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財聯社APP

《安安訪談錄》是界面財聯社執行總裁徐安安出品的一檔深度訪談類欄目。從投資角度對話1000位行業領軍人物,覆蓋傳媒創新、VC/PE、信息服務、金融科技、交易體系、戰略新興等方向。

《經濟學家面對面》由《安安訪談錄》出品,是財聯社評論部打造的系列訪談。本欄目聚焦熱點話題和觀點,通過與政府部門、金融機構、高校智庫知名經濟學家的訪談,揭示經濟現象背後的邏輯,展望經濟運行的大趨勢。

本期訪談人物:

恒生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 王丹

“2023年最重要的經濟引擎將是房地產。一線城市房地產已經平穩,並顯示出安全資產屬性。

 ▍個人介紹

恒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美國華盛頓大學經濟學博士

曾任中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第一標籤

善於從微觀視角看宏觀的經濟觀察者

 ▍公司簡介

恒生銀行創立於1933 年,一直爲個人及商業客戶提供優質及以客爲本的銀行、投資和理財服務。恒生被譽爲香港領先的本地銀行,現時服務超過350 萬名客戶。

於2007年5月成立的全資附屬公司恒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總部設於上海浦東,在內地近20個主要城市設有網點,業務覆蓋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區域及中西部地區,爲持續增長的本地及有跨境理財需要的客戶提供服務。

以下是正文

01

房貸利率仍有較大下行空間

1月份社融數據中,除企業中長期貸款之外,票據融資、住戶中長期貸款和地方債、企業債均同比大幅少增,請問應如何看待這一罕見現象?在未來數月這種不平衡狀況會否持續,原因是什麼?

王丹:儘管企業貸款大幅新增,這有相當一部分是受基建融資支持帶動,但是從企業投資活動看,民營企業的需求並不高。2022年民間投資增速僅爲0.9%,對比國有控股企業的投資增速10.1%。不同規模企業的PMI指標差異也極大。大多數的新增訂單都流向大企業,中小企業新訂單仍在收縮。由於中小企業的庫存和新訂單在同步下降,說明這些企業在主動去庫存,且沒有進行新的生產。在過去十年中,製造業企業主動壓降產成品庫存的情況是極爲罕見的,這反映了中小企業的信心尚未恢復。

當前房貸平均利率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同時處於歷史低位,這在過去十幾年中是未出現過的。2022年以來,個人住房貸款餘額同比增速僅高於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居民去槓桿意願強烈。這背後是房地產市場弱預期和下滑的居民收入。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增長2.9%,遠低於疫情前2019年的5.8%。

未來幾個月,隨着居民收入恢復以及房地產的修復,我們預計住戶部門的消費和住房貸款都將有所改善。積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也將有助於信貸擴張、降低償債成本並改善企業和居民的資產負債表。

在1月份,房地產市場銷售和房企融資、住戶貸款對社融整體回落影響明顯,目前各地均在多維度刺激購房需求。請問今年內,你判斷國內的房地產市場有限度復甦會到怎樣程度?當前,影響房地產市場的主要因素是哪些?

王丹:2023年最重要的經濟引擎將是房地產。一線城市房地產已經平穩,並顯示出安全資產屬性。在2022年末,一線城市住宅價格穩定並有所上升,而二三線房價仍在下降。12月,中央爲房地產開發商提供了數額龐大的救助計劃。但由於春節前後通常是房地產銷售低谷,目前政策效果並不明顯,預期三月的“兩會”之後銷售額會有所反彈。此外,房貸利率仍有較大的下行空間,因爲當前房貸利率仍高於企業貸款利率,這與貸款風險並不匹配,房地產貸款是銀行風險最低的資產。可以預期,今年商品房銷售和房價都將比2022年顯著改善,這將有利於恢復消費者信心。

02

今年中國可能出現貿易逆差

1月份的CPI公佈,你怎麼看待覈心CPI的漲幅環比擴大0.3%?疫情高峯過後,消費和投資的回暖預計會對今年的物價水平產生怎樣的影響?

王丹:隨着防疫措施放開,去年12月核心CPI開始走擴。需求的復甦將繼續推升物價,但是同時我們看到國際原油價格的回落將壓低燃料的價格。豬肉價格上,2022年末生豬產能處於較高水平,而且非洲豬瘟後豬肉養殖的產業集中度提升,養殖主體的決策趨於理性。消費和生產活動的恢復也意味着價格和消費的關係更爲協同,需求和供給的同步性將提升,這有利於物價的平穩。我們預期今年物價將溫和上漲。

1月份PPI數據環比和同比分別下降0.4%、0.8%,是否說明着企業的生產積極性依然未完全恢復到位?與當月高比例增長的企業中長期貸款相比,PPI依然處於下降區間形成反差,這一現象意味着什麼?

王丹:PPI下行很大程度是由於國際原油價格的下降帶動了國內石油天然氣等燃料的價格下降。在基建項目和新能源製造業帶動下,有色和黑色金屬的價格仍在上漲。

對於企業而言,PPI和CPI的差額下降意味着中下游企業利潤空間的修復,而這些企業往往位於加工、批發零售等競爭較爲充分的行業,很大一部分是中小型的民營企業,是創造就業的主力軍。

按美元計價,去年12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 8.9% ,出口同比下降 9.9% ,外貿尤其歐美出口大幅下降拖累經濟,請問今年中國能否改變這一現狀?出口疲弱帶來的經濟放緩壓力如何化解?

王丹:海外主要央行都在加息週期中,全球經濟衰退風險上升,海外需求將隨之放緩,今年出口下降的趨勢將延續。中國重新開放後,進口恢復更快,這意味着淨出口將會更快下降。今年中國可能出現貿易逆差。此外,由於地緣衝突帶來的關稅和制裁風險,面向國際市場的企業通常會認真考慮重新佈局全球產業鏈,至少把部分生產線從中國本土轉移至其他市場。中國在世界出口的份額或將下降。不過,在能源轉型背景下,中國、美國和歐盟等主要經濟體均制定了其階段性目標。預計新能源汽車和光伏電池板等產品出口將繼續保持強勁。

儘管外需放緩,未來幾個月,國內消費反彈將會非常顯著。從國民經濟覈算的角度,由於2022年基數過低,2023年的消費增速將大概率超過GDP增速。但是,消費的提速可能要到今年二季度之後,而且可能要到2024年之後才能迴歸至疫情前的趨勢水平。另外,基建投資今年將繼續發揮穩增長的作用,但在地方政府土地出讓和稅收收入低迷的情況下,財政繼續大幅發力的空間已經不大。

03

經濟政策大概率延續之前的基調

從宏觀經濟整體來看,1月份的部分數據是否能說明經濟正在走向復甦?你認爲當前中國經濟處於怎樣的階段或週期,主要理由是什麼?

王丹:在2023年1月8日中國開放邊境後,國內和跨境經濟活動明顯增加。多家線上出行平臺的數據顯示,出入境機票和海外訂單量增幅均超過500%。根據高頻數據,春節期間國內的消費、交通和旅遊均顯著好於2022年,恢復至2019年的60%-80%左右的水平。按照目前的增長趨勢,消費到年底前可以恢復至2019年水平。

一個不可忽視的下行風險是疫情反覆。假如新冠病毒變種再次大規模傳播,仍然會打擊消費者信心。

現在中國處在新的歷史階段,在人口下降、產業升級的背景下,科技創新的重要性空前增加。二十大強調安全與發展並重,這意味着防風險的優先級要高於短期增長。經濟政策大概率延續之前的基調——注重解決供給側問題,如產業鏈安全、科技自主創新和金融風險防範,而非大規模刺激需求。

從外部因素來看,美日歐分別面臨經濟衰退、漸進加息和債務危機的演化結果,包括俄烏戰爭的多種可能走勢,將會對今年中國經濟產生那幾種類型影響?

王丹:全球經濟放緩將推高投資者的避險情緒。假如出現新興市場國家的債務、能源、或者糧食危機,對於美元資產的需求會短期內迅速走高,給人民幣造成被動貶值壓力。此外,由於海外需求轉弱以及國內需求復甦,今年可能出現貿易逆差,爲經常賬戶下的資本流動帶來壓力。儘管我國有足夠的外匯儲備,但如果人民幣貶值壓力過大,將對貨幣政策的寬鬆幅度形成制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