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認爲,銀行業問題傳導至更廣泛經濟領域的風險正在上升。

美歐銀行業“餘震”不斷,最新焦點是德國最大銀行、全球主要金融機構之一的德意志銀行

當地時間24日,德銀盤中一度暴瀉15%,股價創2020年3月以來的最大盤中跌幅,該股已連跌三日至五個月新低,3月至今市值已經蒸發五分之一。

此前一日,標普全球數據顯示,德銀信用違約掉期(CDS)由22日的142個基點躍升至220個基點上方,是自2018年底以來的最高水平。

安捷資管CEO陳灝曾經歷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本週一就已經通知公司交易團隊緊盯美國區域銀行以及包括德銀在內的幾家歐洲銀行,因爲預期銀行業不乏新的爆點。“此次金融系統暴露出的問題或許沒有那麼簡單。瑞士政府在面對瑞信危機時, 不惜修改法律、犧牲債權人利益也要在短期內達成合並,處理問題的態度和節奏讓人覺得情況極其不簡單,任何經歷過2008年雷曼事件的人都會有這種警覺。他說。

德銀違約風險陡升

另據金融數據公司路孚特(Refinitiv)的數據,德銀CDS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

陳灝分析:“CDS是一種信用衍生品,是一種合約。在目標公司出現償付風險時,投資人可以通過支付一定費用買入CDS,進入到這個合約, 一旦目標公司真正發生違約,投資人就可按照合約內容得到賠償。按照這一邏輯,當目標公司違約風險上升,CDS價格也就上漲。”

德國政府和歐洲央行均嘗試安撫市場情緒。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稱沒有理由擔心德銀。“德意志銀行已經實現了業務模式的現代化和重組,是一家盈利豐厚的銀行。”朔爾茨說。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也對歐盟領導人表示,歐元區銀行資本充足且流動性良好,在強有力的監管機制下具有韌性,如有必要也將隨時注入流動性。

不過,德國政府和歐央行的緊急發聲未能阻止歐洲金融股週五普遍下挫,德國商業銀行收跌5.5%,法國興業銀行跌幅爲6.1%,巴克萊下跌3.8%。

美歐銀行業醞釀更大風暴?

過去兩週,歐美銀行業“爆雷”的劇情發展令人措手不及。美國第十六大銀行硅谷銀行從股價急挫60%到宣佈倒閉,只有短短兩天時間;瑞士第二大銀行、百年老店瑞信15日股價暴跌24%,四天之後就被迫“賤賣”。24日,德銀接力股價大跌,此時距離瑞信退出歷史舞臺還不足一週時間。

市場擔憂流動性危機在金融系統大面積傳染,令更多銀行成爲下一張多米諾骨牌。

陳灝進一步解釋稱,雖然美國區域銀行體量不大,但數量衆多,受累於美聯儲巨幅加息,絕大部分區域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承受巨大壓力,另一方面,歐洲銀行體系也相當脆弱。“目前尚不清楚會否出現2008年級別的系統性風險, 美國區域銀行倒閉、瑞銀瑞信合併、AT1(Additional Tier 1)次級債被歸零,作爲投資人還是不要盲目下注,建議投資者近期伺機減倉,多留現金以備不時之需。”陳灝說。

蒙特利爾銀行美國利率策略主管林根(Ian Lyngen)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焦慮已從美洲橫跨大西洋抵達歐洲大陸,令監管方和政策制定者的工作更加複雜。“毫無疑問,歐洲當局與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和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有相同的擔憂,形勢比預期更爲嚴峻,現在斷言行業動盪暫止還爲時過早。”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表示,銀行業問題傳導至更廣泛經濟領域的風險正在上升,“金融狀況持續緊縮的時間越長,壓力擴散到銀行業以外的風險就越大,造成的金融和經濟損失比我們的基礎預期情形要更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