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末國內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實施以來,截至目前,個人每年不超過1.2萬元認購銀行、保險、基金等可享稅延優惠各類不同的養老金產品,已經在市場上全面開花,參與購買個人養老金的規模也已達百億元規模。

隨着市場逐漸成型,監管機構正在鼓勵更多的金融機構參與到做大個人養老金市場中,此前試點經營的商業保險機構則有望全面常態化經營個人養老金業務。

日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向業內就關於促進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發展有關事項徵求意見的消息在市場上發酵。《華夏時報》記者從多家壽險公司獲悉,根據下發的徵求意見稿,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擬由試點業務轉爲常態化業務,隨着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轉爲常態化業務,在所有者權益、償付能力、責任準備金覆蓋率等方面符合監管要求的保險公司,均可申請開展專業商業養老保險。

“之前針對個人的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只有6家頭部人身險公司在經營,今年3月起,試點區域擴展至全國,試點機構增加10餘家養老保險公司。現在全面常態化經營意味着,參與該項業務的險企數量將增加。此外,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是對接個人養老金制度的主要保險產品,這意味着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名單也將擴容。”5月28日,上海一家中小型壽險公司產品部門經理周倩(化名)對本報記者透露。

已有險企悄然開賣產品

值得關注的是,與金融監管部門下發文件相比,作爲商業保險機構,已經有多家人身險公司在4月下旬的時候就已經完成產品備案和市場銷售。

“我們4月獲批了兩款銜接個人養老金的專屬保險產品,已經在營銷員渠道開賣了。不過在對客戶的時候,我們還是主打可以退稅的保險概念,從事實上來說,個人養老金產品對於白領階層更有吸引力一些,畢竟他們有當前薪資免稅的需要,而對於一些中高端客戶來說,就當是多一種宣傳。”在上海一家外資壽險機構營銷部門客戶活動上,該公司資深業務總監謝芳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據瞭解,這家公司已經符合了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對於常態化運營專屬養老保險產品的資格。

此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向各人身險公司下發《關於促進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擬將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由試點業務轉爲常態化業務。在徵求意見稿中,監管對人身險公司開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業務設定四大門檻的同時,還針對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宣傳銷售行爲劃出六條紅線。

具體而言,其四大門檻分別爲:一是上年度末所有者權益不低於50億元且不低於公司股本(實收資本)的75%;二是上年度末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150%、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75%;三是上年度末責任準備金覆蓋率不低於100%;四是監管機構規定的其他條件。此外,徵求意見稿給予專業養老保險公司一定程度的鬆綁,對於養老主業突出、業務發展規範、內部管理機制健全的養老保險公司,監管對“關於上年度末所有者權益不低於50億元”的規定給予了豁免。

本報記者粗略統計發現,如果不考慮2022年度末責任準備金覆蓋率要求,或將有32家人身險公司可參與專屬商業養老金業務經營。這也意味着,在目前10家參與試點公司的基礎上,或將新增22家符合條件的機構開展該項業務。

“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在試點階段積累了一些經驗,而且運行相對平穩,自個人養老金制度落地後,消費者對於養老保險需求的認知和熱情都有大幅提升,但保險產品的供給仍舊不足。因此,將專屬商業養老保險運營轉爲常態化,推廣試點階段的經驗,讓更多保險公司准入,可以更大程度上豐富消費者的養老金融產品選擇。”對此,普華永道中國金融業管理諮詢合夥人周瑾受訪時表示。

也有業內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與兩年前6家人身險公司在寧波和重慶開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不同的是,此次徵求意見稿則明確界定,“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是指資金長期鎖定用於養老保障目的,被保險人領取養老金年齡應當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或年滿60週歲的個人養老年金保險產品。

銀保基產品你選啥?

對於符合購買條件的人士而言,以保險形態現身的專屬養老金產品一旦常態化運營之後,在以銀行存款、理財、公募基金爲主的個人養老金產品中,保險將佔據相當的比例。

“目前在六百多隻個人養老金產品中,保險只有32只,接下來專屬養老險產品的數量肯定會增加。不過從市場層面來說,如果以代理人渠道爲主的人身險公司,可能積極性不大,因爲銷售專屬養老險幾乎沒有佣金,而且保險公司也不收手續費;對於購買者而言,保險產品形態的個人養老金優勢是能夠獲得不低於3.5%的保證收益。不過,未來監管層可能還要下調保險公司人身險產品的結算利率,從3.5%下降到3%,所以客戶對於專屬養老險產品諮詢量也比較多。”謝芳表示。

而上海一家第三方理財機構的負責人潘華則告訴記者,個人養老金產品的性質決定了它的市場總規模是有“封頂”的,而對於購買者在退休的時候獲得穩健收益,就必須選擇安全爲上的投資渠道。

“我們預計個人養老金未來主要以銀行存款或者保險產品爲主,理財產品和公募基金由於收益波動太大,預計市場的增量空間並不大。而另外一個產品形態是券商推的理財產品,市面上基本聽不到聲音,券商推動的熱情也很小,主要還是整個權益投資市場的低迷,即使推出可能也會出現無人問津的尷尬局面。”潘華表示。

5月30日,本報記者也從市場上了解到,即使在人身險公司之間,對於專屬養老險產品的銷售態度也並不相同。

“我們還是以銀保渠道爲主,另外在銀行的APP上也會向用戶顯示。”上海一家銀行系壽險公司渠道部負責人施曉蕾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對此,也有業內人士認爲,銀行系壽險公司在推動專屬養老金產品上會更積極一些,無論是通過銀行買還是認購保險產品,最終都成爲銀行業內的資產負債。

而從客戶端來說,目前很多一線城市的工薪階層仍然對個人養老金產品不太感興趣。

“一個是延稅的基數太低,能當期免稅的額度幾乎感受不到;另外一個就是對於長期繳納後未來領取時收益不確定的擔心,連理財產品都不能保證收益,更何況其他產品了,而每年1.2萬元額度長期存款的話,未來領取時的收益可能也會被視作收益而徵稅。”上海一位已經開戶符合購買資格的銀行客戶陳杰對本報記者坦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