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嘉必優發佈2022年度業績快報更正公告,預計營收依然是4.33億元,但營業利潤從9728.52萬元下降至修正後的5025.49萬元,同比降幅從16.96%變爲57.1%。由此,該公司最新的歸母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分別爲6381.14萬元、2927.4萬元,同比下降50.37%、64.91%。

對於前述變動,嘉必優表示,公司因參股公司澳大利亞法瑪科營養有限公司(英文名 Pharmamark Nutrition Pty Ltd,簡稱法瑪科)存在破產風險,就法瑪科投資事項及相關債權進行計提減值,由此引發對業績預期的調整。

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法瑪科總資產爲967.26萬澳元,淨資產爲234.55萬澳元;2022 年度營業收入爲874.59萬澳元,淨利潤爲-515.2萬澳元。

簡而言之,這是一起由於投資失敗引發的業績暴雷事件。

同在3月18日,嘉必優公告收到上交所問詢函。上交所要求其在3月24日之前披露回覆。3月20日開盤後,嘉必優盤中一度跌超12%。截至發稿時,該公司報收41.68元/股,跌6.9%。同日,界面新聞致電嘉必優,該公司表示,“我們現在不接受採訪。”

據嘉必優公告,公司自述在今年3月初收到合作公司法瑪科首席執行Guy Drummond的郵件,獲悉其運營資金短缺情況十分嚴重,要求嘉必優在3月16日前對其進行增資或提供財務資助,否則將申請執行澳大利亞破產清算程序。

隨後,嘉必優決定不再對法瑪科增資,並啓動資產減值準備,由此引發盈利數據變更。嘉必優表示,如法瑪科進入破產程序,將對其造成投資損3268.97萬元,債權損失1434.06萬元,合計4703.03萬元,考慮遞延所得稅後,對利潤表影響爲4487.92萬元。截至發稿時,法瑪科方面未就嘉必優的說辭向界面新聞作出回應。

兩家公司之中,無論是嘉必優還是法瑪科,都爲營養素產品供應鏈上的公司,處在食品加工業領域。當前,嘉必優的主要產品爲ARA產品(學名爲二十碳四烯酸,別稱花生四烯酸,是一種人體生長發育所必需的脂肪酸),主要用於嬰幼兒配方奶粉和食品領域的。瑪科系嘉必優的參股公司,成立於2010年,註冊地爲澳大利亞悉尼市,經營範圍爲生產混合植物油粉、長鏈不飽和脂肪酸粉等。

據公告,嘉必優將法瑪科定位爲公司粉劑海外代工廠,爲的是利用其海外工廠的區位優勢,幫助公司優化供應鏈與客戶服務。同時,2018年、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嘉必優分別向法瑪科支付投資款,目前持有法瑪科27.2%股份。

除了股權投資,兩江公司也有業務往來。其中,嘉必優的應收賬款主要系公司向法瑪科銷售ARA油劑及DHA油劑產品形成。預付賬款主要系公司向法瑪科採購魚油粉業務形成。由於嘉必優當前預計法瑪科財務狀況短期內難以改善,所以也對這部分債權做了計提。

海外投資遇雷的事件在A股屢見不鮮,例如此前的哈藥投資GNC。而在此事件裏,核心疑點莫過於,對於自己的參股公司,並且是近三年內“一年一投錢”的公司,同時還存在業務往來,嘉必優是如何做到對於其經營情況宛若毫不知情的。

而在上交所的問詢函中,其也對嘉必優這一波“人傻錢多”犀利發問,主要集中於四個方面。

一是,嘉必優在2020年進行第二次投資時,認定法瑪科泰國工廠建設符合預期,且已獲得全球知名客戶簽署的供貨訂單,由此,既然前期預測經營情況良好,當前爲何會突發暴雷。由此,上交所要求嘉必優說明此前投資決策依據是否可靠、決策程序是否規範,並要求補充法瑪科短期內發生重大變化的原因以及其歷史經營情況。

二是,圍繞嘉必優與法瑪科合作的魚油粉業務,上交所要求嘉必優說明其產品要由法瑪科代工的必要性、合理性,以及公司對法瑪科同時賒賬銷售、預付採購的合理性,說明向法瑪科支付大額預付款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爲何在應收賬款還未收回之際,繼續向法瑪科賒賬銷售。

三是,嘉必優於2021年9月對法瑪科增資370萬美元,隨後補充確認這一交易爲關聯交易,爲何公司當時未能識別該增資爲關聯交易,公司相關內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四是,結合公司補充確認關聯交易一事,說明前期持續督導報告中發表的“嘉必優執行的《公司章程》、三會議事規則等相關制度的履行情況,均符合相關法規要求;嘉必優的內控制度符合相關法規要求”意見是否審慎、準確,是否存在持續督導履職不到位的情形。

事實上,2018 年11月15日,嘉必優就經全資子公司嘉必優亞太對法瑪科進行首次投資,投資金額價款共計306萬美元,認購法瑪科22.67萬股股份,於2018年支付第一期投資款200萬美元,於2020年支付第二期投資款106萬美元。由此,首次投資完成後,嘉必優就合計持有法瑪科14.46%的股份。由此,其沒能發現其後增資屬於關聯交易實在詭異。另一方面,在諸多公司IPO之際,大額賒銷已經被認爲是衝業績的一種手段。

此外,在嘉必優發出當前的業績預告修正之前,該公司存在股東、高級管理人員密集減持的情況。例如,在今年1月31日至3月6日期間,股東貝優有限公司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超63萬股,減持金額3292萬元。

不過,若是追溯嘉必優的發展史,該公司經常出現一系列“讓同行驚歎的操作”。

例如,在成功上市科創板之前,嘉必優還在2017年衝刺過創業板,但收到了證件會“未通過”的審覈結果。據投中網報道,IPO之際,嘉必優的財務數據有非常明顯的“打架”,不同版本招股書之間的報送數據甚至不一致。

業務方面,ARA類產品仍是嘉必優最主要的業務,2021年創收超2億元。但這也成爲其業績增長的一大風險。在人口下滑、疫情影響的大環境下,曾經背靠衆多乳業客戶從而“躺着賺”的業績保障紅利一去不復返。國內嬰幼兒奶粉行業自2019年起已經連續4年下行。

除了ARA產品,嘉必優還經營可應用於膳食營養補充劑、健康食品、口服液、固體飲料、烘焙食品、糖果及巧克力等領域的DHA產品(二十二碳六烯酸,俗稱腦黃金,也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以及俗稱燕窩酸的SA產品(N-乙酰神經氨酸、燕窩酸、唾液酸),主要應用於醫藥、保健品、食品領域;β-胡蘿蔔素,應用於膳食補充劑和健康食品領域。

上市三年內,嘉必優業績整體穩定。在2019-2021年內,實現營收3.12億元、3.23億元、3.51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1.18億元、1.31億元、1.29億元。當前,嘉必優也加碼個人護理及化妝品領域,開發SA類產品,這一產品的毛利率還高於ARA和DHA產品。2021年內,該公司的SA產品實現超越5000萬元的收入,增速超過70%。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