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市值僅35億全年預虧超200億!這家川系房企2023會披星戴帽嗎?

藍光發展預計,2022年公司或實現歸母淨利潤-219.37億元。而截至2022年10月末,其累計到期未能償還的債務本息金額合計高達392.48億元

《投資時報》研究員  卓瑪

2023年地產“披星戴帽”第一股可能會是誰?

知名地方房企四川藍光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藍光發展,600466.SH)日前發佈2022年業績預告,以及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公告。

藍光發展預計,全年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和扣非歸母淨利潤-219.37億元和-212.24億元。同時,由於預計截至2022年末的歸母淨資產爲-208.21億元,根據交易所相關規定,該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這也意味着,該公司可能成爲2023年地產“披星戴帽”第一股。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1月30日收盤,藍光發展報收於1.17元/股,總市值僅爲35.51億元,截至2月10日,市值進一步降至34.6億元。也即,其2022年的預虧額爲公司市值的6.18倍。而截至2022年12月9日,藍光發展的股東總戶數尚有14.30萬戶。

《投資時報》研究員曾就公司近期業績表現等問題電郵溝通提綱至藍光發展,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覆。

作爲一家從四川省走向全國的地方性房企,藍光發展自上市後僅用四年時間,就使地產業務年銷售額從2015年的183億元增至2019年的1015.37億元,躋身千億房企俱樂部。但在快速擴張的同時,該公司的債務規模也在急劇增長,並最終暴雷。

儘管爲了化解債務風險已進行了多種努力,但截至2022年10月末,藍光發展累計到期未能償還的債務本息金額合計392.48億元(包括銀行貸款、信託貸款、債務融資工具等債務形式)。該公司對外表示,目前公司正在與涉及的相關金融機構積極協調解決方案。

藍光發展上市以來的股價走勢(元)

預計2022年繼續虧損

《投資時報》研究員查閱Wind數據注意到,截至2023年2月1日,A股已有超60家房企發佈2022年業績預告或業績快報,其中,預計淨利潤同比下滑的房企超56家,虧損房企達40家,佔比近67%,最大虧損額度預計超過100億的房企有7家,分別爲藍光發展、中天金融(000540.SZ)、陽光城(000671.SZ)、榮盛發展(002146.SZ)、華僑城A(000069.SZ)、泛海控股(000046.SZ)以及金科股份(000656.SZ)。

1月30日,藍光發展發佈了2022年業績預告,預計全年實現歸母淨利潤-219.37億元,上年同期爲-138.34億元,將繼續虧損;預計全年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212.24億元,上年同期爲-113.62億元。

藍光發展在公告中表示,2022年業績預虧主要系經營虧損和減值計提。

具體來看,藍光發展預計2022年產生經營虧損約58億元,主要由於本期完成售房履約義務並納入結算的項目銷售毛利較低、因部分項目非正常停工使本期費用化利息支出增大,以及公司美元債因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降產生匯兌損失。

同時,藍光發展計提了約160億元的減值損失,主要爲存貨跌價準備。該公司在公告中強調,報告期內公司自身債務風險尚未得到完全化解,品牌仍在持續受損,經營情況及融資環境未得到改善,已完工開發產品房源和在建與待建開發項目未來很可能仍難以實現項目獲取時的預期。

此外,藍光發展還計提了約6億元的營業外支出,主要由於法院對該公司部分債務糾紛判令其承擔違約金及罰息。

在發佈業績預告的同時,藍光發展還發布了公司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提示公告。

公告顯示,截至2022年末,藍光發展預計公司歸母淨資產爲-208.21億元,上年同期爲13.57億元,根據交易所相關規定,該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這也意味着,藍光發展或成爲2023年地產“披星戴帽”第一股。

藍光發展預計2022年虧損

從躋身房企千億俱樂部到暴雷

藍光發展前身是成立於1993年5月的成都迪康製藥公司(下稱迪康製藥),該公司於2001年2月登陸上交所上市。2008年6月,藍光集團通過司法拍賣競得迪康製藥股權併成爲後者的控股股東,2015年4月,迪康製藥完成重組並更名爲藍光發展。

作爲一家出身於四川省的地方房企,因乘上了我國房地產行業高速發展的東風,藍光發展的業務迅速從地方發展到全國。上市後,該公司更是開啓了高速擴張模式,僅用四年時間,房地產業務年銷售額就從2015年的183億元增漲至2019年的1015.37億元,躋身千億房企俱樂部。

據藍光發展2019年報顯示,該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91.94億元,較2015年的175.98億元增長122.71%;全年實現歸母淨利潤34.59億元,較2015年的8.05億元增長329.70%。

但伴隨着業務快速擴張,藍光發展的債務規模也在急劇增長,並影響到了公司的日常經營。截至2019年末,該公司的債務總規模爲1627.70億元,較2015年的448.93億元增長262.57%。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有關部門對房地產行業的管控已逐年加強,但2020年8月,針對房地產行業的金融監管政策出現重大調整,央行、銀保監會等機構對房地產行業提出了“三道紅線”指標,即剔除預收款項後資產負債率不超過70%、淨負債率不超過100%、現金短債比大於1。

同年10月,因與平安一筆十幾億元融資未按約定日期還款,平安在內部對藍光發展的融資進行了限制。此後,多家金融機構均對藍光發展做出資金收緊動作,該公司的暴雷徵兆開始顯現。

《投資時報》研究員查閱藍光發展既往財報注意到,該公司營業收入在2020年達到429.57億元的峯值後直線下降,2021年僅實現營業收入201.16億元,同比銳降53.17%,直接腰斬;實現歸母淨利潤-138.34億元,降幅達518.92%。

“三道紅線”方面,藍光發展截至2021年末的總資產爲1745.96億元,扣除預收賬款後的資產負債率爲93.63%,淨負債率爲639.14%,現金短債比爲0.14,三道紅線全部踩中。

債務重組方案尚無實質性進展

爲了化解債務風險,藍光發展進行了債務重組。

首先是人事上的重大調整。2021年4月16日和6月1日,藍光發展實控人楊鏗先後分兩次將所持藍光發展的股份全部轉讓給了藍光集團,這被外界解讀爲出於隔離風險的目的,與上市公司完成持股上的切割。

就在完成股份切割僅3天后,2021年6月4日,藍光發展公告表示改選公司董事長爲楊鏗之子楊武正,這使楊武正一舉成爲“中國最年輕的地產董事長”。而就在十幾天前,楊武正剛在藍光發展2021年5月20日的第八屆董事會換屆選舉中成爲公司副董事長。

稍後,2021年7月,爲推進債務重組工作,藍光發展成立了債權人委員會,同年12月,該公司又成立了由董事長楊武正直接領導的債務重組專項工作組,並聘請了境內及境外債務重組顧問,全面開展債務風險化解整體工作。

但此項工作的進展並不順利,藍光發展在2022年8月發佈的股價異動公告中表示,“截止目前,相關債務重組方案尚在擬訂中,尚無實質性進展”。而就2022年的業績表現來看,接班的地產二代楊武正未能力挽狂瀾。

事實上,自2020年8月“三道紅線”指標提出以來,近期已有部分出險房企通過債務重組迎來了發展機遇,如華夏幸福(600340.SH)、大名城(600094.SH)、冠城大通(600067.SH)等房企均預計2022年歸母淨利潤將扭虧爲盈。

1月30日,華夏幸福發佈了2022年業績預告,預計全年實現歸母淨利潤爲11億元—16億元,上年同期爲-390.30億元;預計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爲-173億元—-168億元,上年同期爲-329.49億元。

華夏幸福在公告中表示,公司目前正在推進《華夏幸福債務重組計劃》及《華夏幸福債務重組計劃補充方案》,2022年實現扭虧爲盈主要由於年內公司債務重組取得重大進展而確認的債務重組收益所致,該收益爲非經常性損益,扣除這一影響後,2022年經營業績仍爲虧損。

1月30日,由於無法按時發出2021年報,自2022年4月1日停牌至今的佳兆業集團(01638.HK)發佈了自願公告,表示正在就其2021年報進行最後審覈及對2022年半年報進行核數師審閱,同時核數師已開始對該公司2022年報進行審覈。佳兆業集團同時稱,公司將力圖達成所有條件及於2023年3月恢復公司股份買賣。

同爲出險房企,相比而言,藍光發展既無類似於華夏幸福通過產業新城與當地進行深度綁定,也無類似於廊坊銀行對華夏幸福的大力支持。而從自身擁有的土儲看,據藍光發展2021年報顯示,該公司持有待開發土地面積383.79萬平方米,其中有123.64萬平方米位於成都區域,藍光發展的債務重組工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尚有近400億債務到期未能償還

在進行債務重組的同時,藍光發展也試圖通過出售資產來回籠資金。

2021年3月,藍光發展以49.64億元轉讓旗下藍光嘉寶服務65.04%的股權給碧桂園服務,同年12月,又作價1元將旗下子公司重慶煬玖的100%股權轉讓給金科地產,同時轉讓了近百億的公司債務。

除了出售資產,藍光發展還曾嘗試跨界光伏領域。

“在當下,新能源相關的產業是未來中國經濟最有希望的,最具爆發力的領域。從長遠看,當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沒買房。這是我個人的看法,這是時代的力量,我們每個人不過是時代的產物。”2021年底,以知名經濟學家任澤平的一段演講爲起點,在政策利好、市場活躍、產業鏈長、全球競爭力強等諸多因素的加持下,A股市場掀起了一股跨界光伏的新風潮,藍光發展也加入了進來。

2022年8月,一家名爲成都歐藍光伏有限公司(下稱成都歐藍)的企業成立,該公司註冊資本爲1億元,由廣東歐昊集團有限公司和藍光發展分別持股70%和30%。

受該消息影響,藍光發展的股票在2022年8月15日—17日連續三個交易日漲停。不過,藍光發展在隨後發佈的股票交易風險提示公告中表示,成都歐藍由於公司債務問題,沒有資金實繳註冊資本,相關資源及技術人員尚未配備,尚無合作項目,後續存在着不確定性。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由於股票質押違約,藍光發展控股股東藍光集團所持上市公司股份不斷被司法拍賣。

1月30日,藍光發展發佈關於控股股東所持公司部分股份被司法拍賣的結果公告。公告顯示,此次被司法拍賣的股票爲藍光集團持有的4516.77萬股,佔藍光發展總股本的1.49%。

藍光發展表示,在2022年12月26日至2023年1月20日期間,藍光集團所持公司股份累計被司法拍賣成交1.70億股。截至2023年1月20日,藍光集團持有藍光發展4.20億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3.85%,待本次拍賣成交的股份全部完成過戶登記後,藍光集團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將變更爲3.75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2.36%。

藍光發展表示,上述股份變動目前暫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

此外,因強制處置,截至2月8日,藍光集團通過集中競價方式被動減持5686.5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87%,減持總金額爲7835.55萬元。

截至2022年10月末,藍光發展累計到期未能償還的債務本息金額合計392.48億元(包括銀行貸款、信託貸款、債務融資工具等債務形式)。該公司表示,目前公司正在與涉及的相關金融機構積極協調解決方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