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朱寶琛

見習記者 毛藝融

近期,地方兩會陸續落下帷幕。《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在各地政府開列的能源發展目標清單裏,能源安全、綠色低碳轉型成爲主要關注點,“着力穩產保供”“落實落細碳達峯、碳中和”等關鍵詞頻頻被提及。

IPG中國經濟學家柏文喜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保障能源安全,促進綠色低碳轉型,對穩定2023年宏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既是2023年宏觀經濟穩定運行的保障與支持條件,也是保增長、促轉型與推動發展的重要抓手和着力點。

多地聚焦

能源安全與綠色低碳發展

保障能源安全,有利於進一步支撐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一方面,多地明確煤炭、油氣等傳統能源的保產工作。例如,陝西省、雲南省力爭2023年煤炭產量分別達到7.5億噸、7100萬噸以上;黑龍江省明確2023年穩固油氣當量在4000萬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力爭2023年原油產量3350萬噸、天然氣產量420億立方米。

另一方面,各地推進新能源電力等相關產業的發展,關注風電光伏、氫能儲能等清潔能源產業的培育。例如,內蒙古自治區提出,2023年新增新能源併網規模2000萬千瓦以上,可再生能源裝機比重提高到40%以上;山東省提出,加快國家電投氫能產業基地建設;河南省提出,因地制宜利用地熱資源,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450萬千瓦以上;雲南省提出,加快建設全國新能源電池產業基地,力爭產值三年翻三番。

此外,各地有序推進“雙碳”目標的實現。從具體舉措來看,除了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外,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是地方經濟和產業轉型的“重頭戲”之一。例如,天津市提出,加快綠色製造體系建設,新創建30家國家級綠色示範單位;河北省提出,抓好重點行業綠色低碳改造,創建一批綠色工廠、綠色園區;湖南省提出,大力發展綠色建築、裝配式建築、超低能耗建築。

值得關注的是,各地繼續發揮自身傳統優勢產業,積極進行綠色低碳轉型。河北省提出,聚焦鋼鐵、裝備、石化、食品等傳統優勢產業,開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技改專項行動;陝西省提出,將着力優煤、穩油、擴氣、增電,鞏固能源產業優勢地位;山西省提出,將依法合規釋放煤炭先進產能,加快5G智慧礦山建設。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能源驅動,保障能源安全是國家經濟穩定發展的根基。同時,在全球不可再生能源日益短缺、“溫室效應”問題愈發凸顯的大背景下,能源安全和綠色低碳轉型顯得愈發重要。保障能源安全,促進綠色低碳轉型,將有助於2023年宏觀經濟的穩定發展。

專家建議

把握好新舊能源接力的平衡

在推進“雙碳”目標有序實現的過程中,保障能源安全,促進綠色低碳轉型是各地持續關注的重要內容,不過在實踐過程中仍面臨着衝擊與挑戰,對此,接受採訪的專家提出諸多建議。

“最主要的挑戰是,新舊能源的接力需要在更替速度和能源供應穩定性之間尋求平衡。”陳靂表示,我國應積極推進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將其作爲中長期主攻方向。同時,在短期內也要重視煤炭等非可再生能源的調峯和保供作用,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實現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平穩過渡。

柏文喜建議,需要將能源安全、保供與轉型調整進行統籌兼顧,以能源結構轉型來促進能源安全與保供問題的解決與優化,通過促進新能源增量來調整與平衡能源結構與總量市場,促進可持續發展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的優化提升,進一步促進發展和經濟運行的穩定。

展望2023年,如何在推動經濟穩步增長的同時,彈好保供與降碳的“協奏曲”?柏文喜表示,2023年作爲經濟復甦的關鍵一年,首先需要以保增長、穩預期、促復甦、穩就業爲核心目標和主要訴求,在把握穩增長的同時統籌考慮“雙碳”目標戰略的推進實施,在保證能源安全與供應穩定的前提下以財稅政策、產業政策、金融政策綜合施力促進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和推進降碳目標的實現。

陳靂建議,一是從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入手,持續推動產業綠色低碳轉型;二是應當積極發展綠色金融體系,服務綠色低碳項目;三是積極倡導居民進行綠色低碳消費,形成低碳生活方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