春雷表示,新形勢、新任務下,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爲了提升基層應對能力,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一是各地防控領導機制要切實發揮作用。動員各方力量,支持社區和鄉村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工作,特別是要加強保障,形成疫情防控合力。

二是要爲基層提供必要的設備條件。特別是要將藥品和抗原檢測試劑盒配備充足到基層,提前做好儲備。

三是切實增加基層人力。人力在短時間內培養是比較難的,短期內可通過二三級醫院下沉派人支持基層的做法,還可以招聘近五年來已經退休的工作人員,充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還有一些是在其他崗位的醫療衛生人員,都可以招來充實到基層機構,緩解壓力。同時,要切實發揮家庭醫生作用,推進重點人羣簽約服務,力爭全覆蓋,確保有需求時能夠聯繫到家庭醫生。

四是要積極發揮醫聯體、醫共體作用。特別是要發揮牽頭醫院的作用,加強對成員單位發熱門診建設運行情況的指導。要統籌醫聯體內的人員調配,暢通雙向轉診通道,加強對基層的技術支持、培訓,加強指導,還要加強質量控制。

關注2

基層防疫工作向實施分類分級健康服務和醫療救治轉變

在新疫情形勢下,更多符合條件的感染者居家治療,基層防疫工作的職責和任務是否發生了轉變?

對此,聶春雷表示,隨着疫情形勢變化,國家不斷調整優化完善防控政策,先後出臺了優化疫情防控措施的二十條和新十條,疫情防控措施作了優化調整,基層防疫工作也要發生相應的變化。主要是從過去的早發現、早隔離,重點防感染,向實施分類分級的健康服務和醫療救治轉變。

首先要摸清底數。社區(村)和基層醫務人員要通過多種途徑,對合並基礎性疾病的老年人摸清底數。同時,像孕產婦、兒童等人羣,過去也都管理服務到位了,所以現在重點服務對象是老年人,特別是合併基礎病的人數還不是很清楚,要先把他們的底數摸清。

其次要進行分類。摸底登記的重點人羣,實行分類分級健康服務。根據疾病的嚴重程度、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情況和感染風險程度等分爲三類,即重點人羣,就是高風險人羣;次重點人羣,就是有一定風險的人羣;還有一般人羣,就是低風險人羣。根據分類不同,通過線上線下,提供多種方式的健康指導、健康監測、隨訪,指導抗原檢測,指導對症用藥,重點就是給他們提供醫療方面的服務。

同時要落實分級救治。要創造條件,在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發熱診室,應開盡開。北京現在已經有340多所社區中心都開設發熱診室,提供發熱患者接診服務。要落實首診制,爲新冠疑似症狀患者提供診療、用藥服務。社區(村)及基層組織要廣泛開展動員宣傳,協助健康教育、就醫、購藥送藥等服務保障,目的是讓適合居家的無症狀感染者或者輕型患者能夠得到相應的康復和用藥指導。

關注3

通過改擴建發熱哨點等方式加快推進發熱門診建設

近日發佈的《新冠重點人羣健康服務工作方案》提出,加快推進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熱診室(門診)建設進度,2023年3月底前力爭覆蓋率提高到90%左右。

聶春雷介紹,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熱診室(門診)的建設,是落實預檢分診、開展分級分類救治、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2020年以來,國家衛健委持續指導各地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熱診室(門診)建設。截至2022年10月底,全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建成發熱診室(門診)1.94萬個,佔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45%。另外,建設具有預檢分診功能的發熱哨點2.2萬個,佔比是52%。目前浙江、山東、河南、湖北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5地建設的發熱診室(門診)達到90%以上,其他省份也正在加快建設。一些地方的基層發熱診室(門診)也已經在發揮很好的作用。比如,北京340多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經提供正常的發熱診室(門診)診療服務,浙江省基層開設的發熱診室(門診)已經達到1200多個,基本覆蓋城鄉基層,爲新冠和流感樣輕症患者就近看病就醫提供了方便。

聶春雷表示,隨着新冠防控措施的不斷優化完善,國家衛健委正在指導各地加快推進發熱診室(門診)建設,通過改擴建發熱哨點、購置預製板房等多種方式,加快提高發熱診室(門診)的設置率。“發熱診室(門診)特別是基層發熱診室(門診)不是很複雜,有些地方是用一兩間板房,在相對獨立的區域設置。但是有條件的地區,最好還是要按照標準建。所以我們提出,2023年3月底,各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熱診室(門診)要達到90%。實際上只要地方政府重視,我想這個目標是可以實現的,能夠有效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發熱患者的接診能力。”

■ 基層經驗

北京懷柔琉璃廟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大喇叭循環播放用藥知識

北京市懷柔區琉璃廟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陳靜靜表示,隨着返鄉潮的來臨,給農村地區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健康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壓力。目前主要是依託現有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經過這幾年的建設和磨鍊,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實現了區域內網格全覆蓋的規模。此外,村公共衛生委員會成員、鄉村醫生、志願者,都可以參與到健康管理工作中來。在家庭醫生的指導下,可以給居民做一些健康諮詢,瞭解居民的需求,及時反饋。

在工作方式方法上要因地制宜。陳靜靜介紹,懷柔區地域南北狹長,每個街道、每個地區的工作方法不一樣。“我們鎮的居民比較習慣‘大喇叭’廣播,大喇叭一響,所有居民都能聽到。最近我們就在用大喇叭循環播放用藥知識,比如哪些藥是退熱的,哪些是緩解感冒症狀的,哪些藥和哪些藥裏面的成分是一樣的。這樣,村民能聽得到、能聽得懂,心裏比較踏實。”

對於重點人羣的健康管理,陳靜靜介紹,首先,屬地統籌管理,建立屬地主責的醫療救治小分隊,裏面有鄉村醫生,也有志願者。第二,做好重點人羣的健康狀況調查,實時更新信息。第三,強化服務能力,一方面跟轄區內醫聯體核心醫院的醫生建立業務對接,在覈心醫院醫生的指導下,提升服務水平。另一方面,家庭醫生也會接受市、區級培訓,培訓完以後也會對志願者和鄉村醫生進行培訓,提升整個健康管理團隊的服務能力,做好健康管理工作。

北京東城安定門街道國子監社區

建立臺賬關注重點人羣

北京市東城區安定門街道國子監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王顏顏介紹,進一步優化措施實施以來,社區通過多種途徑,第一時間向居民宣傳最新的防疫政策、措施,以及日常防護、治療等方面的注意事項;社區建立動態更新的陽性感染者臺賬,掌握轄區內總體的感染情況和每名感染者的具體情況,特別是轄區內老弱病殘孕等重點人羣的臺賬,更加詳細,實時關注,在出現緊急情況時提供必要的幫助。對鰥寡孤獨、無人照料的老人,社區還要進一步安排專人聯繫和服務。

王顏顏提到,國子監社區成立了“行必達”志願服務隊等,發動居民鄰里互助,解決身邊的困難。安定門街道的“甜葡萄志願服務隊”把各行各業的力量動員整合起來,協助進行線上問診,幫助開藥送藥,陪伴送醫就醫等,幫助社區渡過疫情的難關。

新京報記者 行海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