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受经济下行压力以及财政收支矛盾约束,持续大规模减税降费的政策空间已经不大。

过去的一年,企业成本有何变化?

2月27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举行当前财政经济形势研讨会,并发布2022年“企业成本”调研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企业的具体成本类别有升有降、喜忧参半。一方面,企业税费成本下降,原材料成本小幅下降,融资成本逐年下降,制度成本也出现明显降低。另一方面,企业人工成本、物流成本趋势性上升,用能成本稳中有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成本有所抬升等。

为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2022年中国退、减、缓税费规模超过4.2万亿元,直接带来了企业税费成本的明显下降。

《报告》数据显示,2022 年前三季度,国内 A 股上市企业每百元营业税收收入税费负担为 5.9 元,较上年同期降低 0.3 元、下降 5.3%;每百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税费负担为 4.3 元,较上年同期降低 0.3 元、下降 5.9%。

财科院对1.3万多家的企业在线问卷调查也显示,近年来中国企业税费负担明显下降。其中,“企业纳税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 逐年下降,2019、2020、2021三年分别为 6.19%、5.98%和 5.9%,且有超过60%的样本企业“纳税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小于5%。

除了微观视角,宏观税负也是反映企业税费负担变化趋势的一个重要指标。

根据财政部数据,按国际可比口径计算,我国(大口径)宏观税负水平从2016年的28.1%降至2021年的25.4%,2022年数据尚未公布。小口径宏观税负更是从2012年的18.7%降至2022年的13.8%,11年下降了近5个百分点。

财科院调研发现,无论是俄乌冲突等短期因素,还是疫情反复、中美经贸摩擦、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调整等中长期因素,都抬高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公共风险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降成本政策的效果。

比如,接受调研的一家企业反映,受疫情影响,物流受阻,导致该公司一度停产,2022年1月-9 月销售额同比下降 63%,出现近1亿元的亏损。湖南某制造业企业反映,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其在美国的子公司 2022年1月-10月已负担超过6亿元关税。

《报告》称,受经济下行压力以及财政收支矛盾约束,持续大规模减税降费的政策空间已经不大。在财科院调研中,多数受访企业表示,在连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作用下,企业目前的税费负担较为合理,在所有成本项目中,税费成本已不再是企业最迫切的“急难愁盼”。

《报告》认为,随着减税降费政策边际效应的逐年减弱,政策成本不断升高。若要达到之前的减负效果,政策力度需要不断加码,这又可能导致更大的财政风险。

因此,《报告》建议,现阶段需要转变传统的降成本思维,更多从不确定性和风险的维度,采取一系列更加精准有效的应对举措。具体来说,应努力降低临时性、阶段性政策到期后的不确定。鉴于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的边际效用递减以及财政可持续压力的增大,2023年企业帮扶政策的重心不应再放在减税降费上,而应更多关注市场面临的战略风险和长期风险。相应地,各项政策都应基于治理的要求来制定和实施,并逐步转化成制度性安排,避免政策的频繁调整。

比如,部分疫情背景下的减税降税及补贴政策,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可能不再需要;一些阶段性政策若有必要转换成长期制度安排的,应尽量转化,进一步强化企业的稳定预期。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