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歷經上下五千年的風風雨雨,數千年來從未斷絕過,每一次的社會演變和轉型都代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首先是從0到1的過程,人類出現和組成羣體是在原始社會時期,此時人類作爲一個新興物種纔剛剛產生。

那時的人類對於大自然還是一無所知的狀態,爲了生存,不得不去適應當前艱苦卓絕的環境,自發地去採摘,採集,勉強做到食可果腹,衣能蔽體,而後的製造和使用工具都是現實逼迫之下的結果,而論功行賞是當時部落之中早就出現的一種形式。

大致表現爲在部落首領的統一領導之下進行生活必需品的獲得,此後在剩餘財產出現之後,根據對部落內部貢獻多少來決定剩餘物資的分配量,這可以算是最早的按勞分配雛形,這種分配方式極大的調動了氏族人羣的積極性,並且在後續的生活中被持續沿用。

後來,社會發展進入到下一個階段,國家的產生與王朝之間的戰爭更加需要人的參與,夏商周王朝的更替,每一個國家都是根據戰爭中貢獻的大小來對有功之臣進行封賞,對於當時的社會來說,最大的封賞就是成爲割據一方的諸侯。

周武王滅商後,冊封地位最高的諸侯是誰?不是周公旦更不是姜子牙。

商朝的潰敗之勢

雖然我國的奴隸制社會並不是很長,相比於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只有短短的三個朝代而已,但是即使在社會形態和意識形態不同的情況之下,變更方式依然是相同的,盛極必衰,通過戰爭的方式取而代之。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商朝。

說到商朝的滅亡,我們大都會將原因歸結在紂王身上,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任何一個朝代都有一個由盛轉衰的過程,當然也包括這裏的商朝,商朝之所以滅亡在紂王手裏,是他已經無奈的破罐子破摔了,誰不想多當幾年天子呢?他只是沒有辦法改變現狀而已。

其實從很早開始,商朝的統治就已經出現了問題,首先就是它的皇位繼承方式,從夏朝的繼承製度可以得知,當時本應該是嫡長子繼承製的,如果長子有特殊情況,纔會換到下一個兒子,但是商朝在末期的時候並沒有這麼做。

它在嫡長子繼承製存在的同時還存在了兄死弟從的繼承方式,不得不說這種方式是一個很大的弊端,因爲在制度上存在矛盾,因爲沒有規定嫡長子繼承和它的優先級,所以經常會出現兄死,但是留有子嗣的情況,此時到底是該嫡長子繼承,還是“弟從”產生了很大的爭議。

就這個問題,在商朝末年的時候曾經產生過長時間的鬥爭,甚至是大動干戈,大大消耗了商朝的實力,不僅如此,在這種水果不容的情況下,商朝統治者還做了一項錯誤的決定,即加強王室的集權。

不得不說,在王位繼承尚且存在爭議的時候,突然要攬權,這種做法是相當不明智的,所以進而加劇了商朝潰敗的形勢,後續幾任君王企圖挽回局面,但都沒有什麼好的效果,最終給了周朝可乘之機。

武王滅商

商朝末期混亂的統治和嚴峻的刑罰早就引起了社會各個階層的不滿,而在此時,黃帝后裔周部落開始在黃河流域不斷征戰,並且逐步發展了起來,而後移居到了陝西的岐山地區定居,厲兵秣馬,發展正產。

其實當時的周部落雖然經過一定時間的發展,但是在實力上和商朝還是存在較大差距,並且還和商朝發生了衝突,此時的商朝也意識到了這個潛在的威脅,所以在姬昌繼位之後,紂王就直接把他抓了,並且還進行了一番羞辱。

原本斬草除根之後商朝還能多活幾年,但是奈何紂王是一個好色之徒,爲財色所迷惑,爲了美女和金銀就直接將姬昌放了回去,此時回國的姬昌已經是非常氣憤了,四處招攬人才,準備起兵伐商,此時就出現了兩個重要角色,姜尚和周公。

在此二人的輔佐之下,開始制定計劃,準備報仇雪恨,但就是在討伐前夕,姬昌逝世,他的兒子姬發繼承遺志,討伐商朝,即周武王,雙方戰爭開始,最後在牧野這個地方進行了主力決戰,當時姬發一方面對的是數倍於自己的商朝軍隊。

而由於商紂王的暴虐統治,不少軍隊紛紛決定臨陣倒戈,最終姬發一方完成了華麗的逆轉,商朝慘敗,商紂王自焚,自此商朝滅亡,周武王姬發順理成章的坐上了君王的位置。

論功行賞

既然建立了新的國家和秩序,那麼對於那些開國功臣自然是要根據軍功大小給予一定的獎勵,對於奴隸制社會下的獎勵,最好的就是獎賞地盤,封爲諸侯,當然封地的大小基本是由諸侯地位決定的,所以關於當時地位最高的諸侯,其實產生過爭議。

首先第一人選就是姜尚,此人就是姜子牙,所謂的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其實就是出自他這裏,也正是因爲這願者上鉤,才被姬昌看重,並且當場認作太師,幾乎可以算是軍事手段第一人,也經常被後人看作是兵家鼻祖。

此人跟隨姬昌的時候,地位就已經是非常高了,而後姬昌病故,周公又繼續輔佐其子姬發,姬發對於這個當年父親的太師可以說是更加的尊敬,並且後來滅商的戰略也是貢獻很大,所以多數人都猜測姜尚就是後來地位最高的諸侯。

這第二位熱門人選就是周公,此人也是先跟隨姬昌後跟隨其子姬發,雖說軍事上的才能比不上姜子牙,但是在政治上的造詣卻是一流的,尤其是在滅掉商朝之後,周公就國家治理方面爲周武王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

其中包括鍍層選取,政策制定,甚至還有一些禮儀方面的相關事宜,都是由周公來一手操辦,也就是說兩人分別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做出了最大的貢獻,前者幫助平定天下,後者幫助穩定統治,無論怎麼說都是有可能成爲地位最高諸侯的。

答案揭曉

但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周武王在封賞的時候,卻將地位最高的諸侯,分給了一個叫叔鮮的人,相信很多人對這個名字都很陌生,其實就是姬昌的第三個兒子,也就是周武王姬發的弟弟,不得不說,這種封賞在外人看來也太過雞賊。

將地位最高的諸侯,封給自己的弟弟,還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雖說血緣關係在當時是非常的被看重的,按理來說戰勝之後,將自己弟弟封爲諸侯那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在地位上理應按照軍功大小來分配,直接將其封爲最高地位諸侯,一定有自己的原因。

原因所在

其實周武王之所以這樣封賞,一定程度上和周朝的歷史原因有一定的聯繫,在上文之中我們曾經說過,周朝和商朝的決勝之戰其實就是牧野之戰,但是周朝的兵力與商朝相比差距還是非常大的,這也成分說明了周朝的狀況。

早年周朝在制定滅商計劃的時候早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並不只是單純的正面對抗和主力決戰,因爲他們知道自己的實力不足,所以早期採用的都是游擊戰術,利用商朝國內混亂的現狀不斷對商朝的地盤進行蠶食和佔領。

而這個活動的執行者,其實就是叔鮮,而在佔領這些土地之後,爲了穩定那邊飽受商朝摧殘的人民,所以就直接宣佈成爲那片地區的管理者,也就是諸侯,當時的人民也會因爲擺脫商朝的控制而歡呼雀躍,遵從叔鮮的安排。

所以在後來主力決戰的時候,叔鮮已經將商朝後方邊緣的土地蠶食的差不多了,也算是間接爲後來的牧野之戰創造了有利條件,也就是說,這叔鮮雖說沒有在戰場之上大放光彩,但卻爲商朝穩定了後方,當然也是功不可沒的。

所以叔鮮在周朝建立初期已經是一個挺大的諸侯了,並且對於那些邊遠地區已經形成了習慣性的管理,所以乾脆就不換人了,要是另派諸侯去治理之前的地區說不定還達不到叔鮮的效果。

這第二點也是方便對朝中事情的管理,我們都知道,朝廷之中的權力不但不能一家獨大,還要方便君王的管理,所以當時周武王所封的最高地位君王,並不止一位,而是三位,並且都是自己的兄弟們,這差不多就是早期權力制衡的雛形。

此三人在當時被稱爲“三監”,另這三個諸侯分別管理不同的地方,並且彼此之間相互監督,避免出現權力的傾斜,而這三位都是自己的兄弟,對於周武王來說就更加的方便管理。

這也就是軍事和政治上貢獻最大卻未被封爲諸侯的原因,畢竟不是自己所親信的人也不好管理,萬一生了異心,那麼自己將是束手無策的。所以周武王在冊封的時候也將其高瞻遠矚地表現了出來。

總結

所以,維護中央統治的雛形其實早在奴隸制社會的時候就已經體現了,所謂的論功行賞,也只是個噱頭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