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位於合肥市蜀山區的中國環境谷

中國蜀山科里科氣科創驛站——科學島站

合肥市蜀山區天鵝湖商務區

全年新增科創載體面積超5萬平方米;力爭“中國環境谷”入谷企業達400家,營收突破500億元;推動運河新城心湖公園等項目開工;新增公共停車泊位4400個,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全達標、智慧健康小屋全覆蓋,新改擴和續建中小學、幼兒園28所……

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將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圍繞“三區”建設,貫徹“136”發展目標,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奮力在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中當表率當示範,爲建設國內一流現代化中心城區接續奮鬥。

“全域科創”驅動“加速跑”

產業鏈培優育強再提能級

蜀山區下好創新“先手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以“科大硅谷”蜀山園建設爲核心,加快實施“全域科創”發展戰略,打造全區域、全過程、全要素的科創新格局。

2023年,蜀山區將進一步夯實孵化平臺體系,打造全省科技創新高地。利用存量,推動合力大廈B座投入運營,改造百幫產業園、38所產業園等,打造更多“科里科氣”品牌載體。

蜀山區將加速推進新工科轉化加速平臺、數字經濟示範園等項目建設,啓動中國科大科技園、蜀山未來工社等項目,力爭全年新增科創載體面積超5萬平方米。

未來5年,“科大硅谷”蜀山園科創載體力爭達到“3030”目標,即建成30棟30層科創載體,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000戶。

2023年,蜀山區將加快安徽智能軟件園建設,瞄準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元宇宙等新興領域,打造智能軟件產業集羣。未來5年,蜀山區力求在新興產業實現更大突破,建成環境產業、數字經濟2個千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

2023年,蜀山區還將推進企業“上雲用數賦智”,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超650億元。圍繞現代服務業,出臺鼓勵樓宇經濟發展政策,培育“總部經濟”,打造“科創樓”“億元樓”等特色樓宇。

聚焦一個目標、打造三張名片、實現六個更大突破

謀定而後動。面向未來5年,蜀山區將按照“136”發展目標,推進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按照規劃,到2027年,蜀山區將實現“跨越兩千億,勇當排頭兵”這一目標,經濟總量預計達到2200億元,衝刺2400億元;擦亮以“科大硅谷”“中國環境谷”雙谷聯動爲支撐的全域科創、以運河新城爲重點的城鄉融合、以國家開發區爲代表的開放發展“三張名片”;實現創新能力、新興產業、對外開放、城鄉品質、綠色發展、民生福祉“六大突破”。

2023年,蜀山區將繼續放大“首店經濟”效應,招引更多國內外品牌首店落戶,全力打造區域新能源汽車消費中心和後服務新高地。開展長三角城市中心城區聯盟購物節活動,實施“名企優品長三角行”專項行動,舉辦20場以上“蜀山消費季”系列活動。啓動三里庵地下空間改造運營,打造全市首個地鐵活力空間。

蜀山區將擴大跨境電商中歐班列運營規模,力爭開通中歐卡車航班和第二條洲際貨運航線,跨境電商交易額佔安徽省比重保持50%以上。

蜀山區始終把重大項目建設作爲經濟穩增長的“壓艙石”。2023年將安排重點項目不少於150個,計劃投資260億元。蜀山區緊扣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科大硅谷”建設等重大機遇,圍繞環境產業、數字經濟、軟件產業等重點領域,大力推進產業鏈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力爭新簽約重點項目投資增長8%以上。

運河新城重點項目“快馬加鞭” 打造合肥城市建設4.0版

當前,蜀山區正圍繞“三區”建設,全面提升城區新風貌,“311”空間佈局不斷優化。

作爲合肥市重點發展的五大片區之一,被譽爲“合肥城市建設4.0升級版”的運河新城,將“快馬加鞭”加快運河新城市委黨校等項目建設,推動心湖公園、工人文化宮、全民健身中心等項目開工,配合做好合六市域(郊)鐵路前期工作。

天鵝湖商務區繼續提質擴容。2023年,蜀山區將推進十八崗小區拆遷,保障紅四方地塊上市,加快高鐵西站站房及安置點建設,推動高鐵新城與天鵝湖商務區協同聯動發展,打造南北呼應的國際化商務區。

蜀山區全年將開展徵遷項目9個、約75萬平方米,實施統計新村等9個老舊小區環境綜合整治,加快引江濟淮、南新莊等12個安置點建設。加快萬佛湖路等11條市政道路建設,整治樊窪路與蜀鑫路交叉口等5個擁堵點,新增公共停車泊位4400個。

鄉村振興繼續“加碼”。蜀山區將建設5個優質糧食綠色生產基地,建設高標準農田1.5萬畝以上。蜀山區還將推進村企聯建三年行動計劃,倡導適度規模經營,鼓勵村集體資產入股、合作社經營發展,力爭50萬元以上集體經濟強村達70%,100萬元以上村達8個。

此外,蜀山區還將加快建設將軍嶺橫豎街一期、西郊林海等項目,推動麥香村二期、梁墩老街等項目順利實施。

推進江淮運河百里畫廊蜀山段建設 人民福祉持續增進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蜀山區將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新增裝配式建築90萬平方米;啓用蜀山區生活固體廢棄物再生資源利用中心。開展江淮分水嶺區域、董鋪水庫周邊造林綠化及森林撫育,大力推進江淮運河百里畫廊蜀山段建設,持續增加全區綠色風景。

處處見綠,步步成景。完成廬州公園一期項目,加快南淝河綠道貫通工程及清溪路遊園建設,啓動匡河北岸綠化提升工程(二期)。到2027年,森林覆蓋率達到35%以上。

讓發展更有“溫度”,讓民生福祉更有“質感”。2023年,蜀山區將推動民生保障再提標。保障井崗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投入使用,啓動南七和稻香村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址建設,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全達標、智慧健康小屋全覆蓋。

在優化文化教育供給方面,將新改擴和續建中小學、幼兒園28所。開工建設34中文創綜合體項目,提升現有16個城市閱讀空間的運營服務水平,高標準打造“15分鐘閱讀圈”。推動市民文化廣場等文體設施開放共享,實現智慧健身驛站全覆蓋。

全速推進安居工程,保障羣衆“住有所居”“住有宜居”。到202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超10萬元。

(數據來源:中共合肥市蜀山區委宣傳部)

·廣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