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演講

新浪科技訊 12月16日上午消息,由新浪財經客戶端、新浪科技聯合主辦的“2022科技風雲榜”線上年度盛典今日開幕。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在發言中表示,“缺芯”的問題基本上沒有對中國汽車工業形成太大困擾,反而形成了強大的產業鏈共享能力,推動了整個產業的發展,實現了良好增長的態勢。

他認爲,整體來看,目前新能源車發展面臨着新的艱難複雜的局面。“未來隨着美聯儲加息不斷地加大力度,現在是3.75%到4%左右的水平,未來來看還要有新一輪加息的可能性。所以,對整個車市的發展將帶來進一步深遠、複雜的影響。”

“2022年中國汽車仍然佔世界32%,總體表現是相對較強的特徵,”崔東樹表示,中國車市目前呈現強大的產業快速增長的態勢,“我們的份額在2020年開始佔到世界32%的水平,相對於前幾年出現了大幅提升,而歐美市場將處於總體規模明顯下降之中。”

他介紹,到今年9月份,中國的狹義新能源車已經達到722萬臺的規模,呈現了持續大幅增長的特徵。“展望全年,我們的新能源車應該說有希望達到1000萬的規模,在整個車市的表現上,份額應該能夠達到15%左右滲透率的水平。現在純電動在9月份的世界汽車的滲透率已經達到11.2%,而插電混動佔到3.7%的水平。所以,總體來看整個世界新能源車因爲中國的發展而形成了強大的快速增長的態勢。”

崔東樹認爲,中國新能源車的市場格局,目前呈現相對更加平穩、全面、綜合發展的良好態勢,“中國的插電混動、純電動綜合來看錶現都是相對較強的態勢,而且在純電動車中,我們的小微型電動車表現相對較好,呈現整個高端和入門級全面發展的良好態勢。”

他表示,2022年整個汽車市場“商強乘弱”的局面得以明顯改善,車市呈現了結構性增長的良好走勢。在這種走勢中,目前車市走勢的版圖已經發生明顯的變化,主力車企的表現總體來講相對較好,但是也有部分掉隊,整個車企的競爭格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崔東樹介紹,到今年三季度末,國內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了3.15億,機動車保有量達到4.1億臺。他預計,未來隨着保有量的逐步增長,新車的使用年限縮短,尤其是電動化帶來車輛快速更新,“如果新能源車的使用週期從15年縮短到10年,我們認爲中國車市3.2億臺的保有量,未來將有4000萬左右的規模去獲得”,“4000萬的銷量未來不是夢。”

以下爲演講實錄:

《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現狀和未來展望》

我是來自乘聯會的崔東樹,很高興參加2022科技風雲榜年度盛典。

下面我給大家彙報一下我們對整個中國乘用車市場、新能源車市場的現狀及未來的展望。我們主要分爲三個角度去看:第一,整個世界新能源市場變化的情況。第二,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發展的機制。第三,展望一下未來新能源車的美好發展趨勢。

第一,目前我們整個車市面臨的宏觀環境背景。

首先,我們車市面臨的環境背景是“劇烈、複雜、惡化的情況”,整個汽車行業從世界的角度來說處於相對艱難的狀態,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對整個世界產業鏈帶來嚴重的影響,“缺芯”的影響導致世界各國整個汽車產業遭遇較大的影響,但是中國汽車產業在我們工信部等相關部委的協調領導之下,整個“缺芯”的問題基本上沒有形成太大的困擾,形成了一個強大的產業鏈共享的能力,推動了整個產業的發展,實現了一個良好增長的態勢。因此,整個新冠疫情之後,中國汽車產業表現相對較強。

而在這一背景下,由於俄烏危機的爆發,整個世界的經濟運行出現了嚴重的干擾情況,尤其使國際油價出現了大幅上漲的變化情況,油價的大幅上漲對整個車市帶來了較大的影響,但是對我們的新能源車反而形成了助力上推的機制,推動了新能源車進一步加速上漲的情況,在這種加速上漲的情況下,目前中概股出現了股市市值的劇烈暴跌的情況,使得我們部分的科技股估值出現了嚴重影響,對我們車市也帶來了影響,高端消費者的消費購買力出現了嚴重縮水的情況。

而從企業端來看,由於估值的劇烈下降,使未來融資的壓力也進一步加大。所以,整體來看,目前新能源車發展面臨着新的艱難複雜的局面。未來隨着美聯儲加息不斷地加大力度,現在是3.75%到4%左右的水平,未來來看還要有新一輪加息的可能性。所以,對整個車市的發展將帶來進一步深遠、複雜的影響。

在這個複雜的影響下,2022年中國汽車仍然佔世界32%,總體表現是相對較強的特徵,我們認爲中國車市目前呈現一個強大的產業快速增長的態勢,而在這個增長之下,我們的份額在2020年開始佔到世界32%的水平,相對於前幾年的水平出現了大幅提升,而歐美市場將處於總體規模明顯下降之中。

在整個市場的結構變化中,我們認爲推動世界車市發展的核心動力是在低碳環保趨勢下的新能源車形成了快速增長態勢,世界新能源車在過去幾年形成了蓬勃增長的態勢,到今年9月份,我們的狹義新能源車已經達到722萬臺的規模,呈現了一個持續大幅增長的特徵。而且對世界汽車的滲透率達到了15%的水平,表現爲相對較強的態勢。

展望全年,我們的新能源車應該說有希望達到1000萬的規模,在整個車市的表現上,份額應該能夠達到15%左右滲透率的水平。現在純電動在9月份的世界汽車的滲透率已經達到11.2%,而插電混動佔到3.7%的水平。所以,總體來看整個世界新能源車因爲中國的發展而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快速增長的態勢。

世界新能源車的產品結構目前來看是以乘用車爲核心的快速增長的態勢,我們跟蹤世界乘用車的結構來看,新能源乘用車佔到世界新能源車的比例96%左右,包括皮卡、專用車、客車等爲代表的新能源產佔到世界新能源車4%左右的比例。在這個情況下,整個中國車市和世界車市都是以乘用車爲代表的一個新能源化發展的浪潮。在這個發展的浪潮之下,中國的新能源車佔世界新能源車份額達到了60%以上的高位水平,今年三季度達到67.2%的水平,而一到三季度目前已經佔到62.3%,表現極其良好的態勢。

尤其我們可以看到,由於日本、韓國等在新能源方面沒有過度地強制發展,它們的份額僅佔到2%左右的比例,呈現相對比較落後的狀態。美國、德國等歐美市場,目前來看新能源車的滲透率也處於相對比較低的一個狀態,中國成爲引領世界新能源車發展,是世界新能源車產業鏈格局變遷的一個良好的推動力。

在此推動之下,中國新能源車的市場格局,目前呈現一個相對在世界來說更加平穩、全面、綜合發展的良好態勢,中國的插電混動、純電動綜合來看錶現都是相對較強的態勢,而且在純電動車中,我們的小微型電動車表現相對較好,呈現整個高端和入門級全面發展的良好態勢。反觀日本、韓國等新能源車發展,目前來看插電混動仍然佔有較大的比例,而純電動車的中高端相對銷量較高,入門級相對較少。所以,中國的新能源車目前呈現一個較好的均衡發展的態勢。

在此發展態勢之下,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變化分析。

第一,2022年整個汽車市場“商強乘弱”的局面得以明顯改善。今年以來,整個商用車市場進入了一個深度的下降的週期,1到9月份,整個新能源車市場的量達到了同比下滑33%的商用車的低迷情況,而乘用車同比增長了14%的水平,推動了我們車市目前增速總體在5%的良好狀態。所以,中國車市呈現了一個結構性增長的良好走勢當中。

在這種走勢中,目前車市走勢的版圖已經發生明顯的變化,主力車企的表現總體來講相對較好,但是也有部分掉隊。比如過去的“三大三小”,上汽、一汽、東風是“三大”,廣汽、長安、北汽是“三小”,目前北汽的格局已經有被吉利、比亞迪逐步超越的趨勢,而且奇瑞的表現也是極其優秀的情況。所以,整個車企的競爭格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在這個變化之下,整個中國車市今年有希望到2738萬的水平,有希望未來重回2800萬的規模,同比增長速度在4%左右的水平。但是總體來看我們今年6到10月份的量呈現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平穩的態勢,6月份達到249萬臺的規模,10月份也是249萬臺的規模,並沒有呈現一個大幅超越的情況,形成了整個車市目前平穩的走勢態勢。

在這個走勢之下,我們的新能源車今年的銷量表現爲整個乘用車將達到650萬臺的規模,同比增長速度達到97%,而我們的新能源客車今年總體來看也實現了5萬臺左右的規模。雖然說前幾年持續下滑,但是我們新能源客車,在今年年末的搶裝行情之下,應該說能夠恢復一個正增長的情況,形成一個走穩的特徵。總體來看,未來新能源客車、乘用車、專用車都有一定的發展空間。

整個來看,我們的新能源專用車在我們的公共領域電動化的路權政策推動之下,目前也呈現一個相對良好的發展態勢,整個市場表現也相對較強。所以,整個中國新能源車呈現一個新能源乘用車、專用車全面發展的態勢,相對於世界其它國家來看,我們的整個新能源商用車表現相對較強,尤其是在政策驅動下,我們新能源專用車依靠着強大的路權的支持,使我們電動的物流車、輕卡、輕客等微卡、微客的表現相對較強,1到10月份,我們的新能源專用車已經達到20萬的規模,同比增長71%,表現是相對較強的走勢特徵。

在這個走勢之下,整個價格促銷的走勢目前呈現一個快速結構性變化的特徵。從價格促銷來看,合資企業的價格促銷在1到10月份出現了一個明顯向上的趨勢,而我們新能源乘用車目前呈現價格促銷相對走穩的特徵,尤其是在今年新能源車的火爆之下,在油價高企的背景之下,我們的整個新能源車歷經了今年的1月份、3月份和8月份等幾輪漲價潮的拉動,推動了我們車市結構性增長的一個良好的機會。

在這個良好的增長機會之下,傳統燃油車目前呈現一個相對比較低迷的情況,呈現相對較大的壓力,相對於過去幾年,我們已經呈現一個劇烈的結構性下滑態勢,從2017年的2365萬到現在的1779萬,已經下降了500多萬的規模上,形成了20%以上的降幅,也體現了傳統燃油車在“雙碳”的趨勢和新能源車的政策鼓勵之下,已經形成一個結構性的增長變化的特徵。

在結構性的增長之下,今年下半年的乘用車的車購稅減半的政策,對車市的衝擊相對比較大,但由於疫情的衝擊影響,導致我們6到10月份新能源乘用車和傳統乘用車同比走勢都相對平穩,尤其是傳統乘用車的量目前呈現一個相對比較低的情況。10月份,我們乘用車的整個零售只有184萬臺的規模,遠低於我們6月份的水平,呈現了一個車市“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走勢特徵。

另外,我們看到整個乘用車的生產能力現在呈現一個爆發式增長的態勢,6到10月份整個生產狀態基本都處於歷史同月的最高點的水平,而且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相對歷史高點的一個拉昇的狀態,也體現出我們的生產能力在傳統燃油車跟新能源車全面發展之後,獲得了一個巨大的產能拉昇。在產能拉昇之下,我們的新能源車發展呈現出強勢增長的態勢。目前來看,我們的新能源車呈現一個強勢增長的特徵,整個新能源乘用車目前來看今年達到650萬臺的規模,月度之間呈現一個持續環比上行的特徵,零售表現也是比較強的特徵,呈現結構性較好增長的態勢。

在這個增長之下,我們新能源車的滲透率目前達到31.8%的水平,表現呈現一個相對較強的特徵。這種新能源車的滲透率體現了中國新能源車自主品牌獲得強勢增長態勢。9月份,我們自主品牌新能源車的滲透率達到55%的水平,豪華車的滲透率達到29.7%,合資品牌的滲透率只有4.2%。可以看到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車的表現呈現一個超強的特徵。

從過去幾年滲透率的走勢來看,2019年的滲透率5%,2020年是6%,2021年是15%,2022年是26%,未來我們的滲透率還有進一步的提升。所以,從2020年開始,我們整個乘用車的滲透率呈現一個加速增長的態勢,表現相對較強,主要體現在我們以新能源爲代表的各類動力類型差異化的走勢,尤其是純電動車在今年年初以來呈現了一輪爆發式增長的態勢。

我們看到,尤其是俄烏危機爆發以後,隨着國際油價爆發式的上漲,新能源車的走勢尤其是純電動車的走勢呈現一個強勢上漲的表現,表現極其走強。這種走強主要是因爲乘用車市場增、換購成爲車市的一個增長的主力,尤其是整個增、換購的羣體目前在不斷增大。我們從車市起步期的以新購消費爲主,逐步向家裏有第二輛車或者是換購需求爲主導的特徵。

所以,在2016年以來,我們的新購羣體的佔比從70%下降到45%,而換購從23%上升到41%,增購羣體大幅增長,從10%上升到14%的比例,表現出極強的走勢,體現了我們整個新能源車拉動消費羣體的消費升級,拉動了換購市場的增長和對增購市場的一個有效拉動。

在這種拉動之下,乘用車市場的結構目前呈現“傳統燃油車高端化的趨勢、新能源車全面比較的特徵”,所以新能源車與傳統燃油車的走勢目前呈現出一個巨大的分化的特徵。新能源車呈現高、中、低端全面發展的良好態勢,而這種發展主要也是因爲疫情的嚴重影響,比如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導致我們過去幾個月出現了劇烈的波動,尤其是我們看到環比的減量,比如7月份的金華,8月份的烏魯木齊,9月份的成都,10月份的鄭州,都出現了劇烈的銷量下滑的情況,隨後又出現了明顯上升,與疫情的封城靜默有明顯的關係。所以,今年我們各地車市也呈現一個劇烈的變化特徵。

大家可以看到我們車市的結構走勢,今年10月份相對於年均銷量波動來看,出現了劇烈下行的壓力,大部分城市都表現壓力相對比較大,尤其是像河南、新疆等部分地區都出現了10月份的銷量遠低於7月份銷量的嚴峻表現,呈現了車市的結構性下滑的嚴峻特徵,大部分地區的店都有一個明顯下滑的態勢,體現了我們車市結構性走勢的情況。

在這種走勢之下,總體行業的庫存呈現了一個快速的增長態勢。行業的庫存總體來看在去年由於缺芯影響,我們的庫存加到了236萬的情況,現在已經迅速上升到350萬臺以上的規模,呈現一個大幅增長的巨大壓力。所以,我們行業目前呈現一個巨大分化的走勢特徵。這種分化的走勢對車市拉動還是極其明顯,新能源車的產品序列快速提升,以新品爲代表的產品全面發展體現得特別充分,續航里程出現了高、中、低端全面比較的態勢,而且在百公里電耗來看,高中低端現在各有各的優勢,尤其是小微型車的電耗相對極低,市場的認可度相對比較高,形成了高端電動車和入門級電動車各有各的良好發展態勢的特徵。

在這個發展之下,綜合我們目前推出的新產品的特徵來看,我們認爲150公里到200公里和高於600公里的產品各有各的需求,現在(續航里程)500公里左右的產品是我們相對主流的產品,整體來看其百公里電耗在14度左右,電池能量密度在160,電池的電量在74度左右,電池總重量在463公斤的一個狀態,整個整車的重量在2000公斤的水平,電池佔整車的重量是23%的比例,總體來看也是相對比較好的狀態。

我們的小微型車,目前來看整個里程空間在150到200公里,整個電池重量的佔比只有16%,實現了相對來說小車更加經濟化的特徵,百公里電耗只有8度水平,表現相對較強。

未來來看,我們的消費者結構呈現一個快速地從高低端向主流產品邁進的過程,級別結構體現我們的消費需求在高端和入門級電動化表現的都特別明顯,像B級電動車、A0級電動車表現都極其優秀,而我們的整個價格市場來看,20到30萬塊錢的電動化產品表現相對較強,5萬塊錢以下的電動車產品表現也較強。所以,我們從級別的結構來看,整個車市形成一個結構性增長的態勢。

在此增長之下,目前市場的需求在高中低端各有各的需求特徵,尤其是5到10萬塊錢,以增購爲主,而10到15萬塊錢以首購爲主,15到20萬以換購爲主,20萬塊錢以下是家庭的增換購的羣體相對比較多。所以,可以看到增換購的市場格局發展對推動新能源車的發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動性作用。

在這個推動之下,新能源車的用戶結構目前呈現一個多元化的特徵,A00級小車主要是面向私人市場,A0級也是面向私人市場,而A級主要面對出租網約和單位用車的主流市場。所以,整個車市的結構目前仍然呈現高低端私人化比較明顯的特徵。

這是具體企業的產品結構,目前來看純電動車以高端的特斯拉、中檔的比亞迪、入門級的五菱宏光表現都是相對較強的特徵,形成了結構性增長的態勢,表現出極其優秀的特徵。

從車型表現來看,以五菱宏光mini、特斯拉model y、model3爲代表的整個產品表現來看,我們認爲是比較優秀的,高中低端整個產品的銷量都達到了超高的水平,遠高於燃油車市場主力車型的銷量。所以,新能源車呈現了高銷量、高增長的一個良好特徵。而在插混市場中,我們看到比亞迪呈現了一枝獨秀的特徵,後面理想跟金康表現也是相對較爲強勢的增長態勢,推動了插混市場,尤其是增程市場全面發展的態勢。以比亞迪“宋”爲代表的,銷量達到5萬臺以上的規模,而且“秦”等的表現也是極其良好的態勢。所以,目前呈現插電混動跟增程式全面發展的一個良好的特徵。

在這一塊的技術突破之後,我們的整個車市目前呈現一個更加複雜多元化的競爭態勢,自主品牌的表現呈現一個超強表現的特徵,尤其是比亞迪等的表現極強,吉利跟長城也佔據了自主品牌新能源車絕對的主力地位,形成了強勢的良好增長態勢。

第三塊,以國有爲代表的整個新能源車的新勢力目前表現來看是比較優秀的,尤其是以國有企業的上汽通用五菱、奇瑞、上汽乘用車、長安汽車以及廣汽埃安等這些企業表現是極強的。另外,像東風柳汽、哪吒、零跑、小鵬汽車等各方面表現也相對不錯。所以,整個形成了新能源車全面充分競爭的良好局面。未來來看,這些企業的發展將面臨着技術深度的考量。

從區域增長的情況來看,整個結構性的增長相對來說是比較嚴峻的增長態勢,北京、上海的增幅有一個明顯放緩的態勢,而限行市場和非雙限市場目前呈現一個超強增長的特徵,增長速度都在年均100%以上的增長表現,是一個極強的增長動力。

從部分城市的典型走勢上來看,我們認爲新能源車發展未來有較大的一個區域差異化的潛力。所以,我們並不贊成說未來只有三到五家企業可能活下來,因爲中國的新能源車實際上還有巨大的產業格局變化的特徵,而且產業鏈的組合優勢各家都不太一樣。

所以,我們現在看,從10月份來說,私人純電動市場比亞迪表現相對比較優秀,佔據了發達地區的主力位置,而上汽通用五菱在相對來說主流的一些市場上表現也是極其優秀的情況,形成了比亞迪、五菱和特斯拉等的強勢良好表現的情況。而表現的較好情況,我們認爲未來將會進一步持續,尤其是整個中國新能源車目前的整個市場表現還是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但是我們也要看到中國的新能源車目前還是有較強的大型化的特徵,中小型電動車並沒有引起有效的關注。在這個情況下,像日本、韓國等以小微型車爲主的出行的體系,對我們還是沒有達到有效的引導。而美國大型化車的浪潮體現比較充分。所以,日本跟歐洲的小微型電動車的快速崛起的態勢,在中國已經得到了一定的驗證,也使中國的新能源車目前進入到一個較強的新的發展空間。

在這個發展之下,整個中國的經濟強勢增長的態勢未來仍然給我們行業注入新的活力。目前來看,隨着我們的經濟快速發展,我們的人口結構更加進一步地多元化,我們既要看到5億多的城市人口,也要看到3億在鎮上的人口,還有4億多是農村的人口。所以,整個車市未來將面向各類市場有相應主力車型,並獲得良好的市場發展態勢。

(PPT)這是我們做的小城市和縣鄉市場電動車與燃油車銷售比例的差異分析。從目前來看,我們的電動車在三四線市場的滲透不如燃油車滲透的這麼好,因爲燃油車在2022年,在三四線城市的滲透率是24%,而電動車的滲透率只有15%的水平,證明我們的車市目前來看潛力還是極其巨大的情況。

在這種巨大的潛力之下,A00級電動車有較好的發展空間,由於它的產品在2.9米到3.6米之間,形成了多元化的一個梯度佈局,發展潛力相對較大。A0級市場同樣具有較強的發展態勢,尤其是A0級中的整個4米和4.4米長兩個長度的產品有了較好的性能提升,同時市場的接受度也是比較高的情況。而A級電動車目前主要看還是出租網約的功能相對比較多一點,這一塊市場的表現,總體來看也是不錯的一個情況,而這種不錯的情況,主要的特徵還是中高端的需求目前是可持續的增強。

插電混動的市場格局,電動車目前呈現強勢增長,B級的電動車目前表現極其優秀,尤其是以特斯拉model  3、model y,在4.8米左右的產品,目前獲得了市場充分的認可。而在更加高端的產品上,我們認爲整個自主電動車也表現得極其優秀。插電混動目前消費者的接受度較高,尤其是在政策驅動下,消費者買插電混動的主要原因還是不限行,這些因素推動了消費者購買電動車的熱潮,也使插電混動成爲短期的一個過渡性的產品。

插混的市場特徵我們認爲也是比較全面的,形成了從4.6米左右到5米多插混乘用車的一個產品佈局,從表現來看是極其良好的。

未來我們認爲整個中國新能源車電動化的趨勢將是一個持續的不可逆的潮流,原因在於我們的工業電價相對來說是比較有優勢的,而油價目前來看是相對來說比較高的情況。所以,油電比,我們認爲電動車有巨大的優勢。我們做過測算,整個來看,中國與美國紐約對比,今年的狀態是美國整個車市的價格跟其它價格都出現了暴漲的情況,而中國新能源車呈現一個良好的增長態勢。

在這個增長下,我們認爲未來新能源車動力化的體系多元化將是未來發展的核心趨勢,因爲總體來看小微型電動車的功率相對比較低,實用性相對比較強,推動了入門極市場良好的發展態勢。而且通過各區域市場來看,總體來看,我們的轎車在續航里程方面現在已經得到了明顯的提升,表現相對較強。

總體來看,我們的功率區間,現在小功率的產品在縣鄉市場表現也是比較優秀的情況。所以,未來來看,整個產業鏈上配套的電機、電控等這些資源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在比較大的發展空間之下,我們認爲未來微型電動車的需求增長樣是推動車市增長的一個核心的驅動力,因爲整個中國的優勢在於小微型電動車的崛起,而且中國人口衆多,土地面積巨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爲中國的小微型電動車未來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隨着三胎政策逐步地落地,獨生子女家庭將一去不復返,這種情況下大概一半以上的家庭,希望生2到3個以上的孩子。2020年,我們國家一孩的出生率已經降到46%,而孩以上佔到64%的比例,體現出來我們中國目前在計劃生育方面發生了重大的改變,而多孩化的家庭推動了大型化MPV和SUV市場的全面發展態勢。這種全面發展態勢與我們農村市場的人口衆多、市場需求相對較大是密切相關的,推動我們新能源車良好的發展態勢。而在發展中我們也看到了,目前我們各地的新能源車的普及率差異比較大。按照國家統計局的統計,2021年底(新能源車)普及率最高的是天津,其次是北京,後面其它省市都相對偏低。所以,我們認爲整個車市的表現,目前來看還是消費者有沒有錢決定他買不買車。

我們做了一個相應的購買力的分析,人均GDP和城鎮人均收入,京津滬等直轄市目前收入相對來說比較高,而且整個來看主力產品的市場表現也相對比較強。所以,整個來看新能源車的發展目前呈現一個全面良好的增長態勢,尤其是出口的增長也是一個強大增長的特徵,推動整個中國車市在國內外市場全面地發展。

在這個發展之下,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的新能源車的新品仍然是一個強力推出,展望2023年和以後的市場,整個新能源車的競爭將日益更加激烈,呈現一個巨大的良好表現。我們目前看到整個統計的數據,目前來看,到今年三季度末,我們的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了3.15億的規模,而機動車的保有量達到4.1億臺的規模。未來來看,隨着保有量的逐步增長,新車的使用年限縮短,尤其是電動化帶來我們車輛的快速更新,我們的車市在3億臺保有量之下,過去15年年均使用里程相對比較短,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爲它有2800萬輛車基本上就撐起來我們中國的汽車市場。

而現在來看,隨着新能源車的發展,我們的整個規模將明顯上升,單車使用時間跟保有時間也在明顯地縮短。如果新能源車的使用週期從15年縮短到10年,我們認爲中國車市3.2億臺的保有量,未來將有4000萬左右的規模去獲得。所以,我們認爲整個車市將呈現一個良好的增長態勢,4000萬的銷量未來不是夢,將成爲強勢增長的一個概念。

這是我個人分享的觀點,我認爲中國車市將呈現強勢增長的良好態勢。

謝謝大家,謝謝!

(所有會議實錄均爲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