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青農商行在和中海外房地產11億餘元、以及與股東“巴龍系”近9億元的借款糾紛案件中,在對方沒有履行還款義務後該行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經查詢被執行人名下不動產、銀行存款、車輛等等,發現對方竟無可供執行的財產。這些被執行人申請貸款時提供的抵押物去哪兒了一時成謎。

過去的半個月內,青農商行的三條訴訟進展公告,道出了該行向多家房企包括該行第三大股東討債的辛酸與不順。

衆所周知,向銀行申請大額度的貸款,通常都需要有足額的抵押物纔行,一旦所欠貸款還不上,那抵押資產會被銀行通過相關程序變賣償債。

近期青農商行在和中海外房地產(青島)有限公司(下稱:中海外房地產)11億餘元、以及與該行股東“巴龍系”近9億元的借款糾紛案件中,在對方沒有履行還款義務後,青農商行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並對抵押物享有優先受償權。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三條公告出奇一致地稱,經查詢被執行人名下房產、銀行存款、車輛等等,發現對方竟無可供執行的財產。

一時之間,不禁讓外界產生一個疑問,這些被執行人當初申請貸款時提供的抵押物都去哪兒了?

01

逾20億“不良”追討不利

6月13日,青農商行發佈一則公告,披露了公司訴訟事項的進展情況。

作爲申請執行人,青農商行近期收到法院的執行裁定書,就其與中海外房地產、中國海外控股集團有限公司11億餘元的金融借款糾紛作出執行裁定。

裁定結果是:終結本次執行程序。

爲什麼要終結呢?這裏先來說一下爲什麼要申請執行。

從欠錢的中海外房地產的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家房地產公司,近兩年房地產公司的處境不必多說。股權層層穿透後,中海外房地產是中國海外控股集團旗下的全資公司,後者是一家國企。

此前法院對兩方的糾紛經過調解,雙方達成了今年5月8日前分三筆償還11億借款的協議,同時約定青農商行對中海外房地產提供的貸款抵押物有優先受償權。

然而,從後來的情況已然知曉,對方並沒有如約履行。於是,青農商行向法院申請對中海外房地產等進行強制執行,執行標的金額約11.57億元。

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在執行過程中,通過對中海外房地產等被執行人名下的不動產、銀行存款、車輛等情況進行兩次查詢,發現對方沒有可供執行的財產。

法院只好將中海外房地產、中國海外控股集團等被執行人納入限制高消費名單。最後,法院裁定終止執行程序,同時強調如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財產,青農商行可再次申請執行。

至於對方提供的抵押物去哪了?無從得知。

無獨有偶。半個月前的5月末,同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其實早已上演,且這次的“雷”是自家股東埋的。

彼時,青農商行一天內連發兩則訴訟進展公告,涉及的都是該行與股東“巴龍系”合計9億元的借款糾紛。

這次,青農商行同樣作爲申請執行人,向法院申請對巴龍國際建設集團、青島巴龍房地產、巴龍國際集團等“巴龍系”公司,以及爲“巴龍系”借款提供擔保的多家企業及個人進行強制執行。

兩份訴訟進展公告中披露的執行標的金額分別約爲3.68億元和5.51億元,合計執行金額約9.19億元。

根據青農商行年報,巴龍國際建設集團與巴龍國際集團是一致行動人,截至2023年3月末兩家公司合計持有青農商行7.16%的股份,是青農商行的第三大股東。

“巴龍系”是青島赫赫有名的企業,創始人爲昔日青島首富姜俊平。

然而,即便是這樣一家青島的知名企業,結果在執行過程中對名下不動產登記、銀行存款、車輛登記等情況進行兩次查詢,竟發現也沒有可供執行的財產。

至此,結合前文的中海外房地產,意味着青農商行合計約20.76億元的“不良”款,經過訴訟程序追討的結果並不順利。

並且,在對20億“不良”申請強制執行後才發現,對方竟無可供執行的財產,連抵押物去哪了也一時成謎。

02

20億“不良”佔淨利的90%

作爲山東青島的一家農商銀行,相比那些IPO長跑十餘年仍未圓夢的城農商行,青農商行無疑是資本市場的“幸運兒”。

自2012年開業後,青農商行不到七年時間便成功在深交所上市,成爲全國最年輕的A股上市銀行和長江以北第一家A股上市農商銀行。

不過,上述超20億元的“不良”貸款事件發生後,讓外界對這家資本市場的“幸運兒”也產生些許擔憂。

在前述訴訟進展公告中,青農商行表示對20億“不良”貸款計提了相應貸款損失準備,同時稱在條件成熟時,其會積極採取包括“重新申請強制執行”等措施維護權益。青農商行還強調,其將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敬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根據財報,2022年末,青農商行的貸款損失準備(含貼現)爲109.2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6.7%;今年一季度末,青農商行的貸款損失準備(含貼現)已升至116.54億元,較上年同期末增長26.32%。增幅進一步擴大。

此外,2022年末,青農商行呈現“不良”雙升,其不良貸款餘額較上年末增長30.26%至52.6億元,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上升45個基點至2.19%。

其中,房地產業的不良貸款率由上年末的3.44%升至6.1%,增長了77.32%。

青農商行表示,不良貸款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2022年房地產市場及上下游仍處於調整期,房地產業和建築業不良貸款有所上升。

結合前文,與中海外房地產、“巴龍系”等上述涉房類企業的20“不良”,究竟會對青農商行的業績產生多大影響?不妨以該行淨利潤作參考進行比較。

根據財報,2022年,青農商行全年淨利潤爲23.46億元,同比下滑了24.11%;今年一季度,青農商行淨利潤9.92億元,同比增長6.14%。

由此可見,20.76億元的“不良”款,佔青農商行去年一整年淨利潤的88.5%,佔比接近九成。

若按今年一季度的單季淨利潤對比看,20億“不良”也差不多是青農商行兩個季度的淨利潤。也即是說,青農商行要花費大半年的時間,才能掙回這筆“不良”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