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雲南日報

楊燕(左)入戶巡診。

“張孃,您不發燒了吧,高血壓藥要正常喫哦!”“李叔叔,您腸胃不好,喫年夜飯別喝酒啦。”除夕日17時30分,安寧市祿脿街道北衝衛生室村醫楊燕給村裏的18名重點關注對象一一打電話確認健康狀況後,挎上小藥箱,騎着摩托車爬坡翻山,向4公里外的家裏奔去。

“真香!”丈夫和兒子已經張羅好一桌豐盛的年夜飯。

“忙到現在纔回來,要是我身體好,能給你搭把手就好了。”楊燕68歲的母親劉愛雲心疼不已。

2002年1月19日,在北衝村當了31年村醫的劉愛雲,在病退時把接力棒交給了女兒:“以後鄉親們的健康要你來守護了。”

“7點了,燕兒,去衛生室守着吧,我們來收拾。”劉愛雲看了看牆上的時鐘,催促楊燕趕緊返回衛生室。

“除夕夜,娃娃們放鞭炮容易炸傷手,老人們過年喫多了容易積食。今年春節情況特殊,疫情防控任務重,要特別盯着重點人羣。”劉愛雲不停交代着。楊燕說:“退下來20多年了,媽媽一直把村裏人的健康掛在心上。”

在母親的催促下,楊燕和愛人揹着藥箱騎着摩托車回到衛生室,圍着火爐烤起豆腐,在衛生室的電腦前等候兔年春節聯歡晚會。

19時30分,楊燕的手機響了。“楊醫生,我爸爸可能發燒了,他不想去醫院,說不吉利,只能請您來看看。”

“我過來瞧瞧,你爸爸年紀大了,還有高血壓,馬虎不得。”楊燕一邊說着一邊拿起藥箱,把降壓藥、退燒藥、血壓計、體溫計一一帶上,發動摩托車,往大慄樹村周大爹家趕去。

室外氣溫只有零下2度,4公里的路程,楊燕在起伏的鄉村小路上騎了20多分鐘。

“大爹,先量個體溫,測個血壓。”“體溫38.7度,血壓正常。”楊燕舒了一口氣,“這是退燒藥,一天喫兩次,今晚喫一次就可以了,降壓藥千萬不能斷呀。”

離開周大爹家,楊燕又回到衛生室。

除夕夜守在衛生室,是媽媽傳下來的傳統。母女接力,守了52年。

楊燕說,“我是在衛生室長大的。小時候,媽媽常帶着我出診,鄉親們都非常尊敬媽媽。我就想長大後也當醫生,像媽媽一樣。”

21年來,楊燕守護着北衝村10個自然村1174名村民的健康,更是180名重點人羣的家庭醫生,其中年紀最大的患者有92歲。21年來,楊燕跑遍了村裏每一條小道、每一戶人家,距離最遠的紅坡村有7公里。

遠方,傳來陣陣迎新的鞭炮聲。“只要身體允許,只要村民們需要,我會一直堅守下去。”楊燕說。

本報記者 黨曉培 陳飛

見習記者 王世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