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藥業主動撤回了一個“摘帽”的機會。

6月13日晚間,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ST康美,600518,以下簡稱“康美藥業”)公告稱,公司滿足了撤銷其他風險警示的基本要求,經過審慎評估,從保護投資者利益、充分揭示後續不確定性風險的角度出發,決定撤回關於公司股票撤銷其他風險警示的申請。

康美藥業成立於1997年,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上市之初,其市值不到10億元,2018年一度突破千億,但此後因財務造假陷入泥潭。2018年5月18日,康美藥業主動向上交所申請對公司股票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公司股票簡稱由“康美藥業”變更爲“ST康美”。

此前的4月29日,康美藥業曾公告稱,公司將按照相關規定向上海證券交易所提出撤銷“其他風險警示”的申請,本次申請如獲上海證券交易所審覈同意,公司股票簡稱將變爲“康美藥業”,股票價格的日漲跌幅限制爲10%。隨着撤回申請,則意味着康美藥業的公司股票簡稱仍爲“ST康美”,日漲跌幅限制仍爲5%。

爲何撤回摘帽申請?

如今明明可以摘掉“ST”的帽子,爲何主動放棄?康美藥業在公告中給出的解釋是訴訟和盈利能力。

訴訟方面,公告提到,康美實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康美實業”)先後於2018年11月28日與渤海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渤海信託)簽署了《信託貸款合同》、2018年12月5日簽署了《信託貸款合同補充協議》,爲擔保上述貸款康美實業及相關方向渤海信託提供了擔保措施並簽訂相關協議。之後在貸款合同履行過程中,康美實業未按約定向渤海信託履行全部還款義務,各擔保人也未履行相應的擔保責任,渤海信託將康美實業、康美(亳州)華佗國際中藥城有限公司(簡稱康美中藥城)、亳州市新世界商貿有限公司(簡稱“新世界商貿”)、康美(亳州)世紀國藥中藥有限公司(簡稱“世紀國藥”)、許冬瑾等十五人列爲被告。公司於2022年9月1日收到一審判決,根據會計準則相關規定,基於審慎性原則,依據一審判決結果,以康美中藥城、新世界商貿、世紀國藥被抵押的不動產賬面價值爲限計提未決訴訟預計負債共計6.09億元,且前述三家子公司已在規定時間內,於2022年9月8日向法院提起上訴,二審已開庭,公司目前尚未收到二審判決書。

康美藥業2020年至2022年的主要財務數據

盈利方面,2022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虧損狀態,爲26.89億元,康美藥業認爲,公司盈利能力尚待進一步恢復。

康美藥業強調,公司管理層將依據法律相關規定,積極行使訴訟權利,維護公司及股東的合法權益,持續提升經營管理水平,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將擇機再次提交撤銷公司股票其他風險警示的申請。

廣藥時代的康美藥業

從千億白馬股到負面纏身,經歷重組的康美藥業當下已進入廣藥時代。

2020年9月,康美藥業公告稱,當天康美實業、公司實際控制人馬興田及其配偶許冬瑾、金信典當行、普寧國際與易林投資共同簽署《表決權讓渡協議》,在表決權讓渡期間內,康美實業擬將其持有的公司1487184641股股份(對應公司 29.9%股份)對應的表決權及提名和提案權等權利無條件且不可撤銷地讓渡給易林投資行使。易林投資背後正是廣藥集團和兩級國資。

2022年財報顯示,康美藥業的控股股東爲廣東神農氏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而神農氏無實際控制人,廣藥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神農氏中醫藥合計持有46.049%。目前康美藥業的董事長賴志堅也正是來自廣藥系。

廣藥入主後,康美藥業的主業聚焦在之前的中藥飲片領域,其財務數據一度有所好轉,2021年歸母淨利潤扭虧爲盈,達到79.18億元,但2022年“是公司重整成功後生產經營的第一年,也是公司第九屆董事會、監事會與管理層換屆後掌舵的第一年”,卻再次由盈轉虧,淨虧26.9億元。這一點也是康美藥業主動放棄摘帽的原因之一。

除了淨利潤不穩定,康美藥業在經營活動現金流、涉訴事項、關聯交易、中藥城業務、毛利率及固定資產等六大方面也面臨質疑。5月16日,上交所向康美藥業發出問詢函,要求就上述方面的問題進一步補充披露相關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關聯交易方面,問詢函提到,康美藥業2022年度與控股股東的合夥人廣藥集團下屬企業存在關聯交易,且與廣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廣州欣特醫藥有限公司等多個關聯方同時存在採購與銷售。

5月30日,康美藥業發佈回覆公告,對於關聯交易的問詢,康美藥業指出,公司與關聯方、無關聯第三方的採購、銷售業務與行爲,均遵循行業和市場的商業邏輯與原則,符合商業邏輯。此外,相關關聯採購、銷售定價公允,有關的信用期符合公司的信用政策。

6月14日,康美藥業報收2.3元/股,漲4.07%,市值318.9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