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以下簡稱“流感”)屬於中醫“時行感冒”“溫病”範疇,可參考“春溫”“風溫”辨治。病因多爲感受“時疫”之氣,基本病機特點爲“寒、熱、疫、毒”。根據“流感”的致病特點,制定本方案。各地可參照執行。

“流感”輕症可選用中醫藥治療,重症、危重症及高危人羣建議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孕產婦應在專科醫生指導下用藥;兒童患者可參照兒童“流感”方案診治。

一、輕症

1.風寒束表

主症:惡寒重,發熱輕,身重疼痛或肢節痠痛明顯,無汗,頭痛,鼻塞聲重,或鼻癢噴嚏,或流清涕,咽癢,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熱飲。

舌脈:舌苔薄白而潤,脈浮或浮緊。

治法:疏風散寒,發汗解表。

處方:荊防敗毒散化裁。

方藥:荊芥10g、防風10g、羌活10g、蘇葉10g(後下)、麻黃8g、杏仁10g、桂枝10g、葛根15g、白芷10g、炙甘草6g。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後改爲小火15分鐘,煎煮兩次,共取汁400ml,早餐、晚餐後半小時或1小時服用。

常用中成藥:可選用荊防顆粒、九味羌活丸(顆粒)、治傷風顆粒、正柴胡飲顆粒、益肺解毒顆粒等。請按藥品說明書或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2. 外寒內熱

主症:高熱煩躁,惡寒畏風,頭身疼痛,無汗,口乾口渴,或伴有咳嗽咽痛,大便祕結。

舌脈:舌質紅,苔白而少津,脈滑數。

治法:發汗解表,泄肺透熱。

處方:大青龍湯化裁。

方藥:麻黃10g、桂枝6g、杏仁10g、生石膏30g(先煎)、蘆根30g、連翹30g、荷葉10g、蒲公英30g、淡豆豉10g、生甘草6g。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後改爲小火15分鐘,煎煮兩次,共取汁400ml,早餐、晚餐後半小時或1小時服用。

常用中成藥:可選用連花清瘟顆粒(膠囊)、防風通聖丸(顆粒)、熱炎寧合劑、四季抗病毒合劑、清瘟護肺顆粒等。請按藥品說明書或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3.熱毒襲肺

主症:高熱頭痛,熱勢較高,口乾咳嗽,咳黃黏痰,鼻塞流膿涕,咽痛目赤,口渴喜飲,小便短赤。

舌脈:舌質紅,苔黃或膩,脈滑數。

治法:辛涼透表,清熱解毒。

處方:銀翹散合麻杏甘石湯化裁。

方藥:連翹30g、金銀花15g、桔梗10g、薄荷9g(後下)、牛蒡子10g、竹葉10g、蘆根30g、淡豆豉10g、麻黃10g、杏仁10g、柴胡16g、生石膏30g(先煎)、生甘草6g。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後改爲小火15分鐘,煎煮兩次,共取汁400ml,早餐、晚餐後半小時或1小時服用。

常用中成藥:可選用四季抗病毒合劑、連花清瘟膠囊(顆粒)、銀翹解毒丸、雙黃連口服液、熱炎寧合劑、銀芩膠囊等。請按藥品說明書或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4.外寒內溼

主症:發熱,午後或夜間明顯,頭痛,肌肉痠痛,惡寒輕,身重,腹脹,腹痛腹瀉,食慾減退,咽痛不適,輕咳少痰,少汗或無汗。

舌脈:舌質淡嫩,苔薄白或薄膩,脈浮緊。

治法:解表散寒,健脾化溼。

處方:藿香正氣散化裁。

方藥:藿香15g(後下)、羌活15g、紫蘇葉10g、白芷10g、陳皮10g、厚朴10g、茯苓15g、生薑10g、炒白朮15g、半夏曲10g、桔梗10g、蘆根30g、生甘草 6g。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後改爲小火15分鐘,煎煮兩次,共取汁400ml,早餐、晚餐後半小時或1小時服用。

常用中成藥:可選用藿香正氣丸(顆粒、軟膠囊)、九味羌活丸(顆粒)、荊防顆粒等。請按藥品說明書或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二、重症、危重症

1.熱毒壅肺

主症:高熱不退,咳嗽重,少痰或無痰,喘促短氣,頭身痛,心神不寧,或伴心悸,躁擾不安,大便祕結或大便不暢。

舌脈:舌質紅,苔薄黃或膩,脈弦數。

治法:清熱宣肺,通腑泄熱。

處方:麻杏甘石湯合宣白承氣湯化裁。

方藥:生石膏45g(先煎)、杏仁9g、生大黃6g(後下)、全瓜蔞30g、炙麻黃6g、知母10g、黃芩10g、蘆根30g、生甘草 6g。

加減:持續高熱加羚羊角粉0.6g分服,安宮牛黃丸1丸;腹脹便祕加枳實10g、厚朴15g、芒硝6g溶服;喘促加重伴有汗出乏力者加西洋參10g、麥冬30g、五味子6g。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後改爲小火15分鐘,煎煮兩次,共取汁400ml,早餐、晚餐後半小時或1小時服用。也可鼻飼或直腸滴注。

中成藥:可選用安宮牛黃丸、熱炎寧合劑、四季抗病毒合劑等。請按藥品說明書或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2. 內閉外脫

主症:神識昏蒙、淡漠,口脣爪甲紫暗,呼吸淺促,咯粉紅色血水,胸腹灼熱,四肢厥冷,汗出,尿少。

舌脈:舌紅絳或暗淡,脈沉細數。

治法:回陽救逆,解毒生津。

處方:參附湯化裁。

方藥:生曬參15g(先煎另燉)、制附片10g(先煎)、天冬15g、麥冬30g、金銀花30g、生大黃8g(後下)、水牛角30g(先煎)、蘆根30g、山萸肉15g、五味子15g、生甘草6g。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後改爲小火15分鐘,煎煮兩次,共取汁400ml,分4-6次鼻飼或直腸滴注。

中成藥:可選用蘇合香丸、紫雪丹、至寶丹、安宮牛黃丸等。請按藥品說明書或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三、恢復期

氣陰兩虛

主症:神倦乏力,少氣懶言,舌燥咽乾,食少納差,痰少不利。

舌脈:舌嫩紅少苔,苔薄膩,脈沉細。

治法:健脾益氣,養陰生津。

處方:麥味補中益氣湯化裁。

方藥:太子參15g、麥冬30g、五味子6g、生黃芪15g、炒白朮10g、陳皮6g、當歸10g、北沙蔘15g、杏仁10g、炙百合30g、炙甘草6g、炙枇杷葉15g。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後改爲小火15~30分鐘,煎煮兩次,共取汁400ml,早餐、晚餐後半小時或1小時服用。

常用中成藥:可選用生脈衝劑、生脈口服液、參麥飲、生血寶合劑等。請按藥品說明書或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附件4


圖片

陝西省2023年兒童流感中醫治療方案

(試行)

流行性感冒(以下簡稱“流感”),屬於中醫“時行感冒”“溫病”等範疇,病因多爲感受“時疫”之氣,其發病急劇、傳染性強,症狀較普通感冒重。小兒臟腑嬌嫩,肺衛不固,寒溫不知自調,易受外邪侵襲,因此,兒童爲流感的易感人羣。小兒爲稚陰稚陽之體,感染時行毒邪後易傷津耗氣,生風動血,病情變化迅速。根據“流感”的致病特點,制定本方案。各地可參考執行。

一、輕症

1.風熱犯衛

症狀:發熱,或見頭痛,鼻塞流涕,咽紅不適,輕咳少痰,口乾。

舌脈:舌質紅或舌邊尖紅,苔薄膩,脈浮數。指紋浮紫。

治則治法:疏風解表,清熱解毒。

處方:銀翹散加減。

方藥: 金銀花6g、連翹6g、薄荷3g(後下)、荊芥穗6g、射干3g、桔梗6g、蘆根6g、淡豆豉6g、黃芩6g、板藍根6g、玄蔘5g、甘草3g。 

臨證加減:鼻塞流涕者,加辛夷花6g;夾痰者加瓜蔞6g;夾滯者加生山楂8g、生麥芽8g;夾驚者加蟬衣4g、鉤藤6g。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後改爲小火15分鐘,煎煮兩次,共取汁50-100ml。

用法:6月以上服用。3歲以下每日0.5劑,3-6歲每日一劑,6-9歲每日1.5劑,9歲以上每日2劑,分2-3次口服。也可以根據兒童的年齡、體重適當的調整劑量。

常用中成藥:可選小兒咽扁顆粒、連花清瘟顆粒、蒲地藍消炎口服液、熱炎寧合劑等。請按藥品說明書或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2.溼遏衛氣

症狀:發熱,身睏乏力,汗出不暢,腹脹不適,納差,噁心,嘔吐,大便不爽。

舌脈:舌紅,苔厚膩,脈滑數。指紋浮紫。

治法:芳香化濁。

處方:柴胡達原飲加減。

方藥: 柴胡6g、草果6g(後下)、黃芩6g、半夏4g、陳皮6g、茯苓6g、檳榔3g、厚朴4g、滑石12g(先煎)、知母6g、甘草2g、白芍6g。 

臨證加減:咽紅加金銀花6g、連翹6g;嘔吐加陳皮6g、竹茹6g。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後改爲小火15分鐘,煎煮兩次,共取汁50-100ml。

用法:6月以上服用。3歲以下每日0.5劑,3-6歲每日一劑,6-9歲每日1.5劑,9歲以上每日2劑,分2-3次口服。也可以根據兒童的年齡、體重適當的調整劑量。

常用中成藥:藿香正氣顆粒、保濟口服液、小兒清熱感康口服液等。請按藥品說明書或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二、重症

1.熱毒襲肺

症狀:高熱氣促,咳嗽頻作,咯黃痰,咯痰不爽,口渴喜飲,面紅,咽紅,咽痛,脣紅,大便乾結,小便短赤。

舌脈: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指紋紫滯。

治法:清熱宣肺,化痰止咳。

處方:麻杏石甘湯加減。

方藥:麻黃4g、杏仁6g、生石膏10g(先煎)、 射干4g、黃芩6g、瓜蔞6g、炙甘草4g、魚腥草6g、葶藶子4g(包煎)、大黃4-6g、枳實4-6g。

臨證加減:咽紅加牛蒡子6g;痰多加膽南星2g;高熱驚厥加鉤藤6g;大便幹加大黃4g,枳實4g。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後改爲小火20分鐘,煎煮兩次,共取汁50-100ml。

用法:6月以上服用。3歲以下每日0.5劑,3-6歲每日一劑,6-9歲每日1.5劑,9歲以上每日2劑,分2-3次口服。也可以根據兒童的年齡、體重適當的調整劑量。

常用中成藥:連花清瘟顆粒、連花清咳片、小兒肺熱咳喘顆粒(口服液)、小兒咳喘靈口服液等。請按藥品說明書或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2.氣營兩燔證

症狀:高熱持續不退,口渴、咳嗽,咽喉腫痛,煩躁不安,納差,便祕。

舌脈:舌深紅或絳紅,苔黃,脈數。指紋紫滯,可達命關。

治法:清氣涼營。

處方:清瘟敗毒飲加減。

方藥:石膏15g(先煎)、知母6g、連翹6g、黃連3g、梔子4g、黃芩6g、赤芍6g、生地6g、水牛角10g(先煎)、牡丹皮6g、鉤藤6g(後下)、殭蠶6g、生甘草3g。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後改爲小火20分鐘,煎煮兩次,共取汁50-100ml。

用法:6月以上服用。3歲以下每日0.5劑,3-6歲每日一劑,6-9歲每日1.5劑,9歲以上每日2劑,分2-3次口服。也可以根據兒童的年齡、體重適當的調整劑量。

常用中成藥:羚羊角口服液、連花清瘟顆粒、金蓮清熱泡騰片、安宮牛黃丸、清開靈顆粒等。請按藥品說明書或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三、危重症

對於危重症,應在西醫急救處理的基礎上配合中醫治療。

1.邪陷厥陰證

症狀:高熱不退,煩躁不安,神昏譫語,四肢抽搐,雙目上視,口噤、項強。

舌脈:舌質紅絳,苔黃或膩,脈細數。

治法:平肝熄風,清心開竅。

處方:羚角鉤藤湯加減合牛黃清心丸加減。

方藥:羚羊角粉0.3g(沖服)、鉤藤6g(後下)、茯神8g、白芍6g、生地6g、甘草3g、黃連3g、黃芩6g、梔子4g、鬱金6g。

臨證加減:高熱神昏加安宮牛黃丸1丸,按兒童的年齡、體重分次服用。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後改爲小火20分鐘,煎煮兩次,共取汁50-100ml。

用法:6月以上服用。3歲以下每日0.5劑,3-6歲每日一劑,6-9歲每日1.5劑,9歲以上每日2劑,分4-6次鼻飼或直腸給藥。也可以根據兒童的年齡、體重適當調整劑量。

2.心陽虛衰證

症狀:神識昏蒙,脣甲紫暗,呼吸淺促,口脣紫紺,四肢厥冷,汗出,尿少。

舌脈:舌暗紫或暗淡,脈微細。指紋青紫,可達命關,甚則透關射甲。

治法:溫補心陽,救逆固脫。

處方:參附湯或獨蔘湯加減。

方藥:生曬參10g(另燉)、黑順片6g(先煎)。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後改爲小火20分鐘,煎煮兩次,共取汁50-100ml。

用法:6月以上服用。3歲以下每日0.5劑,3-6歲每日一劑,6-9歲每日1.5劑,9歲以上每日2劑,分4-6次鼻飼或直腸給藥。也可以根據兒童的年齡、體重適當調整劑量。

四、恢復期

氣陰兩傷證

症狀:低熱,盜汗,咳嗽,乾咳,少痰難咯或無痰,口鼻乾燥,疲倦乏力,納差。

舌脈:舌紅少津或有裂紋,苔少或花剝,脈細數。指紋淡紫。

治法:益氣養陰。

處方:沙蔘麥冬湯加減。

方藥:南沙蔘6g、麥冬6g、玉竹6g、天花粉6g、桑白皮6g、太子參6g、白扁豆8g、地骨皮6g、知母4g、石斛6g、白朮6g、甘草3g。

煎服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後改爲小火25分鐘,煎煮兩次,共取汁50-100ml。 

用法:6月以上服用。3歲以下每日0.5劑,3-6歲每日一劑,6-9歲每日1.5劑,9歲以上每日2劑,分2-3次口服。也可以根據兒童的年齡、體重適當的調整劑量。

常用中成藥:養陰清肺口服液、生脈口服液、生血寶合劑等。請按藥品說明書或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