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學纖維業務拖累下,澳洋健康(002172.SZ)急需尋求利潤增長,不過卻仍未擺脫扭虧失敗的魔咒。3月23日晚間澳洋健康披露年報,2022年公司實現營收20.21億元,同比下滑33.27%;實現歸母淨利潤-1538.98萬元。在前三季度實現盈利的情況下,澳洋健康於第四季度一舉虧掉了全部利潤。

爲實現向大健康業務全面轉型,澳洋健康在2022年完成了粘膠短纖業務相關的全部資產出售。但“瘦身”後,新業務卻尚未挑起大梁。此外,募投項目爬坡速度未達預期、高額的負債,澳洋健康的壓力着實不小。

財務費用支出致全年虧損,轉型效果尚未顯現

在化學纖維及大健康雙主業發展不及預期後,澳洋健康在2022年上半年出售完畢化學纖維相關業務,實現了轉型升級,但尚未扭轉頹勢。

相較於2021年營收30.29億元、歸母淨利潤-10.39億元,2022年公司營收依舊呈下滑態勢,並持續了以往的虧損局面。

分單季度來看,澳洋健康第1至第4單季度分別實現營收6.44億元、3.92億元、6.44億元、3.41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3249.89萬元、1352.79萬元、-2118.74萬元、-4022.92萬元。事實上,前三季度澳洋健康尚盈利2483.94萬元。但在第三單季度,澳洋健康再度陷入虧損,更在第四季度將前期利潤一舉虧完。

年報披露第二天,有網友在貼吧表示,“2022年營業額20億,一二季盈利,三四季虧損,可能是1.8億蓋專家樓導致的虧損”。鈦媒體APP致電澳洋健康求證下半年虧損原因,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主要是財務費用支出比較多。公司只是把子公司阜寧澳洋化學纖維的相關業務進行出售,阜寧澳洋未出表,相關債務仍需繼續償還。此外,還有一些訴訟事項以及確認在年報裏的一筆澳洋新材料資產處置收益轉到了2023年一季度,所以導致了第三、四季度的虧損。

報告期內,澳洋健康三大業務板塊醫療服務、醫藥物流、化學纖維分別實現營收10.07億元、9.98億元、1691.94萬元,佔總營收的比重分別爲49.8%、49.36%、0.84%。

由於國內粘膠短纖市場競爭激烈,粘膠短纖產品銷量和利潤下降,個別子公司甚至出現了持續虧損的情況。2019年至2022年,化學纖維業務毛利率分別爲-4.73%、-17.29%、-3.70%、19.29%,營收佔比分別爲39.73%、39.38%、34.78%、0.84%。

2021年起澳洋健康就開始着手出售化學纖維相關業務。2022年5月,澳洋健康完成了子公司阜寧澳洋差別化粘膠短纖和普通粘膠纖維製造和銷售業務相關的全部資產出售,轉讓款合計17.27億元。同年12月28日,澳洋健康以3180萬元出讓了澳洋新材料100%股權,該部分股權出售收益約2582.78萬元將在2023年一季度予以確認。

在全面完成向大健康業務轉型後,澳洋健康主要業務範圍集中在醫療服務,形成了醫、康、養護聯動發展模式。與此同時,澳洋健康成立了澳洋生物科技及與其業務相關的子公司,力求在功能性食品、保健品的銷售業務上進行探索,尋求新的業績增長渠道。2022年貴璽系列滋補、養生產品已實現上市,但澳洋生物科技實現的淨利潤爲-185.13萬元。

數據方面來看,醫療服務與醫藥物流利潤佔比分別爲70.13%、28.71%,毛利率分別爲19.63%、8.11%,分別同比增長-1.07%、1.26%,利潤佔比較大的醫療服務毛利率反而出現下滑跡象。

行業相關人士分析稱,在已有存量市場,行業不是共同成長,而是此消彼長。在行業紅利消失,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很多企業陷主營業務增長乏力的困境,紛紛在戰略層面展開角逐,開展多元產品迭代、多元創業和多元併購,以此謀求在細分領域開闢新的市場增量或在新的行業發展紅利。

募投項目不及預期,管理層嗅到危機

2018年12月,港城康復醫院建設項目和澳洋醫院三期綜合用房建設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如今上述項目運營期已滿四年。

根據《2016年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四次修訂稿)》,港城康復醫院建設項目預計效益爲運營期年均銷售收入7523.28萬元,年均稅後利潤1526.35萬元;澳洋醫院三期綜合用房建設項目預計效益爲運營期年均銷售收入9725.1萬元,年均稅後利潤2419.88萬元。

2022年澳洋醫院三期綜合用房建設項目實現的效益爲2404.83萬元,累計實現效益佔累計預計效益的比例爲114.24%。

但港城康復醫院建設項目的表現卻與預期差距不小。2022年,該項目實現的效益爲371.82萬元,較上年減少14.87萬元。澳洋健康表示,港城康復醫院建設項目實現效益未達預期且差距較大,主要是由於一方面港城康復項目系新成立康復醫院,其處於業績爬坡階段,第一年、第二年收入爬坡速度未達預期;另一方面,過去幾年項目所在地的醫護人員平均用人成本提升較快,同時兩票制等政策壓縮了藥品利潤空間,爲了爲患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港城康復醫院相比效益預測時加大了人力物力的投入,從而導致利潤空間收窄。

鈦媒體APP注意到,澳洋健康的資產負債率再創新高,已超越2021年的98.67%達到99.01%。其中,僅短期負債便已超過貨幣資金。2022年末,澳洋健康貨幣資金爲9.84億元,短期借款爲11.76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爲1.41億元。

此外,由澳洋健康或及子公司擔保的於未來12個月內到期的金融負債金額爲17.88億元,高於貨幣資金和應收票據餘額的11.88億元。

爲減小償債壓力、流動性風險以及經營虧損對持續經營帶來的風險,澳洋健康管理層制定了以下應對計劃:控股股東澳洋集團以持有的已發行且未受質押或凍結的1億股股票,訂立不可撤銷承諾,承諾當澳洋健康及其子公司償還銀行借款或應付票據需要資金支持時,將使用股權質押等合理方式提供資金支持,且該部分股權除上述用途外,不向任何其他方質押或出售;編制現金流量計劃,考慮縮減管理費用等間接費用、推遲項目研發及減少資本性支出;與相關金融機構開展新一輪的融資溝通,簽訂貸款合同以保證未來12個月內的銀行貸款資金。

同樣不容樂觀的還有現金流。年報顯示,澳洋健康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3380.29萬元,延續了2021年的虧損態勢,同比下滑1.01%。業績層面的不振也在二級市場有所反應,3月27日澳洋健康股價低開3.74元/股,較歷史最高點已跌去約85%。(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作者|陸雯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