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379.4萬億元,同比增長10.0%;2022年全年人民幣貸款新增21.3萬億元,同比多增1.36萬億元,增速爲11.1%,銀行保險新增債券投資超過11萬億元;2022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餘額3.8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699億元;不良貸款率1.71%,同比下降0.09個百分點……記者從銀保監會獲悉的一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經營和風險指標均處於合理區間,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不斷提升

針對2023年服務實體經濟如何發力,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將把支持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做好對投資的融資保障,支持社會領域加快補短板。不斷優化進出口貿易金融服務,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力支持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明天系”保險公司風險處置有序推進

2022年末,我國銀行業保險業資產負債及業務穩步增長。2022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379.4萬億元,同比增長10.0%。保險公司總資產27.1萬億元,同比增長9.1%。保險資金運用餘額25.1萬億元,同比增長9.1%。2022年全年,人民幣貸款新增21.3萬億元,同比多增1.36萬億元,增速爲11.1%,銀行保險新增債券投資超過11萬億元。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4.7萬億元,同比增長4.6%,新增保單件數554億件,同比增長13.3%,賠款與給付支出1.5萬億元。

主要風險指標處於合理區間。2022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餘額3.8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699億元。不良貸款率1.71%,同比下降0.09個百分點。商業銀行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的比例爲78%,保持較低水平。2022年,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處置不良資產3.1萬億元,其中不良貸款處置2.7萬億元。

另外,數據顯示,銀行業保險業風險抵禦能力整體充足。2022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2.3萬億元,同比增長5.4%。2022年末,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爲15.17%,較年初上升0.04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爲205.85%,持續保持合理水平。銀行保險機構流動性總體保持平穩,商業銀行流動性覆蓋率爲147%。目前,保險業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爲212%,保持在合理區間。

值得關注的是,據前述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明天系”保險公司風險處置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銀保監會已批准採取市場化重組和新設機構承接相關保險公司的資產負債等方式,穩妥進行風險化解,切實保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

2022年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23.6萬億元

在信貸規模總量增加的同時,信貸結構也不斷優化。2022年,銀行保險機構加大對於民營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等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精準滴灌力度。

針對支持擴大有效投資,銀保監會積極做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設備更新改造貸款、製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工作。截至2022年末,已投放約7400億元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項目2700多個。指導政策性、開發性銀行用好8000億元新增信貸額度,引導商業銀行等同步跟進重大項目配套融資。2022年,支持發放設備更新改造項目貸款1214億元,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長33.8%。

民營小微企業是市場經濟的“毛細血管”,關乎穩就業、穩經濟大局。前述有關部門負責人指出,2022年,新發放企業貸款超過一半投向民營企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23.6萬億元,同比增長23.6%;批發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租賃商務服務業、住宿餐飲業貸款全年合計新增7萬億元。

另外,在支持科技創新方面,2022年製造業各項貸款新增4.7萬億元,增量爲2021年的1.7倍;科技保險和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風險保障金額同比增長22%。截至2022年末,高技術產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26.5%,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46.6%。

在支持重大區域發展方面,截至2022年末,京津冀協同發展地區貸款餘額25.3萬億元,長江經濟帶地區貸款餘額98.8萬億元,粵港澳大灣區貸款餘額24.5萬億元,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地區貸款餘額57.1萬億元,自貿區貸款餘額11.4萬億元。

在支持綠色轉型和海洋強國方面,截至2022年末,綠色信貸餘額23萬億元,同比增長35.7%;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海水淡化處理、海洋環境服務等領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28.3%。2022年,環境污染責任保險風險保障金額同比增長17%,海水養殖領域風險保障金額同比增長45.3%。

在支持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截至2022年末,創業擔保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3.1%,教育行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5.1%,已脫貧地區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2.3%。2022年,衛生和社會工作貸款全年增量爲2021年同期2倍。商業養老年金原保險保費收入617億元,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累計保單件數33.9萬件。

企業融資成本也在持續壓降。2022年,新發放企業類貸款平均利率較上年下降0.47個百分點。其中,製造業、普惠型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貸款平均利率分別較上年下降0.40個、0.45個、0.62個百分點。

持續整頓地方中小銀行互聯網存款和異地存款業務

自2021年1月銀保監會和人民銀行印發《關於規範商業銀行通過互聯網開展個人存款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來,銀保監會持續督導地方中小銀行落實通知要求,加快整改進度。經前期監管排查,目前地方中小銀行存款業務以本地爲主,異地存款佔各項存款比例很低,負債穩定性增強,機構本地化經營趨勢更加明顯

“地方中小銀行應堅守服務當地、服務‘三農’、服務小微企業的定位,堅持資金源於當地、用於當地的原則,嚴格按照監管要求規範互聯網存款業務,嚴禁吸收異地大額個人存款。”前述有關部門負責人指出,銀保監會將繼續深入整頓地方中小銀行互聯網存款和異地存款業務,嚴肅查處高息攬存、違法違規吸收異地存款等行爲(包括互聯網渠道)。各級監管部門要高度關注轄內中小銀行存款業務變化,加大監管檢查力度,採取強有力監管措施,堅決糾正地方中小銀行存款業務中的違規行爲,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此外,銀保監會也提醒廣大金融消費者,辦理存款業務時增強風險防範意識,關注業務渠道是否合法、利率水平是否合理等因素,不要隨意委託他人辦理存款業務,也不要被高息所誘惑,守護好自己的“錢袋子”。

覆蓋新市民的金融產品超3萬個

2022年3月,銀保監會、人民銀行發佈《關於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鼓勵引導銀行保險機構因地制宜強化產品和服務創新,高質量擴大金融供給,提升金融服務的均等性和便利度。時隔一年,新市民金融服務出現了哪些積極變化?

“銀保監會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高度重視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出臺政策措施,推動銀行業保險業着力優化新市民金融服務。目前,覆蓋新市民的金融產品超3萬個。”前述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說。

一方面,銀保監會派出機構積極推動政策落地。銀保監局主動與地方政府對接,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和地方政府政策,研究出臺落地措施。同時,加大推動督導力度。銀保監局選取重點城市和重點羣體,分類推動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見成效。

長期以來,信息不對稱是制約新市民獲得金融服務的一道梗阻。對此,銀保監局會同政府部門完善信息平臺,探索解決數據支撐不足問題,進一步夯實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的基礎。積極協同地方相關部門,推動完善地方徵信信息服務平臺,推動銀行保險機構在符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多維度數據,優化新市民信用評價體系,精準定位新市民客戶羣體,加強金融服務。

另一方面,銀行保險機構針對新市民在創業、就業、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重點領域的金融需求,不斷創新產品服務,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務質效。比如,部分保險機構積極與地方合作,推出商業醫療保險項目,推動當地醫療保障有效覆蓋至新市民羣體。部分銀行等推出新市民專屬銀行卡,提供免收工本費、年費、小額賬戶管理費、短信服務費等優惠。

“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也要看到金融服務仍處於探索實踐階段。”該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銀保監會將繼續加強工作部署,推動銀行保險機構進一步深入新市民羣體,更加精準把握新市民金融需求,持續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務質效。

來源:金融時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