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

穩妥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適時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政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少子化……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

頻繁列入規劃,延遲退休真的要來了?

據新華社報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舉行。貝殼財經記者發現,會議兩次提到涉及養老內容的政策。

第一次表述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穩妥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適時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政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少子化。第二次表述則是在着力擴大國內需求環節,要求支持養老服務等消費。

建議儘快將延遲退休提上日程

事實上,近年來,延遲退休多次被列入政府規劃報告中,“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按照“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的原則,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也明確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2023年是‘十四五’規劃中承上啓下的關鍵一年,加快或是再次強調要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也到該推進的階段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馮文猛表示。

據其介紹,目前的退休年齡是在人均預期壽命比現在要低10歲的時點上作出的決定。隨着人均預期壽命的增長,導致原來的退休年齡和實際壽命之間的差距較大。

具體來看,我國現行的法定退休年齡於1978年制定,彼時人均預期壽命爲65.9歲,而2021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已經提高至78.2歲。相應地,國情發生變化,法定退休年齡自然也要進行調整。

“從預期壽命的延長,到老齡化的加速,再到延遲退休相關工作的準備,從這幾方面來看,我們需要儘快將延遲退休提上日程。”馮文猛表示。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從國際趨勢來看,延長法定退休年齡成爲大勢所趨。西方國家的法定退休年齡已逼近70歲,而我國男性正常退休年齡爲60歲,女工人正常退休年齡爲50歲,女幹部爲55週歲。

“過早退休既是勞動力資源的巨大浪費,也是後代巨大的養老包袱,因此隨着人均壽命的延長,尤其是人口老齡化、少子化現象的顯現,我們需要儘快儘早延長退休年齡。”董登新認爲,養老負擔的代際均衡是延長退休年齡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也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關於如何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的方案衆多。董登新建議,按照制度統一和公平的原則,首先,男女退休年齡統一到60歲,然後再慢慢延長到62歲退休、65歲退休,慢慢向前推。

中信證券政策研究首席分析師楊帆等認爲,“十四五”規劃提出的四大原則或是貫穿改革的主基調,延遲退休改革可能分爲兩步:第一步,預計2025年取消區分女幹部和女工人退休年齡,統一併軌按照55歲執行;第二步,預計男/女退休年齡分別按照每年延遲2/4個月速度漸進式推進,到2055年前後實現男女65歲同齡退休。

楊帆還認爲,延遲退休改革有望在社會、產業層面實現多重功效。社會層面,或將激活老齡人力資源、減輕社保收支壓力,並且就業擠出效應相對可控。產業層面,對涉及改革年齡段的勞動者而言,改革或將延長工作時間、增加收入、促進消費,進而推動老年保健品、家用醫療器械等養老產業加速擴容。

專家:中國養老服務的崗位需求至少有5000萬以上

本次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社會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線”,並提出“穩妥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支持養老服務消費”。

日前發佈的《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也指出,增加養老育幼服務消費。包括適應人口老齡化進程,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加快健全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發展銀髮經濟,推動公共設施適老化改造,開發適老化技術和產品。

爲何當前重點強調支持養老服務的消費?馮文猛表示,退休人羣的結構在變化,明年相當於是高峯階段出生人口進入老齡階段,該人羣的消費、教育水平以及需求更加多元,對養老服務的需求很大,而且將來需求還會不斷增長。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從民生保障還是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養老服務都可以作爲一個抓手來推動。”馮文猛強調。

馮文猛還表示,養老服務是一個不斷拓展的過程,圍繞老年人的喫穿住行,包括養老地產、養老金融、康復、健康管理以及旅遊休閒等都在不斷增長。

截至2021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達到2.67億,佔總人口的18.9%。那麼,老齡涉及的產業到底有多大?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第一屆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黨俊武日前在接受貝殼財經記者專訪時稱,老齡產業絕不只有養老產業。

黨俊武將老齡產業分爲大中小三個層面,養老產業只是“小老齡產業”。“中老齡產業”是指從全生命週期角度來看的老齡產業;“大老齡產業”則是宏觀經濟角度下適應老齡社會和長壽時代的整個產業體系。

據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預測,中國是世界上老齡產業潛力最大的市場,預計到2030年,“中老齡產業”的年產值將佔到當時國民生產總值(GDP)的1/5;到2050年,將突破屆時GDP的1/3以上。

董登新則表示,目前中國的老年人羣不光基數大,而且還在快速增長,所以中國的養老負擔非常沉重,不僅要儘快儘早地延長退休年齡,而且在養老服務方面,要儘快補齊短板。

“現在中國的養老服務基礎設施還比較短缺,養老服務質量還有待提升。”董登新表示。

據瞭解,我國老年人大多數都在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從目前的養老服務結構來看,90%以上的老年人是居家養老,7%的老年人是社區養老,3%的老年人入住機構養老。

“從普惠低成本的角度,居家養老是最受歡迎的,但最關鍵的問題,如何把傳統的居家養老升級爲現代的居家養老,把機構養老的模式、社區養老的智慧引入到居家養老,讓大家將來能夠在居家養老中享受到機構養老的待遇。”董登新表示。

在他看來,養老服務是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一個龐大產業,需要從政府、社會和企業等各方面來參與,加大對養老服務產業的投入,真正建立普惠低成本的養老服務體系,“從這方面來講,養老服務是擴大內需,刺激消費非常重要的抓手,在解決就業,擴大就業方面有着廣闊的空間,目前,中國的養老服務的崗位需求至少有5000萬以上。”

聲音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馮文猛:2023年是“十四五”規劃中承上啓下的關鍵一年,加快或是再次強調要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也到該推進的階段了。

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第一屆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黨俊武:老齡產業絕不只有養老產業。老齡產業分爲大中小三個層面,養老產業只是“小老齡產業”。“中老齡產業”是指從全生命週期角度來看的老齡產業;“大老齡產業”則是宏觀經濟角度下適應老齡社會和長壽時代的整個產業體系。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目前中國的老年人羣不光基數大,而且還在快速增長,所以中國的養老負擔非常沉重,不僅要儘快儘早地延長退休年齡,而且在養老服務方面,要儘快補齊短板。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胡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