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黑龍江日報

李家糖坊。

129孔芝麻酥糖。

□本報記者 張雪地

春節剛過,年味兒還未散,一些傳統手工藝食品在寒冷的冬季裏給節日增添上回憶的滋味。在牡丹江寧安市東京城鎮糖坊村裏,就有這樣一道“古法制糖”的風景線。

剛走進糖坊村就能聞到淡淡的香甜味,這也是糖坊村的名字由來。李家糖坊的竈臺上,寧安市東京城鎮糖坊村黨支部書記李雲良不停地攪動着面前大鍋裏的麥芽糖,鍋裏泛起朵朵金花……想要控制好火候、糖漿的溫度,這樣一站就是3個小時。糖坊村的芝麻酥糖遠近馳名,不少人驅車而來,就爲嘗一口自乾隆59年流傳至今的古法芝麻酥糖。

拔糖、搓挺、上汽、上芝麻、撐圓、涼糖……十幾道工序,在李雲良手中行雲流水地進行着。看似簡單的工序,實則是個技術活兒,這樣一步步做出來的芝麻酥糖,每一個掰開後都會呈現129個孔柱。

“因古法制糖對環境要求嚴格,需戶外冷,室內熱,同時溼度還要大,因此芝麻酥糖多在冬季加工才能保證質量和口感,用手一攥碎成碎渣,口感酥脆,甜而不膩,不粘牙,潤喉沁肺。”李雲良說。

據介紹,李雲良的祖輩們是從清代闖關東時來到的東京城鎮,依靠開發出的土地維持生計,農閒時候就把在山東老家的製糖手藝利用起來,開辦製糖作坊。當時,經過李家人的努力,李家酥糖已經聞名周邊、銷量可觀,但後來因爲種種原因芝麻酥糖手藝逐漸失傳了。

幾年前,李雲良組織村黨支部發展本村特色產業,萌生了找回製糖工藝技術的想法。爲此,李雲良特意返回山東尋找師傅,請教學習,重新掌握了這門技藝。隨後,通過技術整合,改進做糖工藝,新購置機器設備等原輔材料,李雲良帶領村民發展芝麻酥糖產業,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冬天來糖坊幫忙,貓冬變成了忙冬,還能掙錢,多好!”幫工的村民說。

2022年,李雲良獲得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頒發的農村創業創新優秀帶頭人表彰,嘉獎他爲帶動家鄉振興所做出的貢獻。如今,在多方努力下,李家糖坊的芝麻酥糖銷售到省內外,越來越多的人品嚐到了綠色古法工藝的酥糖,成爲它的“鐵桿粉絲”。

“喫上一口酥糖,好像一下子回到了小時候,就是那個記憶中的味道。”特意開車來糖坊村買芝麻酥糖的市民說,家裏的孩子、老人都愛喫,這是過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甜品,寓意一年都喜上眉梢、甜蜜蜜。

芝麻酥糖這道凝結在舌尖上的甜蜜,經過五百多年的積澱,已經在當地形成了固有的文化,隨着味蕾一代一代傳承。芝麻酥糖在時代變化中不斷創新發展,不變的是兒時的情懷,不變的是129孔酥脆的口感,不變的也是對家族這份技藝的傳承。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