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本土咖啡賽道“價格戰”愈演愈烈。新品牌庫迪以8.8元喝咖啡的優惠活動高調入局平價咖啡市場,已經達成4000店規模。鹹魚翻身的瑞幸也立即緊跟,發放9.9元咖啡優惠券重回低價路線。“又能開心薅羊毛了!”不少消費者表示。

目前來看,今年全年本土咖啡市場或持續在9.9元價格帶上展開廝殺。但在資本市場趨於理性的背景下,這樣的價格競爭能持續多久?

9.9元“價格戰”持續

打開小程序,領取咖啡優惠券,再到公司樓下新開的庫迪咖啡店“薅一杯羊毛”。最近幾個月,在國貿上班的白領小方差不多每週都能喝上9.9元咖啡。“沒想到拍照還挺出片,咖啡味道也不錯。”她說。

菜單上,庫迪咖啡單品原價普遍在18元至32元之間,但瀏覽公衆號就會發現,8.8元、9.9元的低價咖啡券已經熱火朝天地發了將近半年。在7月10日的最新推送中,消費者可以領取6張9.9元咖啡券,每月可使用一張,使用有效期一直持續至今年12月7日。

本土咖啡市場上的營銷“老炮”瑞幸迅速跟進。在6月初宣佈突破萬店規模後,瑞幸開始提供9.9元咖啡券,已連續發放6周,咖啡券可兌換絕大部分門店現制咖啡類飲品。

不僅價格上針尖對麥芒,許多庫迪咖啡的店鋪位置也與瑞幸緊鄰。在國貿三期B座的庫迪咖啡門店,早晨剛上班時段尤其繁忙,需要提前下單才能避免排隊。儘管雙方都表示並不是要打“價格戰”,只是進行正常營銷,但持續性的價格補貼,已讓消費者重回瑞幸剛創立時期的“薅羊毛”習慣。

這場價格比拼目前看不到偃旗息鼓的跡象。瑞幸咖啡董事長郭謹一曾在業績電話會上表示,9.9元活動將長期進行。

搶市場成效顯著

如今庫迪咖啡的低價打法與瑞幸咖啡早期的擴張之路非常相似,甚至可以說是“抄作業”。“感覺瑞幸在哪裏,哪裏就有庫迪。”打開大衆點評,不少網友這樣感慨,很多人熱衷於把二者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實際上,庫迪咖啡正是由瑞幸咖啡創始人陸正耀打造,創辦伊始就劍指瑞幸。

去年10月,陸正耀的新創業項目庫迪咖啡在福州開出首店,隨後迅速“燒錢”補貼換流量,憑藉全場9.9元的營銷迅速收穫一波流量,而且品類、口味和價格均與瑞幸非常相似。從今年的發展勢頭來看,庫迪咖啡的低價擴張策略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5月1日,庫迪宣佈在重慶開出第2000家門店;6月,當瑞幸咖啡曬出萬店規模成績單時,庫迪也宣佈全國門店數量達到4000家,7月目標衝刺5000家門店。

從零到4000店,庫迪咖啡只用時8個月,而瑞幸咖啡當年花了兩年。業界預測,按照這樣的擴張速度,庫迪咖啡衝擊萬店可能只需兩年時間,咖啡行業即將誕生又一個勢頭更猛的“速度型選手”。

對於咖啡消費羣體而言,10元以下的現磨咖啡無疑是非常有誘惑力的價格。但在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隨着國內咖啡愛好者對品牌和品質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靠低價競爭方式搶市場已經不是非常好的策略。對於正在快速擴張的庫迪咖啡而言,純加盟模式也比自營店佔三分之二的瑞幸面臨更高的管理難度。

咖啡賽道熱度不減

9.9元咖啡到底是不是賠本賺吆喝?“薅羊毛”的同時,不少消費者也心存疑問。

庫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穎波介紹,規模化效應之下,一杯咖啡的原材料成本約爲5.5元,加上房租、人工、水電雜費等的綜合成本在9元以下。郭謹一也曾公開表示,瑞幸咖啡已經建立起成本控制體系和盈利模式,可以在保持合理利潤率的同時,達到有競爭力的價格和杯量。

儘管膠着較量的兩個品牌表面上都“雲淡風輕”,但在業界看來,“以價換量”不利於品牌的長久發展。庫迪的招商手冊也顯示,其單杯收入的價格值設定爲16元,每日400杯爲盈利線。由此看來,9.9元的單價屬於“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之舉。

平價咖啡市場瘋狂“內卷”的同時,老品牌星巴克也摩拳擦掌。雖然沒有在價格上展開肉搏,但今夏以來也多次向老用戶推送7折券等福利,並陸續上線“生咖冰霜”等多款新品吸引咖啡愛好者“打卡”。記者獲悉,星巴克計劃至2025年在中國市場運營9000家門店,三四線城市將是重點開拓的市場。

電商平臺數據顯示,過去三個月裏,咖啡店的團購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250%,是各類飲品中增長最快的品類。目前我國有超18萬家咖啡相關企業,預計未來幾年咖啡市場將保持25%至35%的高速增長,到2025年全國咖啡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

“‘價格戰’不是壞事,這會培養起更多人的咖啡消費習慣。低價福利會在一次消費決策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在相對較長時間裏,消費者的選擇還是廣泛且隨機的。”一位獨立咖啡店的主理人認爲,儘管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但在近些年的市場培育之下,咖啡消費羣體規模也在快速增長。“未來的咖啡賽道,本土品牌的表現依舊值得期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