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的好朋友遠方。又等到了相見時刻圖片圖片圖片

藥明康德公佈了半年報,讀完寫完,不吹不貶,供大家參考。

公司 2023 年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 1,887,128.55 萬元,較 2022 年同期增長 6.28%。

公司獨特的 CRDMO 和 CTDMO 業務模式持續驅動公司收入穩健增長。

報告期內,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 14.6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同比增長 23.67%,均超同期收入增速,公司在保持營業收入穩健增長的同時,通過不斷優化經營效率,持續提升產能利用率,規模效應進一步顯現。

公司毛利率有所提升。公司的營業收入188億元,而銷售費用僅僅3.5億元,說明公司被需要,難以被替代,不太需要去吆喝,客戶就來了。

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人民幣 559,818.07 萬元,較 2022 年同期增長40.10%,主要得益於收入收款平穩增長以及營運資本管理持續優化。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也是超過同期淨利潤的,說明淨利潤的現金含量比較高。

2019年來,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是29.16億、39.74億、45.89億、106.16億、55.98億(今年上半年)。

2019年來,公司淨利潤數據分別是18.55億、29.60億、50.97億、88.14億、53.13億(今年上半年)。

對比一下,大家應該能夠發現公司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是超過每個年度的淨利潤的,也就是說,公司的現金流是越來越好的。

2019年以來,每年報表日,公司的合同負債分別是8.97億、15.81億、29.86億、24.97億、31.88億(今年上半年),逐漸增加的。

現金流很好,客戶也願意提前打款等待公司幹活,那麼公司有沒有負債呢??

有的。

短期借款40.17億,長期借款4億元,合計44億元。公司有沒有能力一次性償還呢??

有這個能力。公司手裏的現金大概有96億元,一次性償還掉的話,還剩52億元。

但公司應該有自己的考慮,這部分貸款半年產生的利息7344.56萬,可以忽略不計。

從以上數據,對比公司以前的情況,公司已經可以一邊自己造血一邊發展了,不需要從股市裏進行大額融資了。

龍頭就是龍頭啊。

但是不是說我們就會去投資它呢?

這要綜合考慮。

首先要看你手裏有沒有比他更好的股票,然後把你的資金全部消耗掉了。

投資就是對比嘛。

有排名前十的股票在手,一般就不要去看排名第20位的股票了,是這個道理。

半年的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是10.78%,全年有望達到18%以上。去年全年淨資產收益率是20.62%,是歷史上首次達到這個高度。

要想拉高淨資產收益率,關鍵是淨利潤持續大幅增長。

公司在年報中明確表示:在 2022 年強勁增長基礎上,公司預計 2023 年收入將繼續增長 5-7%
2023年的收入增長進入個位數,預計淨利潤增速也會相應放緩。所以,公司自己都放低了預期,咱們就不要有過高的預期了。

大家都看到了,今年上半年,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 14.61%,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 23.67%。

營業收入的確如公司預料,但淨利潤增速還不錯的。

公司爲全球生物醫藥行業提供一體化、端到端的新藥研發和生產服務,在亞洲、歐洲、北美等地均設有運營基地。
公司通過獨特的“CRDMO”和“CTDMO”業務模式,不斷降低研發門檻,助力客戶提升研發效率,爲患者帶來更多突破性的治療方案,服務範圍涵蓋化學藥研發和生產、生物學研究、臨牀前測試和臨牀試驗研發、細胞及基因療法研發、測試和生產等領域。

截至本報告期末,公司共擁有 41,296 名員工,其中 12,520 名獲得碩士或以上學位,1,374 名獲得博士或同等學位。

大家看一下去年年末的員工數據,對比一下。

截至2022年末,公司共擁有 44,361 名員工,其中 13,281 名獲得碩士或以上學位,1,407 名獲得博士或同等學位。

也就是說,半年來,公司員工數量減少了3065人,裁掉了7.5%人員。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行業發展已經過了跑馬圈地的高增長期,不在需要那麼多人了,在高增長期,大家想的都是佔領地盤,越多越好。

而行業進入了成熟期,就要從內部挖掘效益了。讓一個人幹多個人的活,讓每個人的工作都飽和一些,是一個提高股東效益的途徑。

所以呀,龍頭都表態了,咱們對整個行業就不要有太高的期待了。

當增量沒有了,大家就只能在存量裏面搶飯喫了。

也就是說,競爭會越來越激烈,會很卷。

很多二線的CRO企業,會越來越難過,甚至不得不被迫退出市場。然後行業集中度向頭部企業集中。

在CRO高增長的這幾年,越來越多的CRO完成上市了。

很多企業拿到了資金,都陸陸續續上了產能,在這個過程中,供給能力是增加了,但需求沒那麼多。只好捲了。

大家都剛完成上市,手裏有錢,還能卷幾年。上市的cro超過35家,怎麼着也得卷幾年,然後卷死20家以後才能止戰吧?

也就是說,行業標的已經沒有了稀缺性。那麼整個行業那種集體被爆炒的行情肯定是沒有了。

在發達國家,都是行業前五佔據80%左右的市場(疫苗就是),前十佔據95%的市場。後面的嘛,基本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在35家卷死20家的路上,各種價格戰、各種挖牆腳、各種同業併購,各種監管政策殺死了隔壁誰誰誰的故事會越來越多。

那麼,這時候你要投資這個賽道,你就非常需要思考,誰能獲得最後的勝利,誰能活的比較舒服,你還要非常計較估值問題

在行業被吹成YYDS的時候,大家市盈率都可以炒到150倍以上,但今天,只能看數據說話了,而且,要比合理估值五折後纔可以安心買入。

藥明康德的數據,我看值25倍左右合適,五折才能吸引到目標是三年翻倍收益的保守的投資者。

當然啦,這個不是絕對的。

或許還有其他可能性。

反正,沒有巨大增量的市場,很難炒,因爲沒有了朦朧美,沒有了好故事可以講了。券商們的春夢醒了。

巨大的增量市場在中藥和創新藥上。未來會誕生多個萬億市值的企業。

投資就是對比分析,多看,多對比,高矮胖瘦一下就知道了。自然而然的就完成了選股和估值。

CRO,我還會持續關注,但不會重倉,不會心動,理性看待。

我說行業發展速度會降下來,競爭會更加激烈,但我並沒有否定這個行業的投資機會哈。

因爲CRO是給創新藥服務的,只要創新藥還有成長,這個賽道就有飯喫。只是不能像幾年前那樣喫着碗裏然後還暢想着鍋裏的了。

在藥明康德報表裏,公司對自己業務還是非常有信心的。有信心自然是好的。

公司表示自己的主營業務有着巨大的發展機會

首先,伴隨着全球各國經濟的發展、全球人口總量的增長、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提高、科技進步、醫療開支上升以及大衆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預計全球製藥市場規模仍然將保持增長。

其次,大型製藥企業外包比例提升、中小型製藥公司需求不斷增長,全球醫藥研發生產服務行業有望保持較快增長。一方面,創新藥物研發具有高投入、長週期、高風險等行業特點。在研發回報率低與專利懸崖的雙重擠壓下,大型製藥企業有望更多地通過外部研發服務機構推進研發項目,提高研發效率並降低研發成本。另一方面,包括中小型生物技術公司、虛擬公司和個人創業者在內的小型製藥公司,已經成爲醫藥創新的重要驅動力。這些中小型製藥公司沒有時間或足夠資本自行建設其研發項目所需的實驗室和生產設施,卻需要在短時間內獲得滿足研發項目所需的多項不同服務,因而會尋求研發和生產的外包服務,尤其是“一體化、端到端”的研發服務,滿足其由概念驗證到產品上市的研發服務需求。

再者,中國醫藥產業由仿製爲主向創新爲主的戰略轉變,預計研發投入將保持快速增長。我國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上市許可人制度(MAH)、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和帶量採購、創新藥醫保談判等一系列政策的不斷推進將帶動創新藥研發生產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公司說自己還有成長空間,這個說的應該沒錯。

看一下公司的固定資產是155億,而公司的在建工程是72億,也就是說公司還有大量產能即將投放,即將貢獻業績。

公司自己對於行業的理解,肯定是比我們外行要深入透徹的,它敢於壓那麼多產能在那,肯定是有需求頂在後面的。

只是未來公司的成長,不僅要依靠行業的空間提升,還要依靠搶同行的飯喫。

不爭不搶就能把自己口袋裝滿的時代過去了。

公司擁有龐大、多樣且忠誠的客戶羣,覆蓋所有全球前 20 大製藥企業。
報告期內,全球前 20大製藥企業佔公司整體收入比重約 38%。隨着公司賦能平臺服務數量及類型的不斷增強,公司新老客戶數量穩步增長。
公司的賦能平臺,幫助降低新藥研發門檻,提高研發效率,助力合作伙伴取得成功,並吸引更多的參與者加入新藥研發行業。在這個過程中,公司持續驅動新知識、新技術的發展,提高研發效率、降低研發成本,平臺創新賦能的能力不斷增強,並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生態圈。
公司有能力將全球前20大製藥企業都納入囊中,說明公司能力全面,被需要,但也正因爲如此,公司的再次向上的增量空間就不再是增加新客戶了,而只能來自於每家客戶更多的將自身的研發外包給公司了。

這就存在A客戶原本將自己的研發外包給10家CRO在分別做,未來要更多的將研發外包業務交給藥明康德才行。這就是挖別人牆角,搶同行飯喫了。

卷嘛,看誰最能卷。

要麼通過價格把同行擠掉,要麼通過併購把同行喫掉,這樣就能把同行的飯碗搶了。

當然啦,還有另外一個途徑,那就是你的服務和效率真的是無人能敵。客戶沒得選擇。自然而然把生意給你。

這很難。

看一下公司自己是怎麼說的吧。原話。

公司通過全球 32 個營運基地和分支機構,爲來自全球 30 多個國家的客戶提供服務。作爲行業創新賦能者,公司一直與客戶共同成長。
2023 年上半年,公司新增客戶超過 600 家,過去 12 個月服務的活躍客戶超過 6,000 家,全球各地客戶對公司的服務需求持續增長。剔除特定商業化生產項目,公司在手訂單同比增長 25%。
公司擁有龐大且不斷擴大的客戶羣,客戶粘性極強。報告期內,公司近 99%的收入來自原有客戶,達人民幣 186.5 億元,剔除特定商業化生產項目後同比增長 30%;來自新增客戶收入人民幣 2.2 億元,新增客戶不但爲公司帶來額外的收入,也爲公司不斷追隨新技術、新分子提供了更廣闊的機會。公司持續實施“長尾”戰略並不斷提高大藥企滲透率。

這裏,公司提到了:公司持續實施“長尾”戰略並不斷提高大藥企滲透率。

提高大藥企的滲透率。也就是說20個全球大藥企都已經是公司的客戶了,下面就是要把這20家大藥企的研發服務更多的拿到手,把同業擠走。

繼續看公司怎麼玩的吧。

報告期內,來自於全球前 20 大製藥企業收入人民幣 71.4 億元,剔除特定商業化生產項目後同比強勁增長 47%,來自於全球其他客戶收入保持增長態勢,同比增長 20%,達到人民幣 117.3 億元。公司橫跨藥物開發價值鏈的獨特定位,使得公司能夠“跟隨客戶”、“跟隨分子”,並實現更大的協同效應。報告期內,使用公司多個業務部門服務的客戶貢獻收入人民幣 173.3 億元(營業收入188億,也就是說多數客戶都使用了兩個以上的研發環節的服務。),剔除特定商業化生產項目後同比增長37%,佔公司收入比例進一步上升,達到 92%。

總之,公司未來利潤還會提升,還會成長,但成長的速度會下來。成神的路上,要有很多屍體踩着纔行。

如果你要參與進去,記住,降低預期,儘可能保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