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鄭嘉意 北京報道

中國人壽、中國平安、新華保險、中國太平、友邦保險等上市保險機構已陸續推出2023“開門紅”產品。

隨着風險偏好下降,加之銀行存款利率下調、理財打破剛兌,越來越多的中高淨值用戶將投資目光轉向年金險、增額終身壽險等保險產品。

從產品種類看,2022年12月以來,上市保險公司主推開產品以滿足客戶財富管理需求的傳統年金險、兩全保險(可附加萬能賬戶)以及年內“網紅”產品增額終身壽爲主,主要爲儲蓄投資類保險,同時可滿足投保人資產傳承的特定需求。例如,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平、友邦保險有“開門紅”兩全險、年金險產品在售;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中國太平及友邦保險有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在售。

從產品策略看,國泰君安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劉欣琦指出,上市保險公司主要在產品的收益水平和覆蓋人羣範圍上進行優化。中國太保推出新版增額終身壽險“長相伴(盛世版)”,新增萬能賬戶、雙被保險人、雙賬戶設計,進一步滿足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中國太平推出快速返還型年金險“國金一號”,提供滿足高確定性收益及中短期流動性需求的資金配置方案,同時考慮到高齡人羣的養老財富管理需求和年輕羣體的支付習慣,並支持更爲靈活的月繳保費方式。

財富管理類產品成2023“開門紅”主力

2023年,上市保險機構“開門紅”產品以滿足客戶財富管理需求的傳統年金險、兩全險(可附加萬能賬戶)以及年內“網紅”產品增額終身壽爲主。

具體產品設計中,爲增強保值增值的能力,抵禦通貨膨脹影響,多家機構在傳統的年金險、兩全險中附加外能險賬戶——保單養老金或生存金未被領取情況下,將自動轉入相對應的萬能賬戶進行生息,從而達到財富持續增長的目的。

記者注意到,由於部分主險產品收入較低,客戶財富增值需求主要靠萬能賬戶保證,上述萬能賬戶均設有最低保證利率。目前,市場上萬能賬戶保底利率大多停留在1.75%-2.5%這一區間,實際結算利率普遍高於最低保證利率。

例如,中國平安所售年金險產品“御享財富養老”可附加萬能賬戶,屬於短交快返型年金,可在保單第5年開始領取,其附加萬能賬戶爲“平安聚財寶養老年金險”及“平安聚財寶終身壽險”,上述兩款萬能險保底利率僅爲1.75%,2021年結算利率爲4.8%。

中國人壽推出的兩全險“鑫享未來”、養老年金險“鑫瑞年年”、年金險“鑫瑞穩贏”三款“開門紅”產品均可附加萬能賬戶,對應“鑫尊寶A款”、“鑫緣寶樂鑫版”、“鑫尊寶C款”;三款產品附加萬能賬戶最低保證利率均爲2.5%,但依照公告月份(2022年9月)日結算利率估算,年結算利率分別爲4.8%、4.4%及3.7%。

此外,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中國太平及友邦保險12月均有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在售。例如,中國人壽所售“臻享傳家”、中國平安所售“盛世金越(尊享版)”、中國太保所售“長相伴(盛世版)”、新華保險所售“榮耀終身壽”、中國太平所售“歲有餘慶”、“歲悅添富”、友邦保險所售“盛世經典”。

相較傳統壽險,增額終身壽險保單的現金價值可持續增長,客戶擁有逐年遞增的保險金額和身故保障,能夠爲客戶提供穩定、可持續增長的身價保障,具備較強的抗風險能力,且產品利益較爲明確,可定向財富傳承。

記者注意到,相較遞增保額過高,以致與公司投資收益率不匹配的部分“網紅”產品,上市保險公司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利率普遍增長相對穩健。若依照現金價值測算年化收益率,一位30歲男性以年交10萬元、5年繳費的方式購買中國平安“盛世金越”、中國人壽“盛世傳家”、中國太保“長相伴(慶典版)”及中國太平“歲悅添富”,50歲時年化收益率分別爲2.745%、2.210%、2.615%、2.618%,60歲時年化收益率則爲3.013%、2.637%、2.930%及2.931%。

劉欣琦指出,上市保險公司主要在增額終身壽險產品的收益水平和覆蓋人羣範圍上進行優化,如中國太保推出新版增額終身壽險“長相伴(盛世版)”,新增萬能賬戶、雙被保險人、雙賬戶設計,進一步滿足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

同時,劉欣琦表示,上市險企2023年開門紅主要聚焦居民的財富管理需求。伴隨防疫政策放開,居民短期對疫情演繹的不確定性提升,風險偏好下降,從而對具備收益確定性的保險理財產品需求提升。“長期來看,壽險行業負債端尚處轉型調整期,預計2023年呈現弱復甦,疫情傳染將加快教育居民提升健康保障意識,預計居民對商業健康險的購買需求將明顯提升。”

產品日趨多元化 保險或成財富管理特色選項

安永(中國)在新發布的《面向個人財富管理市場機遇,共迎新起點,共赴新徵程》(以下簡稱《報告》)中指出,新生的個人財富管理市場正在被清晰地塑造。

2022年4月,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落地。個人養老金與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職業)年金相銜接,在實現養老保險補充功能的同時亦可健全多層次、多支柱的養老保險體系。商業養老產品設計將進一步豐富、多元。

當下,既是財富管理的風口,也是保險業轉型的機遇。財富管理業務方面,以上市保險公司爲首的保險業已不斷提高多元化、定製化與混業性。

一是產品日趨多元化。《報告》指出,保險業的各主體可從穩健配置、穿越週期、做好健康、養老等長週期資金儲備的角度爲客戶提供一個新的、特色的財富管理選項。“壽險公司、養老險公司、保險資管公司、保險中介公司等各種類型的主體,過去在服務保險領域的需求時所構築的長期投資能力、資產負債匹配能力、複雜產品銷售能力、顧問式服務能力等能力,可以充分運用到滿足客戶財富管理需求的過程中。”

劉欣琦在分析當下“開門紅”產品需求指出,由於權益市場較大波動以及銀行理財破淨等導致客戶風險偏好明顯下降,供給方面,保險公司“開門紅”期間主推中短期儲蓄類產品,近兩年增加保本保收益的傳統險增額終身壽的銷售力度,較好滿足客戶的短期儲蓄需求。

如中國人壽2023年“開門紅”產品鑫瑞穩贏年金保險、鑫瑞年年養老年金產品和鑫享未來兩全保險三款產品中,“鑫享未來”兩全保險爲主打產品,繳費期可選躉交、3年或5年,保障期相應爲8年或10年。中國平安則推出平安盛世金越(尊享版)終身壽險、平安御享財富(2023)養老年金保險和平安御享財富(2023)年金保險,產品形式以“增額終身壽險+短交年金”的搭配爲主。

二是產品及經營日趨定製化。過往,保險產品銷售往往以產品爲導向,而非需求導向。信達證券分析師王舫朝指出,保險消費新客羣已對功能大而全的“萬能型”產品越來越缺乏興趣,更傾向於“明確化”和“定製化”的保險產品,更關注專業的個性化服務。

如當前,保險公司持續賦能代理人向財富規劃師、健康規劃師方向轉型,提供全週期、定製化服務。中國人保推出保險財富規劃師(IWP),經由全國36個地區、105個經濟發達城區層層選拔出精英代理人,欲實現“年輕化、職業化、專業化、精英化”的品牌形象。

三是保險類金融機構不斷提高混業經營的能力。如萬能險產品已具備保值增值特點,類似商業銀行中的理財產品;保險類的金融機構被允許開展投資基金業務,結構日趨完善;壽險業務兼具信託業務中的“破產隔離”特點和證券中的“子公司”靈活性的兩大優勢。

(21世紀經濟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