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的迪亞斯(Ranga Dias)及其團隊在美國物理學會三月會議上宣佈發現“近常壓室溫超導材料”,這是一種鑥-氮-氫三元化合物(NDLH),其在1萬個大氣壓下(1GPa)可以實現最高溫度爲294 K(約21°C)的超導電性。

該事件一經傳播便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其一是若該研究成果真實可靠,則刷新了超導材料新的臨界溫度以及此前動輒需要數百萬個大氣壓的壓力需求,將有望改變人類使用、存儲和傳輸能源的方式,顛覆現有能源產業;其二是迪亞斯2020年就宣稱發現過“室溫超導”材料並將相關論文刊登在了《自然》上,但其研究成果無法被其他實驗室復現,最終被《自然》撤稿,此次新研究成果公佈後,多位學界人士也持觀望態度。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超導電子學實驗室主任尤立星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迪亞斯得到的結果還需要進一步確認,“即使確認了,一萬個大氣壓的高壓還是沒法直接應用,材料還需要進一步改進,距離真正應用還很遙遠。”

北京時間3月10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向迪亞斯的郵箱發送了採訪問題,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對方回覆。

“室溫超導材料”是啥?迪亞斯團隊是如何發現的?

據新華社報道,超導體是指在特定溫度下可實現電阻爲零的導體,是一種比常規導體更爲優越的無損耗導電材料。現有超導材料大多需要在極低溫度下才能工作,這大大限制了它們的大規模應用。研發出一種室溫超導材料一直是全球物理學界尋求突破的方向。

所以,迪亞斯(Ranga Dias)及其團隊一宣佈該研究成果就轟動了科學界。那麼,其是如何發現的呢?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瀏覽迪亞斯團隊官方網站發現,該團隊包含迪亞斯在內由13名研究人員組成,其中還有一名來自中國的大二學生。此次公佈的新研究成果由迪亞斯本人和5名研究生完成。

近年來,通過將稀土金屬與氫結合,然後添加氮或碳而製成的氫化物爲研究人員提供了製造超導材料的“工作配方”。而在此次研究中,迪亞斯探索了元素週期表的其他地方,他認爲“鑥看起來像一個很好的嘗試者。”

根據羅切斯特大學官方網站發佈的消息,迪亞斯的團隊創造了一種99%氫氣和1%的氮氣混合物,將其放入裝有純鑥樣品的反應室中,讓組分在392華氏度(約200°C)下反應兩到三天。由此產生的鑥-氮-氫化合物最初是“有光澤的藍色”,而當化合物在金剛石砧單元中被壓縮時,發生了“驚人的視覺轉變”:超導開始時逐漸由藍色變爲粉紅色,然後變成了鮮紅色的非超導金屬狀態。

“這是一種非常鮮豔的紅色,看到這種強度的顏色令我感到震驚。”迪亞斯說。需要注意的是,對於該材料,誘導超導特性所需要的壓力相比迪亞斯實驗室先前所需要的壓力還要低近兩個數量級。

迪亞斯表示,他利用實驗室超導實驗積累的數據來訓練機器學習算法,從數千種可能的稀土金屬,氮、氫和碳的組合中進行混合和匹配,以預測其他可能的超導材料。

發現者曾有“前科” 多數科學家質疑,仍需重複驗證

不過,鑑於迪亞斯此前曾有兩次“前科”,有不少學界人士對此人的研究成果表示質疑。

2017年,當時在哈佛大學的迪亞斯和他的導師伊薩克·西維拉在雜誌上發表的一篇同行評議論文中聲稱發現了“金屬氫”。但其後他表示因實驗中操作失誤,氫泄漏導致金剛石爆炸,無法再做實驗,但此後其他實驗室在相同的實驗條件下並未獲得氫金屬化的證據,“金屬氫”也因此飽受質疑。

2020年,迪亞斯團隊則在《自然》雜誌論文中報告了一種含碳、硫、氫的化合物在15℃下表現出超導性能,這已經屬於“室溫超導”範疇。但同樣因爲其他實驗室無法復現該結果,2022年9月,《自然》雜誌編輯部因這一論文實驗數據遭質疑等原因撤掉了這篇論文。

瑞士日內瓦大學凝聚態物理學家範德馬雷爾((Dirk van der Marel))是致使迪亞斯團隊上個“室溫超導”研究被撤稿的人之一。而此次迪亞斯發佈“近常壓室溫超導材料”時,範德馬雷爾也在報告廳中聽完了迪亞斯的演講,對此他公開表示鑑於迪亞斯團隊有被《自然》撤稿的情況,由一個獨立的小組對LuH2(氫化鑥)的新發現進行復現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爲重要。

對於迪亞斯此次的研究有何具體疑點,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羅會仟3月10日發文稱,令業界十分困惑的是其數據結論,該材料竟然在壓力30 kbar(千巴)以下就已經有200 K(開爾文)以上的超導電性了,而且壓力越低,超導臨界溫度Tc越高。最高的臨界溫度在10 kbar左右達到294 K,此後更低壓力下超導溫度下降到100 K以下。更匪夷所思的是,這個材料在常壓是藍色的小晶體,加壓之後會變成粉色,最後變成了紅色,和傳統金屬氫化物超導體觀測到的黑色樣品完全不一樣。如此反常的溫度-壓力相圖和奇怪的顏色變化,令人十分狐疑。

羅會仟認爲,論文中給出的分子式裏,鑥和氮的比例幾乎是1:1,氫的含量只有3左右,這和大家熟悉的稀土氫化物含氫在5和6甚至更多的情況不符。在氫含量如此低的情況下,根據他們給出的材料結構,氫原子的間距還很大,幾乎可以排除是來自氫元素本身的超導。這些奇特的現象,令人似乎覺得“即使這個材料超導是真的,也不太像是傳統的BCS超導體了。”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從多位科學界研究人員處瞭解到,目前迪亞斯被質疑的點主要在於其研究成果中的原始數據是否真實準確,由於近常壓室溫條件算不上很苛刻,相信其他實驗室對於迪亞斯成果進行同條件復現應該不難,“目前談真假與否沒有意義,觀望一下看其他實驗室能否復現出成果即可,估計時間不會太長。”

超導材料若獲突破有何意義?超導時代要來了?

那麼,如果該項研究結果爲真,將產生什麼影響呢?

尤立星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即使迪亞斯的研究成果經過了確認,一萬個大氣壓的高壓還是沒法直接應用,材料還需要進一步改進,距離真正應用還很遙遠。

羅會仟表示,迪亞斯論文裏提到的“近常壓”(10 kbar)其實離我們熟悉的常壓(1 bar,即1個大氣壓)還很遠,事實上,一萬個大氣壓,比世界上最深的馬裏亞納海溝的壓力還要強上十倍,如此高的壓力,如何方便規模化產業應用?更何況,高壓下製備的樣品量是極少的,大部分是微克、毫克量級,壓力腔大的裝置生產的樣品也不過數克而已,面對產業應用達到噸量級的產量,就是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

不過,對超導材料進行突破仍然有着極其深遠的科學意義,這是因爲超導材料有零電阻和完全抗磁性兩個特性,可應用在可控核聚變、電力輸送、交通運輸、醫學成像等多個領域。

目前,可應用的超導材料往往需要極低溫度才能達成超導特性,這對超導材料的應用在成本上是一個很大的限制,如果“常溫常壓超導材料”能夠發現,那麼技術原理清晰但成本高昂的磁懸浮列車將有可能廣泛應用,電力輸送時因電阻導致的電能損耗也將爲零,我國每年節省下來的電能據公開數據分析能夠達到1000多億度。

根據羅切斯特大學官方網站消息,迪亞斯表示,通往超導消費電子產品、能量傳輸線、運輸以及聚變磁約束的重大改進的途徑現在已成爲現實,“我們相信我們現在正處於現代超導時代。”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羅亦丹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吳興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