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欄

強推核污染水排海,只會讓日本在人類歷史上留下新的污點。

連日來,日本強行啓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招致國際社會多方質疑和反對。

據新華社報道,當地時間8月25日,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表示,日本核污染水排海“這一舉動無視公共利益,公然向包括太平洋島國在內的全世界轉嫁核污染風險,極其自私自利,極其不負責任”。同日,朝鮮常駐聯合國代表金星也批評稱,“日本決定排放含有大量放射性物質的污染水,讓人類安全和海洋環境處於極大危險之中”。

面對國際社會的批評聲浪,日本仍一意孤行地進行核污染水排海,這不僅是出於自私自利,更是出於日本政客們的政治私慾。此舉也在日本國內遭遇民衆質疑,最新民調顯示,岸田文雄內閣支持率從7月的28%進一步下滑至26%,再創新低。

那麼,在此情況下,日本政府爲何還要強推核污染水排海呢?這首先是因爲“安倍影響”。

日本核污染水源自2011年3月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2012年底,日本政權輪替,第二次出任首相的安倍晉三曾指示,“核污染水問題將不再交由東京電力公司解決,而是由國家主導採取對策”。2020年3月,安倍政府提出用30年時間將核污染水排入大海的構想。

2020年9月,安倍內閣時期的官房長官菅義偉就任首相後,於2021年4月正式宣佈將核污染水排放入海。2022年10月,安倍內閣時期外相岸田文雄出任首相,並於2023年8月22日宣佈,從8月24日起正式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

追溯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決策全過程,可以清晰看到,早在安倍政府時期就已確定了基本方針,而此後的菅義偉政府、岸田文雄政府,均不過是具體執行者。

理論上,新一屆政府完全可以重新審議上屆政府的內政外交決策,但不論菅義偉,還是岸田文雄,卻都在覈污染水排海問題上堅定貫徹執行安倍政府的決策。

其原因就在於,兩人執政期間均不得不依賴安倍晉三和安倍派的支持。特別是現任首相岸田文雄,若在覈污染水排海問題上做出有違安倍的決策,不僅將難獲安倍派的支持,還有可能被貼上“政治背叛者”的標籤,得不償失。

與此同時,強推核污染水排海,也有對中韓等周邊鄰國打贏輿論戰的考量。

核污染水排海極易引發國際輿論反彈,因此,日本政府在推進相關進程,也拿到了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報告作爲“通行證”,以此增加“合理性”“正當性”,進而爭取國際社會更多支持。

畢竟,若因中韓等周邊鄰國的強烈反對就放棄排海,就相當於日本變相承認了核污染水“不安全”“不達標”,進而輸掉這場輿論戰。而今後,核污染水排海問題也將逐漸等同於歷史問題,成爲“打壓”日本的一張牌。

實際上,日本政府及一些政客近期多次宣稱部分國家將核污染水問題“政治化”“非科學化”,是在對日打“外交牌”,這本質上就是通過模糊焦點的方式,來轉移國際輿論的注意力。

此外,強推核污染水排海,也跟一些日本政客刻意營造“英雄主義”有關。

最近一段時期,日本政府和部分媒體開始炒作“全球只有中國反對核污染水排海”。這當然是無視客觀現實的荒謬言論,但同時也是在刻意營造一種基於對抗情緒的“英雄主義”敘事。

伴隨中國綜合實力的崛起和日本深陷“失去的二十年”,部分日本政客看待中國的角度逐漸扭曲,開始熱衷於向民衆渲染灌輸“中國威脅”。在此背景下,一些日本政客則刻意將自己包裝成“敢於對中國說不”的“國家利益守護者”形象,以此來謀求個人利益最大化。

但是,政客們無視人類社會公共利益,企圖藉由核污染水排海來營造虛無的“英雄主義”來打造個人品牌和形象,卻最終只會葬送民衆的健康福祉和國家的未來命運。

海洋是全人類的共同財產,不是日本肆意傾倒的垃圾場。在覈污染水排放問題上,日本應認清自身責任,秉持科學態度,履行國際義務,積極回應本國國民、周邊國家以及國際社會的嚴重關切,否則只會讓日本在人類歷史上留下新的抹不去的污點。

□陳洋(遼寧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評論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