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北京商報

“一頭奶牛每天的草料費大概要80元,牛奶沒人收,幾十頭牛的牧場,養一個月能虧幾十萬元,在短期看不到好行情的希望下,只能殺了奶牛賣牛肉,及時止損。”安徽省宿州市一名養了30多年奶牛的奶農老李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目前奶牛養殖規模較大、供應充足的北方地區,如河北、內蒙古、山東等地已經開始有“倒奶殺牛”的現象,牧場較少的南方省市則暫時供需正常。

原奶市場怎麼了?在幾日前召開的河北省生鮮乳價格協調會上,經測算的生鮮乳交易參考價從最低不低於3.93元/公斤下調到3.85元/公斤,逼近北方3.5-3.8元/公斤的成本價。這也是河北省生鮮乳價格協調會第一次附加條件地公佈交易參考價,要求乳企做到應收盡收、如期續簽收購合同,並在困難緩解後補償差價。

專家建議,可儘快落實“噴粉補貼”,推動實施“奶粉國家收儲”政策,向市民發放“牛奶消費券”以拉動乳製品消費,爲乳企紓困。

“倒奶殺牛”現苗頭

“現在北方地區的河北、內蒙古、山東等地已經開始有2015年那輪‘倒奶殺牛’的現象了。”老李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養殖端奶牛和牛奶都太多了,3.85元/公斤的價格賺不了什麼錢,即便這樣下游的需求還是跟不上來,從伊利、蒙牛幾大奶企近年的銷量有所下滑就可以看出來。企業收奶減少,訂奶合同到期後,北方不少奶農都沒有收到新一年的訂奶合同,成噸的奶囤積着沒有銷路。

老李今年剛滿60週歲,從1984年開始養奶牛,2020年的時候因爲家裏孩子都成家立業、外加行情不那麼好,將牧場關了,開始做奶牛流通商,前往全國各地收購奶牛,按品相販賣到不同的渠道。見證過行業的繁榮,也經歷過幾輪“倒奶殺牛”行情,談起當下的奶牛市場,他如數家珍。

“我在上海的一家牧場客戶,沒企業收奶,現在一個月賠幾十萬元,短期內看不到行情好轉的希望,已經賣了一小半的奶牛了。只能說是牛賣了就不用賠錢了,但奶牛當肉牛賣,並不能挽回損失。”老李解釋道,從養殖成本看,爲了補充營養產奶,奶牛一般喫的草料原料是青儲帶穗的嫩玉米,一噸800多元,摺合斤價大概在4角多/斤,肉牛喫的是黃儲玉米,摺合斤價1角多/斤。從產肉率來看,肉牛專門養膘,產肉率好的能到50%往上,奶牛奶水多,產肉率大概只在30%左右,同樣重量的牛,奶牛能產的牛肉要少很多。

就老李提到的北方市場的情況,內蒙古德旺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明言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德旺農牧主要向全國各地販賣奶牛,“我在河北的一位奶農客戶,養了1000多頭奶頭產奶,但因爲行情下滑的原因,這半年已經將接近一半的奶牛轉成肉牛育肥了,但肉牛和牛奶的行情都不算好,幾乎是牛和奶都沒人收”。

“河北奶協提出的3.85元/公斤參考價已經逼近成本線,且僅僅是‘參考’。”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向北京商報記者分析稱,“不同規模的奶牛牧場成本不一樣,基本上在3.5-3.8元/公斤。去年奶價較高的時候,北方的原奶能夠賣到4.6-4.8元/公斤,養殖場較少的南方價格會更高。另外,養殖場委員定的價格只是參考,並沒有法律上的強制作用,企業收奶的時候合同價最終由雙方協定,企業也可以定高價或是覺得這個價格高了不收奶。”

階段性產能過剩

在宋亮看來,近期原奶行情走弱,主要是消費需求不足下階段性產能過剩導致。

“從原奶的消費需求端看,一方面,去年至今酸奶銷量整體一直在下滑,在疫情影響下,終端需求走弱;另一方面,2022年以來,各大企業都在將收上來的生鮮乳進行噴粉,目前噴粉量已經較爲富裕,很多中小乳品企業在2023年可能都不再收一些牧場的生鮮乳,導致了個別牧場現在還沒有簽下2023年的訂貨合同。”宋亮分析道。

宋亮提到的噴粉,是指在乳製品銷路不暢時,將保質期只有2-3天的生鮮乳經過滅菌、濃縮等處理後製成奶粉儲藏,噴粉的保質期一般在一年左右,在奶牛產量低時還可再用噴粉還原。

時間拉近到當下,河北省奶業協會副會長、祕書長袁運生認爲,近期原奶需求走弱,主要是受疫情影響,“人們乳品消費水平下降,畢竟在居家隔離的日子裏米、面、油、菜纔是基本生活保障。隨着學生放假,學生奶供應也停滯,各乳品生產企業產量下調,庫存激增,生鮮乳使用量驟減”。

雖然用奶量下降,河北省絕大多數乳企還是按《生鮮乳購銷合同》約定將生鮮乳收購後再加工成奶粉儲存起來。據河北奶協不完全統計,日前河北省每天噴粉儲存的富餘生鮮乳在4000噸以上,每天佔用企業資金達1600萬元以上。

就養殖端本身的供應增長情況而言,受訪養戶均表示,前些年北方對養奶牛相關補貼較大,導致奶牛的產能在過去幾年大增。據張明言介紹,內蒙古等地對養牛的補貼包括貸款、建養殖場補貼、草料補貼和收奶補貼等。寧夏2019年農村養殖業補貼政策顯示,存欄奶牛300頭以上的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場)建設項目可申報補助,補助最高可達170萬元(存欄量1000頭以上)。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佐證了供應端的充足,2022年1-11月乳製品產量2848.9萬噸,產量同比增長2.8%。聚焦到生鮮乳本身,艾媒諮詢數據顯示,自2018年以來中國牛奶產量持續增長,2021年牛奶產量達3683萬噸,同比增長7.1%。

行情轉好或需3-4年

奶牛市場行情走弱,養戶如何度過?

“養戶自己幾乎沒有什麼風控辦法,只能跟着市場走。”老李談起了自己在2015年行情低谷的經歷,“我當時養了80多頭奶牛,牛奶賣不出去,只能在保持日常供需的情況下殺了30多頭牛賣牛肉,扛着虧損度過。”

老李說,他當時的銷路主要是賣鮮奶和酸奶給市裏訂購的小區,而規模大的養殖場和企業簽訂合同,虧損只能跟着企業走,行情好的時候價格高、賣得多,行情差了企業收購的少了也沒有什麼辦法。

針對已經開始的“倒奶殺牛”的苗頭,袁運生建議,“首先在頂層設計層面應兼顧全產業鏈的規劃佈局,尤其建奶牛養殖場好像沒規劃,只要有地有資金,誰都可以建,建議奶牛養殖場的建設應根據乳製品加工產能進行合理規劃審批,必要時施行配額制以儘量實現生鮮乳供需平衡。其次,爲解決乳企富餘生鮮乳多、噴粉保存量過大的問題,應儘快落實‘噴粉補貼’,推動實施‘奶粉國家收儲’政策,向市民發放‘牛奶消費券’以拉動乳製品消費,爲乳企紓困。最後,爲保障奶農利益,防止出現‘倒奶殺牛’等事件,對於在困難時期有‘拒奶、限奶、拒籤合同’等行爲的乳企,可取消享受相關扶持政策資格並通報”。

展望後市,受訪者一致認爲由於終端需求偏弱,短期難以提振,2023年國內原奶價格預計還會進一步下行。老李預計,“行情估計得3-4年才能逐步好轉”。

從長期來看,宋亮認爲,下游的乳製品消費會在2025年迎來較好的恢復。而就現階段而言,全球通脹造成大宗商品價格上升,飼料價格上漲給養殖戶帶來了較大的成本壓力,奶價下行疊加成本上升,2023年預計大概有60%以上的牧場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

“短期來看,2023年下半年或者四季度有可能企穩,隨着2023年經濟逐步恢復,反映到生鮮乳的需求端也會有起色,但反映到供給端還需要一定時間,因而整個國內的奶源供過於求的狀態還會維持一段時間。”浙商證券食品飲料首席分析師楊驥向北京商報記者分析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