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編輯 王月龍    

今天(6月8日)上午,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在上海開幕,本次論壇設有七場全體大會和三場浦江夜話。

本屆論壇的主題爲“全球金融開放與合作:引導經濟復甦的新動力”,與會嘉賓將探討如何加強國家和地區之間的金融合作,提振發展信心,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全球經濟復甦和金融穩定。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均作了發言,來看看他們說了什麼。

李雲澤:正式啓動上海再保險“國際板”

繼續推進金融業開放

據據東方網,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論壇共同輪值主席李雲澤作開幕致辭時表示,本屆論壇以“全球金融開放與合作:引導經濟復甦的新動力”爲主題,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稍後,金融監管總局將與上海市共同發佈《關於加快推進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的實施細則》,正式啓動上海再保險“國際板”。

我們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銀行體系,第二大保險、股票和債券市場,在普惠金融也走到世界前列,爲經濟社會長期穩定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回升向好態勢持續鞏固,市場需求穩步恢復,積極因素不斷增多,彰顯出強大的韌性和活力。

李雲澤談到幾點初步的認識和體會:

一、切實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有效性。我們將抓緊恢復和擴大有效需求這個關鍵,持續優化和改善金融服務。加大新型消費和服務消費金融支持,促進新能源汽車、綠色家電等大宗消費。強化對投資的融資保障,支持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建設。改進對外貿易信貸和出口信用保險服務,助力企業穩訂單拓市場。緊隨新一輪科技革命步伐,加大對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支持力度,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抓住新領域新賽道蘊藏的新機遇,持續增加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重點領域金融供給,有力支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優化民間融資環境,強化民營企業金融服務,呵護好民營企業創業發展的激情。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助力市場主體提信心添活力。

二、奮力開拓金融監管工作新局面。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是當前金融領域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們將聚焦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過程,全面強化機構監管、行爲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切實提升監管的前瞻性、精準性、有效性和協同性。堅決消除監管空白和盲區,釐清責任邊界,拉緊責任鏈條,加強綜合治理,完善多主體參與、多領域協作、多層次貫通的責任體系,真正實現監管“全覆蓋、無盲區”。強化央地監管協同,完善制度安排、健全工作機制,實現中央與地方兩個層面的無縫對接協調。持續整治金融市場亂象,重拳懲處嚴重違法違規行爲。切實維護好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不斷提升廣大人民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堅決打好防控金融風險主動仗。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恆主題。近期國際銀行業接連發生風險事件,雖然對我國直接衝擊很小,但也有很強的警示意義。我們將始終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突出重點、把握節奏、精準發力,穩慎化解存量風險、堅決遏制增量風險。下好風險前瞻防控“先手棋”,以更加主動的態度應對各類風險隱患,堅持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努力把風險化解在萌芽狀態,及時阻斷風險蔓延。練好穿透監管“繡花工”,提高數字化智能化水平,真正做到“管住人、看住錢、扎牢制度防火牆”。打好風險處置“組合拳”,做實做細應急預案,完善常態化風險處置機制,多渠道充實處置資源,充分調動各方主動化險積極性。目前,我國金融業運行整體平穩,風險總體可控,我們完全有條件有信心有能力守牢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四、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促發展。解決影響和制約金融業發展的難題,必須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我們將以金融體系結構調整優化爲重點,持續優化融資結構和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產品體系,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適配性。引導金融機構牢固樹立正確經營觀、業績觀和風險觀,強化公司治理、轉換經營機制、完善管理流程,加快建立中國特色現代金融企業制度。監管體制改革是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環。我們將以自身機構改革爲契機,切實轉變職能、提升效能、改進作風,用鐵肩膀挑起監管重擔。持續優化制度供給,積極推動法律法規“立改廢釋”,與時俱進完善審慎監管規則,該管的堅決管住,該放的有序放開,切實促進金融業穩定健康發展。

五、始終堅持金融對外開放不動搖。對外開放是我國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金融業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近年來,金融領域先後推出50多條開放措施,取消了外資股比限制,大幅減少了外資准入數量型門檻,一批開放實例先後落地。近期法巴農銀理財將在上海開業。我們將繼續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舉,穩步推進金融業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在財富管理、綠色金融、養老健康、資產管理等領域,熱忱歡迎經營穩健、資質優良的外資機構來華展業,鼓勵符合條件的外資機構參與各類業務試點。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不斷提升金融業制度型開放水平。優化跨境金融服務,大力支持共建“一帶一路”。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建設,加強政策協調和監管協作,共同促進全球金融穩定。

攜手合作、互利共贏才能辦大事、辦好事、辦長久之事。我們願同國際金融界相向而行、同向發力,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更實舉措,積極應對風險挑戰,合力促進全球金融開放與合作,共同培育經濟復甦新動力。

易會滿談資本市場走勢

堅決打擊內幕交易、市場操縱等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客觀來講,資本市場對宏觀經濟、行業政策、微觀經營主體表現等高度敏感,它的走勢是基本面、政策面、資金面、情緒面以及境外環境等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證監會將從自身的職能出發,堅守敬畏市場、尊重規律、牢記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根本職責,堅持投融資改革協同推進,爲居民資產配置創造相協調的市場環境和市場生態。一是全力爲投資者提供真實透明的上市公司。下一步,我們將認真抓好新一輪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方案的實施,會同有關方面着力完善長效化的綜合監督機制,持續提高信息披露質量,保持高壓態勢,從嚴懲治財務造假、大股東違規佔用等行爲,推動上市公司提升治理能力、競爭能力、創新能力、抗風險能力、回報能力,夯實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內在基礎。

近期,股票波動有所加大,板塊熱點輪動加快,關於量化交易、市場公平性、資金短線炒作、行業機構責任等討論增多。證監會高度重視資本市場監管,將持續加強市場交易行爲的監測監管,做好對量化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的跟蹤分析,對內幕交易、市場操縱等違規行爲堅決予以打擊,切實維護良性健康的市場秩序和生態。

下一步,證監會將會同有關方面一道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大力支持浦東新區綜合改革試點,助力上海進一步健全金融市場體系、產品體系、機構體系、基礎設施體系,完善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增強全球金融資源配置能力,爲上海繼續當好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創新發展的先行者注入更加強大的資本市場力量。

易綱:逐步實現“誰排碳誰承擔成本”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主題演講中表示,綠色發展是經濟復甦的重要新動力。中國要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強度的降幅,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峯到碳中和,這是一場廣泛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意味着我國在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都必須發生深刻轉變。其中,綠色金融將在平穩實現“3060”目標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實現“3060”的難點在於解決碳排放負的外部性問題,降低綠色溢價。實現“30”目標內容有很多,內涵非常豐富,集中到一點就是要減少碳排放,這其中有兩個難點。

一是逐步降低碳排放負的外部性。只有排碳有了合理定價,比如需要繳納碳稅或者購買排碳指標,逐步實現“誰排碳誰承擔成本”,就可以使各個經濟主體將排碳的外部成本內部化,纔能有效激勵企業和家庭改變行爲方式。二是逐步降低綠色溢價。一個渠道是要提高碳排放的成本,增加使用化石能源支出的成本,另外一個就是要通過市場化的激勵機制,降低綠色能源的成本。

中央做出“3060”部署以後,人民銀行堅決把綠色金融工作擺在突出位置,重點抓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強環境信息的披露。二是完善政策激勵約束體系。三是開展氣候變化的壓力測試。

實現“3060”目標,需要在綠色轉型、綠色技術領域進行大量投資,據有關方面測算,所需要的資金達到百萬億元人民幣的量級。如此大的資金需求,政府資金只能覆蓋一小部分,主要是靠調動社會資金參與,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運用金融工具的價格發現、風險管理的功能,實現在約束條件下的最優增長路徑。

氣候問題具有全球性,需要加強國際合作協同應對。牽頭推動G20可持續金融的工作。與歐盟委員會有關部門共同發佈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在央行與監管機構綠色金融網絡NGFS、可持續金融國際平臺IPSF等多邊機制下,深化綠色金融的國際合作,共同打造綠色“一帶一路”。

新開發銀行行長、巴西前總統羅塞夫:

有必要建立一個新的國際秩序

新開發銀行行長、巴西前總統迪爾瑪·羅塞夫在主題演講中表示,由於國際金融監管不力,危機接踵而來。目前所採取的監管措施無法防止新的投機泡沫和流動性問題,包括高槓杆率,以致近期出現了銀行倒閉。地緣政治衝突、戰爭、制裁和脫鉤加劇了供應鏈的分裂。發達國家的制裁和長臂管轄造成了不信任的環境。高通貨膨脹和提高利率的政策造成了銀行倒閉、過度槓桿化,加劇了信貸、貨幣和資本市場波動,增加了發達國家的衰退風險。

而發展中國家受到這種政策的影響也非常嚴重。一些國家面臨嚴重的匯率問題,同時面臨無法償還外債和惡性通貨膨脹的困境。氣候危機、地緣政治衝突、經濟不穩定和嚴重的發展不平衡問題依然存在,我們要正視並且解決這些問題,有必要建立一個新的國際秩序。所有國家的聲音都應該被聽見,《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必須得到尊重和執行。同時,像世界衛生組織這樣的多邊國際機構是不可或缺的,它們必須得到加強。

在這個論壇上,我將就正在誕生的新秩序發表意見。第一,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應發揮積極作用,包括新開發銀行。第二,加強多邊新秩序的關鍵手段之一是擴大本地貨幣的使用。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2022年新興市場貨幣將佔全球外匯交易的25%,2001年這個數字是7%,這清楚地表明我們必須集中精力開發各種金融工具,實現貨幣多元化。

一些多邊的平臺,包括新開發銀行、區域性開發銀行、“一帶一路”倡議、發展中國家本幣貿易協定等,對於促進更加平衡和包容的金融新秩序,踐行多邊主義具有戰略意義。我想,上海在這其中將會發揮重要的作用,並藉此進一步彰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編輯|王月龍 杜恆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