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資報■ 桂浩明

在七月份,科創板在上交所運行已經滿四年了。這四年來,科創板藉助率先進行註冊制試點的優勢,取得了超常規的發展,時下已經有近550家公司上市,募集資金接近9000億元,這兩項指標均遠遠超過同期滬深主板、創業板。

可以說,雖然科創板是證券市場上歷史最短的板塊,但它後來居上,已經成爲新生的融資主力,這對推動我國創新型高科技的發展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很好地承擔了金融支持實體的責任。

不過,與科創板一級市場的轟轟烈烈相比,其二級市場的狀況卻不盡如人意。科創板股票上市交易半年之後,上交所編制的科創50指數開始發佈,按慣例把其起始點位設爲1000點,之後該指數上漲到了1726點。但隨後先是弱勢整理,後來節節下滑,到2022年4月,已經回落到853點。

在當年的10月份,科創50指數展開了一波較爲溫和得反彈行情,並且在今年4月份摸高1171點,當時市場上看好科創50指數的聲音也不少,有的甚至認爲它會複製前兩年創業板行情暴漲的走勢。可是就在創出年內高點後,科創50指數就開始掉頭向下,在6月份再度跌破1000點的整數關,目前其位置大體在960點附近,從技術形態來看,不排除進一步下行的可能。

科創50指數是按一定標準,選取在科創板上市的市值及交易量居前的50家優質公司,作爲樣本股編制的寬基指數,具有較高的代表性,因此其走勢基本上能夠準確地刻畫科創板股票的實際運行狀況。

而從以上的這些數據來看,應該說四年下來,其行情總體上是下跌的,這自然導致絕大多數二級市場的投資者出現虧損。而以科創50指數 樣 本 股 爲 跟 蹤 標 的 的 科 創50ETF,在發行時曾廣受歡迎,一度還實行比例配售,而如今也是全面虧損。享有新股配售特權的機構投資者折戟科創板的事實表明,這個市場儘管已經做得比較大了,但還不夠強,並沒有形成穩定的財富效應,無法持續地爲投資者創造財富。不管這其中有什麼具體原因,現狀都是令人遺憾的,因此在二級市場上廣受投資者詬病。

科創板走勢如此羸弱,問題出在哪裏呢?客觀而言,以下因素是起了作用的

首先科創板提高了對上市企業的包容度這使得大量還無法在主板上市的公司得以上市,這其中有相當數量是沒有盈利的

這對於發展創投事業是必要的,也因此推動了股權投資的活躍度。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在二級市場上還缺乏與之對應的創投類投資者,不少人還是習慣於按原來的思路進行短線操作,由於估值太高,行情隨時間的推移必然走弱。特別是在市場規模擴大以後,交易重心的下移行是不可避免的了。

另外,爲了滿足企業的融資需求,科創板一直保持了很高的擴容強度,這雖然豐富了市場供應,給投資者提供了多種選擇,但規模增加太快,也就帶來了增量資金跟不上的問題,無法維繫較高的股價。

科創50指數的K線圖顯示,其運行特徵是高點不斷下移,而底部則還不明顯,這表明現在主要還是在擠泡沫。最後,國內這幾年科技企業發展遭遇困難,無論是技術突破還是業績改善,勢頭有放緩的態勢,這種格局反映在科創板上,就是其基本面不夠理想。沒有基本面的支持,市場當然很難走強。

時下,受各種因素影響,證券市場總體表現不佳,而科創板則更加疲弱一些。作爲註冊制改革的試點板塊,在定位上又是服務於國家重點扶持的行業與企業,其二級市場的這種狀況需要引起各方的高度關注。因爲這不但涉及廣大投資者的盈虧,還會影響國家科技發展戰略的實施,並且也事關全社會的利益。

如何結合市場實際,以改革創新的思路來化解科創板現存的問題,爲市場走出低迷打下基礎,這是需要抓緊研究的問題。四歲的科創板指數還低於它出生時的水平,這種現象不應該再延續下去了。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