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王陽(化名),年齡95歲,新冠陽性,基礎病複雜,目前意識模糊,有倒氣現象……”

12月26日下午3點,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急診醫學科內,正在上演一場生死救援。進入急診後,王陽迅速被評定爲急危重症患者,並在第一時間被推入搶救室。

在朱海燕等人不懈的努力下,已經垂危的老人從生死線被拉了回來。

12月28日,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急診醫學科主任朱海燕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採訪時稱,這樣的救援每天都在發生。最近急診量持續高位運行,每天就診量從四五百增加到七八百。其中,危、急、重病人比例也有所增加。爲了更好地確保救治工作,醫院也派出了支援隊伍支援急診醫學科。

急診量激增,危、急、重病人比例增加

“所有的危、急、重症搶救都是從急診開始的,如果我們救不活,後續治療根本無從談起。”朱海燕稱,“送到我們這裏的病人,情況基本上都比較危重。就像上面提到的這名患者,在來到我們這裏之前,已經去了七家醫院,都無法收治。我們不僅是在和生命打交道,更是在從閻王手上搶人。”

由於急診量的激增,急診醫學科的醫護也在保持着高強度的運轉。在綜合急診內,一名醫生一個班次基本問診量達到近200人次。朱海燕稱,“不誇張地說,別說喫飯、上廁所,可能就是抬個頭的時間都沒有。”

在搶救室內,情況則更爲緊張。在那裏,時間都是以秒爲單位計算的。據朱海燕介紹,目前,每天約有60名患者需要緊急救援。呼吸機輔助通氣、氣管插管、高級生命復甦、上ECMO……這些搶救過程是每名醫護必須要掌握的技能,也是搶救室內每時每刻都在上演的故事。

不過,朱海燕也提到,迎戰感染峯值,急診所承擔的工作繁重,面對的危急情況較多,側面也反映出現有的專科體系亟需進一步完善。一方面,人才缺口依舊明顯。儘管醫院已派出支援隊伍,但在一線救治上仍然存在人手不足等問題;另一方面,信息化、現代化發展遲緩。120急救中心與各院協調仍依賴電話、微信等方式,協調調度偶爾會出現滯後、擁堵等現象,希望未來能夠大力發展急診、急救事業。

提速,擴容,在救治中實現“不可能”

“不久前,我們有的醫護人員也發燒了,但是大家只要燒一退,情況有所緩解,就第一時間回到了崗位。”朱海燕介紹,目前,急診醫學科168名醫護均已返崗。此外,醫院支援的救治力量也已到位,普外、心內、內分泌、消化、介入超聲、麻醉等科室都有涉及,動態補充急診力量。

據悉,在解放軍總醫院和第一醫學中心黨委的全力支持下,從各醫學部和科室抽調醫生、護士進行加強,開闢了老南樓發熱留觀區、中醫院急診病房以及急診ICU,大幅增加牀位數量。除此之外,醫院也在抓緊進行醫療物資的儲備,重點備好呼吸機、ECMO等急救儀器,做好迎戰重症高峯的準備。

“在專科收容上,我們保證急診優先,急診分流,在急診患者的收容過程中,保證了這個急診的危重症患者能夠第一時間收容住院。”

據朱海燕介紹,目前,急診醫學科從功能結構上分爲紅、黃、綠“三區”,確保及時救治。紅區病人爲急危重症患者,通常會在送入醫院後的第一時間展開搶救;黃區病人爲次急危重症患者,等候時間通常在30分鐘左右;綠區病人爲非急症病人,等候時間通常在3小時左右。

完成初診或急救後,患者接棒也是院方重點關注的方向。危、急、重症患者度過危險期後,將會由各大科室接收,對接工作通常會在當天完成,確保病人能夠得到妥善的救治。據悉,院方要求各個科室的重症監控牀位不低於展開牀位數8%。

在專家團隊方面,第一醫學中心專門成立了急危重症專家指導小組,每天下午四點,對中心急危重症進行巡診和點評指導,保證了極爲重症患者在專科無差別收容,保證醫療質量。院方也在不斷強化首診負責制、三級查房、死亡討論、疑難病會診等核心制度落實,盡最大努力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

“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救治中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朱海燕稱,疫情峯值之後,往往是重症峯值的到來。“我們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患者把生命交到我們手上,我們不能辜負他們的信任。”

 來源: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