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吳綿強 王可一

  [ 國家藥監局也頒佈了196箇中藥配方顆粒國家標準,各省也相繼制定了中藥配方顆粒管理實施細則,陸續開展了省級標準發佈與備案審查工作。 ]

“因受國標切換及省標推進速度的影響,配方顆粒業務下滑較明顯。”最近,在接待投資者時,華潤三九(000999.SZ)董事會祕書周輝表示。

目前主營中藥配方顆粒的上市公司已悉數披露完2022年年報“成績單”,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發現,正如周輝所說,多數巨頭因爲標準切換受到影響,下滑趨勢明顯,並且,在當前新舊標準替換期,行業企業展開了一場省標備案競賽,品種重複,資源浪費現象難以避免。

業內預測,未來隨着國標的持續擴容,配方顆粒市場集採將要到來,屆時行業再次面臨洗牌。

巨頭“受挫”

中藥配方顆粒又稱“免煎中藥”,是以符合炮製規範的中藥飲片爲原料,經提取、濃縮、制粒而成的單味中藥顆粒。

從2001年至2021年,中藥配方顆粒行業經歷了生產試點到結束的過程,隨着政策放開,配方顆粒生產企業由牌照制轉變爲備案制。

2021年,《關於結束中藥配方顆粒試點工作的公告》正式實施,要求中藥配方顆粒應執行國家標準,國家標準沒有規定的,允許省級藥監部門自行制定標準,自此,中藥配方顆粒產業迅速擴容。國家藥監局也頒佈了196箇中藥配方顆粒國家標準,各省也相繼制定了中藥配方顆粒管理實施細則,陸續開展了省級標準發佈與備案審查工作。

當前,由於市場仍處於標準切換的“調整期”,頭部製藥企業配方顆粒業績“遇挫”。華潤三九稱,公司處方藥業務2022年實現營收59.76億,同比增長7.19%,(這一)增速略低於公司整體增速,“配方顆粒業務過去一直處於快速增長,去年受到政策和市場變化的影響而首次出現負增長”。

此外,央企背景的中國中藥(00570.HK)業績亦因中藥配方顆粒業務不振而受到影響,該業務佔據公司營收的“半壁江山”。年報指出,2022年,中國中藥營業額同比減少24.9%至140.04億元,“主要受到中藥配方顆粒新政策實施等因素影響”。

中國中藥年報稱,中藥配方顆粒貢獻營業額達77.12億元,佔營業額的53.9%,同比減少42.5%,自2021年11月新政策正式實施以來,行業內新舊標準轉換工作仍在持續推進,“2022年上半年,除疫情影響外,受到國標和省標公佈及備案品種不足,以及部分醫療機構由於新政策實施初期提前儲備企業產品的影響,中藥配方顆粒業務板塊營收出現下滑。”

與中國中藥情況類似,中藥配方顆粒及飲片業務對紅日藥業(300026.SZ)的業績貢獻也超過半數。2022年,佔紅日藥業營收比重達50.52%的中藥配方顆粒及飲片業務營收達33.60億元,同比減少20.66%。

4月27日,中藥配方顆粒巨頭佐力藥業(300181.SZ)董事、常務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祕書馮國富表示,公司中藥配方顆粒一季度整體銷售貢獻不大,一方面配方顆粒企業標準的存貨越來越少,另一方面公司目前還處於國標和省標的備案階段,銷售較上年同期明顯減少。

華潤三九一位高管表示,配方顆粒業務2022年發生兩個比較大的變化,一是國標落地執行,導致配方顆粒(業務)成本明顯上升;二是試點政策期結束,競爭格局由原來幾家試點演變爲更多的企業同臺競技。

“除了原來試點的6家企業之外,這幾年各省陸續有很多新入局者,行業競爭比以往更爲激烈。”5月4日,一位來自頭部中藥配方顆粒上市公司的行業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備案“競賽”

“中藥配方顆粒試點結束後開始施行備案制,需要滿足國家藥品標準或省級藥監局指定的標準纔可以上市,因此質量標準頒佈的數量和速度直接影響配方顆粒的銷售。”萬聯證券在一篇《中藥配方顆粒行業深度報告》中指出。

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獲悉,中醫臨牀使用頻率最高的所有中藥配方顆粒產品品種約達600種,而國家標準制定進度偏慢,截至2023年2月,第四批48箇中藥配方顆粒國家藥品標準正式頒佈,累計執行國標品種已達248個,而這無法完全滿足臨牀用藥需求。因此企業紛紛搶佔省級備案,以求在當地臨牀機構搶佔市場份額。

“疲於應付,各省標準不太統一,我們得一一單獨備案。同時(要取得)省標也並不容易。”上述中藥配方顆粒行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各家上市公司2022年年報發現,河北是以嶺藥業(002603.SZ)以及神威藥業(02877.HK)的總部所在地,浙江是佐力藥業的總部所在地,而天津、北京則是紅日藥業及其主營配方顆粒子公司康仁堂總部所在地,另外,吉林敖東(000623.SZ)總部位於吉林,這些上市公司基本在本地省份佈局配方顆粒省標備案品種,同時還輻射省外市場,競爭“戰火”蔓延到各自總部所在地。

以嶺藥業稱,在新標準配方顆粒(國標/省標)的備案工作方面,已完成239個國家標準中藥配方顆粒品種備案,267個河北省中藥配方顆粒品種備案。另外,以嶺在27個省開展跨省備案8500餘條,其中國標品種備案5400多條,省標品種3100餘條。

神威藥業稱,截至2022年底,公司已完成北京、天津等2個直轄市,河北、雲南、安徽、福建、山東、甘肅、內蒙古等13個省份符合國家及該省份品質標準的中藥配方顆粒品種掛網。

中國中藥年報指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完成國家標準品種上市備案199個,省級標準品種上市備案281個;紅日藥業年報稱,2022年,國標申報項目按照藥典委要求提交50個品種,入選32個,省標申報項目涉及申報的省市數爲25個。

佐力藥業完成了252個國標和省標的備案,公司目前也已主動到河北、內蒙古、山東等地開展備案。

不過,在現行政策之下,國標、省標品種重複的現象,也引發業內關注。

今年3月,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原副局長、中華慈善總會黨委書記孫達表示:“目前中藥配方顆粒常用品種有700餘種,國標品種只有200餘種,數量仍顯不足。不同的標準,造成同一組方種,各品種質量、工藝水平不一致,不利於臨牀療效的穩定性。其次,各省制定的省級標準尺度也不一致,出現了同品種多標準、多規格的局面,對企業資源造成浪費,也不利於臨牀使用。”

集採未來

作爲中藥產業過去最好過的業務板塊,中藥配方顆粒過去“躺在試點政策之上”過活的日子,似乎一去不復返。雖然目前標準切換對業內企業來說處於陣痛期,而受訪人士認爲,未來集採纔是懸在業內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原本在2022年時,我們預估是未來2~3年集採,隨着國標的持續擴容有可能集採會提前,但目前還不好說。”上述中藥配方顆粒行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醫保資金的佔用給配方顆粒集採提供了最直接的動力。”萬聯證券研報稱,配方顆粒集採是長期趨勢,試點(政策)結束後,配方顆粒標準統一掃除了之前配方顆粒集採最大的障礙,同時國家鼓勵各省份將配方顆粒納入醫保,目前多個省份已發文明確表示將配方顆粒納入本省醫保。“標準統一、醫保支付和陽光采購推動配方顆粒集採。”

華潤三九則認爲,配方顆粒業務未來仍具發展潛力,一方面國家鼓勵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另一方面配方顆粒業務自身比較複雜,產業門檻較高,涉及五六百種藥材的飲片加工、提取、製劑生產以及配藥服務等,對於全產業鏈能力的要求、資本規模的要求、藥材資源的要求都是較高水平的,目前具備一定規模的全品種運營的配方顆粒生產企業相對有限,競爭總體有序。

“預計未來隨着國標出臺落地達到一定數量,省標品種也會逐漸被取代。”華潤三九預計配方顆粒的品種達到400種左右可能會進行集採試點,目前公司已開始爲未來可能面臨的集採製定各項管理應對舉措。

萬聯證券表示,集採有利於優勢企業實現以價換量,有利於整體銷售額的提升。

公開資料顯示,近五年,中藥配方顆粒市場一直保持上漲趨勢,2021年市場規模達346.0億元,同比增長了35.5%,估算2022年市場規模達443.0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