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幅畫是明代畫家謝時臣的作品,名爲《江邨雪景》。乍一看,這就是一幅普普通通的雪景山水。如果非要挖掘一點兒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仿南宋院體畫風,可以看出畫家的紮實功底。倘若瞭解明代繪畫,就會發現這幅畫的與衆不同。謝時臣生活在明代中期,他是蘇州人。從畫風上看,他不屬於吳門畫派,也不是畫壇浙派。他就是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創作,不盲從不妥協。

謝時臣這個人有些傲氣,從畫中就能看出來,他骨子裏透着清高。先看幾個細節,他用工細筆法強調主觀意興,用雪景山水抒發高雅情懷。他用的方法,擺脫了元人意筆的影響,從形似入手強調感情。謝時臣也在追求筆墨情趣,他看中雅俗共賞,氣韻悠長。

謝時臣 江邨雪景

爲了更好地表達創作意圖,謝時臣反覆強調山水與人物的關係。畫中有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線索,好像一篇完整的文章。畫中共有三組人物,其狀態分別是,漁夫晚歸,倚窗賞雪,雪中訪友。看似沒有關聯的人物,在山水空間中發生了聯繫。

倚窗人看漁夫,訪友者尋賞雪人,畫中人的行爲動作與環境相互融合。他在繼承畫壇浙派風格的同時,強化了作品的現實意義。他用傳統技法,描繪世俗社會,讓山水畫變得親民。

謝時臣 江邨雪景 局部

明代中期,江南一帶的富民階層成了藝術作品的主要購買者。謝時臣在創作中投其所好,考慮欣賞者的感受,按照市場需求進行創作。也許是因爲他把藝術創作搞成商品買賣,同時代的畫家對他評價不高。有人說他的作品粗陋,不及沈周等人。

吳門畫派也爲富民階層服務,不過他們帶有明顯的引導,不像謝時臣這樣有迎合的趨勢。到底該如何處理畫家和市場的關係,或者畫家和欣賞者的關係?謝時臣的做法是否正確?從吳門畫派的崛起就能看出來,謝時臣選擇的方向不被主流認可。

謝時臣 江邨雪景 局部

幸好他技法高超,哪怕受到打壓,也能被後人從歷史中找到。按照現代人的眼光看他的作品,通俗反而是他的優點。經濟繁榮促進了藝術的發展,畫家有幸生活在這樣的大環境裏,會面臨很多“誘惑”。

謝時臣沒有守護文人畫的審美情趣,他想走出一條新路。想要創新,先要對畫家氣質進行培養,包括藝術境界、文化修養、審美情趣等多個方面。謝時臣從作品的敘事性風格入手,讓院體畫風有了親民的特性。從這個角度看,他也是創新者。

謝時臣 江邨雪景 局部

很多時候,創新未必成功,謝時臣原本打算擴大作品的影響力,結果被人扣上了一個“俗”的標籤。強調熔鑄學養於繪畫中的明代畫壇,肯定不會接受他的創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