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鋼鐵網

導語:4月14日,市場等待已久的新疆棉花目標補貼價格政策終於落地,政策指出2023-2025年依然按照18600元/噸的水平進行補貼,但是其中新增了一些實施措施。此次新的政策一出,價又將作何反應?

4月上旬國內棉價重心上移

從4月上旬國內3128棉花價格走勢來看,整體呈重心上移的趨勢。進入4月份,新疆地區棉花加工量增速下滑,單日棉花加工量降至0.3萬噸以下,棉花供應增加壓力減輕,棉花商業庫存也開始進入去庫存階段。截至4月7日,棉花商業總庫存384.54萬噸,環比上週減少10.65萬噸(降幅2.65%)。且目前國內各主產棉區陸續開啓春播工作,市場對於新年度植棉面積下調預期對於棉價底部仍有支撐,疊加3月紡織服裝出口額同比、環比大幅增長,棉花價格持續重心上移,截至4月14日,全國3128皮棉均價15460元/噸,較3月31日上調1.38%。

目標補貼價格政策落地 或對棉價利好

從官方發佈的通知中可以看出,這次新增了幾點不同的實施措施。一是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水平爲每噸18600元,如遇棉花市場形勢重大變化,報請國務院同意後可及時調整,也就是說目標價格補貼水平是可以根據市場走向進行調整的,跟之前的每三年評估一次進行調整有所不同。二是固定補貼產量,統籌考慮近幾年新疆棉花生產情況以及當地水資源、耕地資源狀況,對新疆棉花以固定產量510萬噸進行補貼。從近3年的新疆棉花產量來看,單年基本都處於530萬噸以上的水平,也就意味着相比以前的補貼方式,總體補貼力度是減小的。三是着力提升質量,進一步用好目標價格補貼資金,在更大範圍內實施質量補貼,合理確定質量補貼標準,利用“優質優補”引導優質棉花生產;採取有效措施,積極有序推動次宜棉區退出,推進棉花種植向生產保護區集中等。從整體補貼政策來看,新疆棉花種植的發展趨勢或是質量優先於產量,長期來看植棉面積也將是呈減少的趨勢,對於棉價來說或是個利好消息。

紡織庫存結構仍健康 內外銷緩慢恢復

4月過半,傳統旺季也已過大半,雖然下游行情有所轉弱,但紡織庫存結構仍健康。據Mysteel農產品數據監測,截至4月14日,全國主要地區紡企紗線庫存爲17.8天,較上週減少0.7天,周環比減幅3.78%,同比減幅39.66%。;主流地區紡企棉花庫存摺存天數爲 25.9天,較上週減少0.5天,周環比減幅1.89%,同比增幅5.28%。從庫存水平來看,紡企當前原料、成品庫存仍處於低位,庫存結構仍處於健康狀態。且從內外銷情況來看,也處於緩慢恢復期。1-2月份,限上單位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2548.9億元,同比增長5.4%,服裝類商品零售額1894.8億元,同比增長6.4%;3月我國紡織服裝出口額263.9億美元,同比增加19.7%,其中紡織品出口額爲129.05億美元,同比增加9.1%,環比增加86%。從數據來看,中長期消費預期仍向好。

綜上,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政策落地,總體來看對於棉價來說中性偏多,新年度植棉面積預期減少仍將支撐棉價,且目前內外銷仍處於持續恢復階段,中長期棉價仍有望重心上移,短期受制於供松需弱影響,反彈高度仍受限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