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發佈2022年年報和2023年一季報,2022年度實現營業收入95.31億元,同比增長19.53%;實現歸母淨利潤13.35億元,同比增長169.76%;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13.13億元,同比增長182.93%。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6.44億元,同比增長17.57%;實現歸母淨利8.33億元,同比增長202.90%。

投資要點:

公司經營業績創上市以來最好水平。2022年在下游需求持續強勁和供應不暢等因素的綜合交織影響下,中國及全球鉬市場持續看漲,鉬行業呈現週期上行、景氣度明顯向好的正增長趨勢,全年MW氧化鉬均價18.74美元/磅鉬,最高漲至32美元/磅鉬,國內鉬精礦均價2816元/噸度,最高達到4300元/噸度,創近14年新高位。鉬鐵均價18.74萬元/噸,鉬粉均價35.13萬元/噸,均大幅上漲。公司科學理性運作,及時調整營銷節奏,優化市場佈局和產品結構,實現營銷活動與市場變化同頻共振。全年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7%,其中化工金屬產品銷售量9284噸,再創歷史新高。

近期鉬市場供需情況穩中向好。根據安泰科數據統計,從鉬行業供需面看,礦企生產維持良好,鉬精礦產量有望維持在較高水平,鉬原料供應相對充足,鉬價在經歷了2至4月的急跌之後,下游利潤逐步恢復,對鉬的採購逐步增多,3月和4月鋼招鉬鐵量恢復至萬噸左右的常態,市場逐步找到新的平衡點。5月國內鉬精礦市場穩中向好運行,買盤保持活躍,市場成交價格穩中有升,截至5月第三週,國內45-50%鉬精礦價格由3350-3380元/噸度上漲至3420-3450元/噸度,單週上漲70元/噸度;鉬鐵市場保持良好,鋼廠採購鉬鐵價格小幅攀升,主流鋼廠招標鉬鐵價格由22.2萬元/基噸附近漲至至23萬元/基噸。散貨市場相對活躍,鉬鐵報價由22.2-23.2萬元/基噸上漲至23-24萬元/基噸。隨着原料價格上漲,鉬化工及深加工市場有所活躍,鉬化學產品和金屬產品成交有所增多,價格小幅上漲。截至5月第三週,國內鋼招鉬鐵量達到7000噸左右,市場需求表現穩健,鉬市有望延續穩固局面,市場保持穩中向好運行。世界氣象組織近期表示,2023年爲拉尼娜現象到厄爾尼諾現象的過渡之年,可能會造成區域或全球氣候異常,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極端異常天氣持續時間和強度將有所增強。金堆城鉬礦地處華北克拉通南緣東秦嶺鋁礦帶的西端,屬於華北板塊南緣的東秦嶺鉬礦帶,根據公司以往生產情況,二、三季度雨季可能會帶來一部分減產預期,可能對鉬價形成部分支撐。

公司保持長週期連續穩定高效的生產。公司生產系統聚焦市場和主責主業,優化調整盈利模式,以精益管理爲抓手保證上下游產品線精準對接,實現產業鏈整體產能最優化、利潤最大化,生產系統集約化、精細化、規模化效應進一步凸顯。礦山分公司鉬精礦產量同比增長6.6%,金鉬汝陽東幫剝離實現重大突破,化工主要產品產量同比增長。安全環保應急管理持續轉好,現場安全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公司未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及環境影響事件。全面質量管理持續改進提升,切實轉變產品質量管控方式,召開質量季活動,紮實推進質量改進工作。各項目標任務的實現爲公司贏得市場、鞏固行業領先地位提供強力支撐。

公司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公司持續加大加快產業升級改造步伐,總體採礦升級改造項目年投資1800萬元,已完成項目備案、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安全預評價報告評審,子項工程按期完工;總體選礦升級改造項目年投資1000萬元,完成項目備案、安評、環評、節能審查等手續辦理,項目初步設計通過審查、主要設備選型完成專項論證;鉬焙燒低濃度煙氣制酸升級改造項目年投資2000萬元,完成初步設計審查、主要設備考察、擬建場地原有設施拆除等工作。

維持公司“增持”投資評級。根據宏觀和行業變化、公司經營情況,我們上調公司2023/2024年歸母淨利潤18.85/21.34億元至28.46/32.32億元,預計公司2023、2024和2025年全面攤薄後的EPS分別爲0.88元、1.00元和1.07元,按照5月26日10.71元的收盤價計算,對應的PE分別爲12.14倍、10.69倍和9.99倍。

鉬供給端保持相對穩定,公司下游需求方面特鋼等行業保持穩步增長,光伏裝機量、新能源汽車產銷保持穩步增長,對於鉬價形成支撐,預計公司營收和盈利會繼續保持增長;目前公司估值水平相對合理,結合行業發展前景及公司行業地位,維持公司“增持”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1)美聯儲加息超預期;(2)國際宏觀經濟下行;(3)地緣政治衝突加劇;(4)行業政策發生變化;(5)鉬及鉬鐵價格大幅波動;(6)下游需求不及預期;(7)公司產能供給不及預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