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德國、韓國、新加坡特約記者 青木 張靜 辛斌 環球時報記者 潘曉彤 柳玉鵬】“今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爲重要的一年”“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每年12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向被外界稱爲“爲中國來年經濟形勢把脈和政策定調”的最高層會議,而前述內容正是15日至16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出的部分重要信息。今年會議尤其引發世界關注的是,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如今中國又正值疫情防控政策進行調整優化的關鍵時刻,新加坡《聯合早報》稱,各方將聚焦北京會如何度過考驗。“對於我們這麼大的經濟體而言,保持經濟平穩運行至關重要。”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這樣強調。如今,外界正帶着期待的目光觀望明年中國經濟的表現。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17日刊文說,德意志銀行認爲,如果中國經濟和社會生活恢復的速度快於預期,那麼明年其經濟增速或將提高至6%以上。

“聚焦提振信心”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5日至16日在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重要講話中總結2022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3年經濟工作。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聚焦提振信心。”香港《明報》18日的社評說,備受矚目的此次會議特別強調要“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重點是擴大內需,促進消費。新加坡《聯合早報》17日刊文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被視爲中國來年經濟走勢的風向標,今年的會議指出,當前中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外部環境動盪不安,給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加深。不過韓國《京鄉新聞》18日稱,會議同時指出,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各項政策效果持續顯現,明年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

“美國之音”18日稱,此次會議用五個“穩”字闡述中國明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並且強調要“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當前,國際政治與經濟形勢嚴峻複雜,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我們同時面臨着疫情形勢轉折的關口,‘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工作安排和部署兼具針對性與全局性。”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趙錫軍1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

在宏觀政策方面,《明報》稱,會議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財政支出強度;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兩個“力”字凸顯明年提振經濟的力度將有所加大,但會議同時強調要“保障財政可持續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可控”,預計北京不會有“強刺激”“大放水”等舉措。趙錫軍說,“穩中求進既要求穩住經濟大盤,又要穩定住金融體系,防止市場出現較大震盪和波動,或者是投機性泡沫繁榮”。

“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這是境外媒體報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時轉引最多的一句話。韓國財經專業網站“MT”18日稱,會議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並加強區域間基礎設施聯通。《明報》評論說,擴大內需,短期可提振經濟,長期可對沖外部壓力。

支持民營經濟

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一系列具體表述受到外界高度關注。香港《南華早報》稱,歷經3年抗疫後,北京強調,要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因時因勢優化疫情防控措施,認真落實新階段疫情防控各項舉措。《聯合早報》說,此次會議要求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政策,順利渡過流行期,確保平穩轉段和社會秩序穩定。《明報》稱,在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方面,會議提出“要爲外商來華從事貿易投資洽談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

《聯合早報》關注到,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防止資本野蠻生長”,今年強調,要從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各級領導幹部要爲民營企業解難題、辦實事,構建親清政商關係。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王軍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表示,會議不止一處表態支持民營企業,這說明中國官方期待民營企業明年在推動經濟增長中發揮更重要作用。

在《南華早報》17日文章看來,北京尋求提振經濟之際,發出了另一個強烈信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表示,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美國媒體17日評論說,中國官員正向商界展示更加友好的姿態。本月,浙江省政府官員牽頭組建了商務團前往法國、德國。江蘇省和四川省近日也組織類似赴海外招商的活動。在廣東、安徽等省份,官員們與企業家們進行座談。另外,中國官員本月還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機構領導人舉行線下會議,討論中國的發展和全球債務等問題。

對於房地產業,新加坡亞洲新聞臺18日說,中方今年強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據報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後,中國政府官員作出進一步解讀。在17日舉行的一場中國經濟年會活動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貨幣政策的要求,可以概括爲總量要夠,結構要準。總量要夠,就是貨幣政策的力度不能小於今年,需要的話還要進一步加力。印度《經濟時報》則引述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在同一場活動上的表態稱,儘管今年經濟增長與年初的預期目標存在差距,但其他多項指標都較好完成,預計全年經濟總量將超過120萬億元。

“2023年,中國即將回歸”

韓國《京鄉新聞》注意到,在17日舉行的2023環球時報年會上,多名中國專家對中國明年的經濟形勢持樂觀態度。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表示,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將至少能達到6%。“明年中國經濟將殺出重圍,快速發展,GDP增速將達到8%!”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表示,支撐自己這一樂觀判斷的理由有三個:中共二十大召開後,中國式現代化將邁出堅定的步伐,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3年來抗擊疫情的優勢和潛力將在明年集中釋放出來;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將促使中國營商環境改善取得新的飛躍。

“2023年,中國即將回歸。”韓國“MT”網站說,花旗集團分析稱,受其他國家央行加息、能源危機等因素影響,英國和歐元區國家的經濟基本面疲軟,美國經濟則有可能在明年中期陷入衰退,而隨着支持房地產平穩發展的政策以及防疫措施持續優化等,2023年的中國經濟有望成爲全球市場的“一抹亮色”。

《華爾街日報》稱,對於明年中國經濟增速,渣打銀行預測是5.8%,花旗銀行經濟學家認爲是5.3%。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17日在一篇新聞稿中也提到,一些機構正提高它們對中國經濟的預測。德意志銀行認爲,中國2023年的經濟增速將爲4.5%,如果經濟和社會生活恢復正常的速度快於預期,那麼增速或達到6.5%。在德國海外商會聯盟上週發佈的“2022/23年商業信心調查”中,50%的在華企業預計2023 年銷售額將增長。77% 的受訪者認爲,自身所在的行業今後5年內的增長率將不斷提高。這意味着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仍將是一個龐大且不斷增長的市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