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證券日報

7月6日,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佈數據顯示,2023年6月份全球製造業PMI爲47.8%,較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環比下降,連續9個月低於50%,再次創出自2020年6月以來的階段新低。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齊正言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指數連續保持在50%以下,且再次創出階段新低,意味着全球製造業下行態勢有所加劇,復甦之路仍面臨較大挑戰。高企的通脹、持續的地緣政治衝突、金融市場的動盪和貿易壁壘的增多都在持續影響全球經濟的增長動力。

齊正言表示,儘管當前全球經濟整體下行壓力持續,但仍存一些積極因素爲後續全球經濟的恢復提供支撐。一方面,區域經貿合作更加緊密,RCEP實施效果有望持續顯現;另一方面,金磚國家擴容正在進行,爲全球金融體系的穩定提供新的支撐。

亞洲非洲製造業保持平穩

亞洲製造業繼續保持平穩増勢,非洲製造業走勢仍保持相對平穩。

6月份,亞洲製造業PMI爲50.4%,與上月持平,連續6個月在50%以上,顯示亞洲製造業持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從亞洲主要國家看,中國製造業PMI雖仍在50%以下,但經濟運行有所趨穩,市場需求下降勢頭放緩,新動能需求加快增長勢頭較爲突出,企業生產穩中有增,原材料和產成品去庫存持續推進,市場價格也有所趨穩;印度製造業繼續保持較高增速,雖較上月有所放緩,但PMI仍在57%以上;日本製造業再度收縮,PMI降至50%以下;越南及韓國製造業仍保持下行態勢,PMI在48%以下。

齊正言表示,當前亞洲製造業PMI持續運行在50%以上,顯示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下,亞洲經濟仍保持較好韌性,保持平穩增長。目前中國仍是亞洲地區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在日前發佈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強調,中國將成爲全球主要經濟體當中增速最快的國家,預計全年經濟增速爲5.6%,較3月份的預測值上調0.4個百分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官員也在此前表示,預計2023年中國經濟有望增長5.2%,將繼續成爲亞太地區經濟的增長引擎,同時中國經濟也將是未來全球經濟復甦的重要推動力量。

6月份,非洲製造業PMI爲49.8%,較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但仍保持在50%左右。

“當前非洲經濟仍保持相對穩定的走勢,具備一定發展潛力。”齊正言表示,特別是隨着“一帶一路”合作的深入發展,中非經貿合作持續優化升級,向高質量發展邁進。近期召開的中非經貿博覽會相關數據顯示,中非經貿合作多項數據創新高。中非雙邊貿易額的持續增長,不僅帶動了非洲發展,也爲國際對非合作創造了更爲有利的條件,持續推動非洲經濟穩步提升。

歐美主要國家制造業探底

歐美主要國家的製造業延續降勢,且仍在持續探底。

6月份,歐洲製造業PMI爲45.4%,較上月下降0.8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環比下降,連續11個月在50%以下,創出自2020年6月份以來的新低。

美洲方面,6月份,美洲製造業PMI爲46.5%,較上月下降0.8個百分點,連續8個月運行在50%以下。主要國家數據顯示,除墨西哥製造業在50%以上外,美國、巴西、加拿大和哥倫比亞等國製造業PMI均在50%以下。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全球經濟低迷帶來的需求收縮效應逐步顯現,表現出總需求訂單不足,疊加因貿易保護主義和個別國家實施“去風險化”的結構性影響,原料和商品全球循環受阻,阻滯製造業的擴張活動。

從美國數據來看,ISM(美國供應管理協會)報告顯示,美國製造業PMI較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至46%,連續8個月低於50%。美國製造業訂單需求降勢趨緩,新訂單指數較上月回升3個百分點至45.6%。但企業生產活動有所放緩,生產指數較上月下降4.4個百分點至46.7%。庫存及就業方面均有下降,反映出當前製造業企業對未來預期趨於謹慎。

“儘管近期美國通脹增速有所放緩,5月份美國CPI同比增長4%,但仍未達到目標點位,且在近期持續較爲強勁的就業數據支撐下,美聯儲仍將維持緊縮的貨幣政策。”齊正言分析稱,6月貨幣政策會議中“點陣圖”預測顯示,今年或還有兩次加息。綜合來看,美國經濟仍面臨較大挑戰。

近期IMF在報告中着重強調了美國經濟的風險。IMF認爲,高利率持續的時間越長,包括美國國債市場在內的金融鏈條斷鏈的可能性和衝擊就會越大,可能在恢復上也越不容易。

在劉向東看來,各國要加強協調提振國內需求,尤其是放鬆緊縮性的宏觀政策,從改善需求爲主,有效恢復內生動力,而且還要減少貿易保護主義做法,適當放鬆對出口和進口的管制措施。同時提振國內需求,確保全球經濟復甦重返常態化運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