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北京商報

1月11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等17部門聯合發佈《關於加快推動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明確,到2030年,知識產權服務高質量、多元化供給持續擴大,從事知識產權服務的規模以上機構超過2000家,行業營業收入突破5000億元,知識產權服務業從業人員達到150萬人,建設一批融入產業、服務創新、輻射全國的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範區。

專家表示,知識產權服務業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對於保護知識產權、提高創新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應該加快知識產權服務業與產業融合發展,以實踐爲導向培養人才,構建服務新體系。

2000家、5000億元、150萬人

《意見》提出,到2030年,知識產權服務業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水平明顯提升,基本形成業態豐富、佈局合理、行爲規範、服務優質、全鏈條貫通的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格局,成爲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在行業貢獻方面,《意見》明確,到2030年,知識產權服務高質量、多元化供給持續擴大,從事知識產權服務的規模以上機構超過2000家,行業營業收入突破5000億元,知識產權服務業從業人員達到150萬人,執業專利代理師超過5萬人,訴訟型人才超過8000人,建設一批融入產業、服務創新、輻射全國的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範區。

“知識產權服務業是保護知識產權、促進創新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如果知識產權服務業的發展程度不夠,缺乏專業層次人才和專業化機構的話,就會導致知識產權維權、相關執法工作難以開展,難以保障創新環境,會導致短期內大家原創熱情、創新積極性的減弱,長期來看,不利於整個經濟社會和創新型氛圍的形成。”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王鵬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因此,知識產權服務業對於保護知識產權、構建創新型國家、提高創新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加快與產業融合謀多贏

如何激發高質量發展動能?《意見》指出,加快知識產權服務業與產業融合發展,引導知識產權服務業聚焦先進製造業等重點領域,面向產業鏈、創新鏈開展知識產權專業服務;推動知識產權服務業支撐區域協調發展,引導知識產權服務業科學佈局、協調發展;引導知識產權服務業支持企事業單位創新發展,推動知識產權服務優質資源與企業需求精準對接,更新服務理念,創新服務模式,支撐企業創新發展;推動知識產權服務業助力貿易高質量發展;推動知識產權服務業圍繞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擴大規模,優化結構,增強涉外知識產權服務能力。

王鵬認爲,知識產權服務業作爲高端服務業、專業化服務業,本身能吸引很多的就業,其次,知識產權服務業涉及範圍非常廣泛,和工業、農業、政府治理、公共服務等都有所交叉,確實可以給各行各業,尤其對帶有研發性質、創新性質的行業、部門有促進作用,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涉及到知識產權保護,肯定存在侵權行爲涉及的具體行業和業務,因此知識產權服務業一定是需要和行業相結合,才能夠發揮出更大的作用,也能更好地保護行業的創新性。”王鵬表示,此外,事業單位由於具有公益屬性,在知識產權維權問題時,如果與知識產權服務業相結合,將更有利於保護知識產權,鼓勵創新,一方面能給社會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另一方面能給機構研發人員帶來更好的收入。

培育精細化、特色化小型機構

未來要如何構建知識產權服務新體系?《意見》提到,要提升高質量服務供給能力,實施知識產權服務主體培育行動,培育小型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向精細化、特色化方向發展;優化知識產權代理服務,推動知識產權代理服務樹立質優爲先的競爭導向;深化知識產權法律服務,充分發揮律師等法律服務隊伍職能作用。

此外,還要拓展知識產權運營服務,以促進知識產權市場價值實現爲導向,構建完善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增進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拓寬知識產權諮詢服務,促進新業態新模式發展。

王鵬認爲,促進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多元並舉,首先需要有相關的行業標準和行業規範,更好地推動行業的這種規範化進程,有序競爭。從人才角度來看,除了學校要開設相關專業課程以外,知識產權保護服務是一個高度實踐性的崗位,高校、科研機構培養人才需要以實踐爲導向。

“目前知識產權服務行業在我國還處於快速發展階段,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從業人員水平參差不齊,不同企業之間的服務能力水平也不一樣。因此在國家有關主管部門的帶領下,由第三方機構組織相關的評估評價,有助於行業內部形成良性競爭,讓有實力有能力的人員、機構從事專業化服務。”王鵬說。

北京商報記者 方彬楠 袁澤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