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萬宇

遊戲產業年會是遊戲行業一年一度的重頭戲,原計劃於2022年12月召開的2022年度中國遊戲產業年會在推遲了兩個月後於2023年2月12日-14日舉行。會上發佈的2022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2658.84億元,同比下降10.33%,中國遊戲用戶規模爲6.64億人,同比下降0.33%,產業發展大概率進入存量市場。

中國證券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本屆年會異常火爆,幾乎每個論壇都座無虛席,大量參會人員站在會場內聆聽發言。多家機構認爲,版號發放常態化趨勢下,遊戲行業或持續回暖,看好遊戲行業的投資機會。

從“摘果子”向“種樹”轉變

在年會上發佈的2022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658.84億元,同比下降10.33%,中國遊戲用戶規模爲6.64億人,同比下降0.33%。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第一副理事長、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主任委員張毅君表示,產業發展大概率進入存量市場。

在存量市場遊戲企業如何有效把握存量用戶,煥新發展動能?創夢天地聯合創始人兼CTO關嵩認爲,“科技賦能”和“協同共生”是兩個關鍵。他表示,遊戲公司始終要堅持精品內容、以用戶爲本,並用創新的技術不斷進行迭代,才能做出用戶喜歡的遊戲,帶給用戶更好玩的產品。以公司旗下運營超過10年的老遊戲《地鐵跑酷》爲例,從去年8月開始,該遊戲頻頻出現在熱搜榜中。七麥數據顯示,去年8-9月,《地鐵跑酷》連續霸居榜首超30天,DAU(日均活躍用戶數量)也重回2000萬。在剛剛過去的春節,這款產品的DAU、付費率、內購流水更是創下2019年以來的新高。

三七互娛產品副總裁殷天明表示,在新的階段,遊戲企業應該修煉企業“韌性”,在“深入、創新、精細”這三個方面下功夫,提升企業洞察力、運營力、續航力,以實現長遠發展。他介紹,三七互娛在做好自身發行工作的同時,也在逐步從“摘果子”向“種樹”進行轉變,從“在外面籤產品”轉爲孵化好項目。“現在市場上的好‘果子’(產品)越來越少,企業要實現長遠發展,‘種樹’很重要。雖然這項工作難度更大,要思考的維度更多,週期也更長,但對企業可持續發展有更大的助力。”

板塊有望迎來反彈

2022中國遊戲產業報告指出,當下形勢雖然嚴峻複雜,但我國遊戲產業精品化、高質量健康發展的趨勢不會改變。隨着疫情防控局勢的轉變,遊戲產業從行業資源到用戶消費意願與能力,都有望迎來觸底後的反彈。我國部分遊戲企業經歷了前些年飛速發展的積累後,在資金、人才、項目等方面有所儲備,已具備一定抵禦風險的能力。遊戲已成爲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中的一部分,遊戲行業的未來將充滿希望。

網易高級副總裁王怡表示,遊戲正在顯現出極強的賦能帶動作用,在與前沿科技、高新產業的充分融合中,成爲拓寬社會經濟發展空間的新動能。從量的拓展到質的升級,數字經濟的全新生態正在形成,而作爲數字經濟的參與者、受益者,數字遊戲正煥發着產業和生態的新力量。

多家機構看好今年遊戲板塊的投資價值。開源證券表示,遊戲板塊“版號發放-新遊戲陸續上線-業績向上拐點”邏輯仍有望不斷驗證,頭部新遊戲定檔或帶來估值進一步修復。基於新遊戲上線催化,建議繼續加大對遊戲板塊配置力度。

華西證券表示,進入2023年以來,遊戲版號發放時間節點更加規律,行業供給回暖,新品上線週期將相應縮短,且各大廠商均在重啓此前停運的經典手遊,業績有望將在上半年實現快速修復,預期改善亦有望提振估值,重點關注頭部廠商投資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