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即使是在三年疫情、消費緊縮、行業競爭等多重壓力下……瀘州老窖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今年3月,在2022年瀘州老窖經銷商大會上,劉淼這樣總結道。

不論是對瀘州老窖,還是對劉淼個人而言,2022年都是不尋常的一年。這一年,瀘州老窖集團營收首次突破800億元,瀘州老窖股份公司營收圓滿完成全年增長15%的目標,淨利潤首次突破百億大關,取得30.29%的高增長;這一年,也是劉淼擔任瀘州老窖集團、股份公司“雙料”董事長的首年。

彼時,距離劉淼擔任股份公司董事長已過去7年,這位曾經最年輕的酒業公司掌舵人,如今已成爲行業老將。這些年,外界對劉淼帶領公司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但這位老將其實也有“煩惱”。

2015年,“臨危受命”的劉淼提出“重回前三”的目標。從那以後,瀘州老窖何時能回到前三,成爲繞不開的話題。當前,白酒行業正經歷着巨大的變革,競爭也進入白熱化,“重回前三”目標也已被瀘州老窖延續到“十四五”末。

究竟何時能“重回前三”?在今年6月底的年度股東大會上,瀘州老窖集團及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淼再次做了闡釋。他說:“未來5-8年,瀘州老窖(銷售佔比)若達不到當前規上企業6000億總盤子的15%以上,我們就會掉隊……銷售爲王,擴大規模體量,錨定行業前三,我們沒有任何退路。”

圖片來源:每經資料圖經受住了行業調整期考驗

過去三年,白酒行業經歷了嚴峻挑戰。尤其是2022年,動銷不暢、渠道庫存偏高等問題猶如一層陰霾,在行業上方經久不散。

如劉淼所說,瀘州老窖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前兩年,公司營收增速均超20%,2022年,營收創新高達251億元,圓滿完成全年營收增長不低於15%的目標。

在這位從業32年的老將帶領下,瀘州老窖幫助渠道動銷的策略,按照計劃穩步推進。在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上,劉淼說:“瀘州老窖一直在佈置安排如何圍繞消費者、終端動銷展開工作,公司一步一步往前行,也沒有急躁,沒有一把抓,整體佈局非常良性。”

產品端,在劉淼等一衆高管團隊的領導下,公司產品矩陣全面發力。去年,國窖1573、瀘州老窖特曲、百年瀘州老窖窖齡酒在內的出廠價150元以上中高檔產品銷量同比增長16.87%。

長城證券大消費組長、食品科學博士劉鵬向《每日經濟新聞•將進酒》記者表示:“瀘州老窖去年按照自身節奏推進國窖1573和窖齡市場(佈局),同時公司全系列產品低度化、全國化的戰略非常有效,且執行到位,放大了公司的優勢。”

去年,國窖1573銷售貢獻佔比已達到60%以上,銷售規模近200億元;瀘州老窖特曲銷售規模突破60億元,窖齡酒規模突破20億元,頭曲、二曲品牌的終端覆蓋率超過30萬家。截至2023年初,公司華北與西南兩大基地市場已經建成,5億級省區市場超過13個。

另一方面,公司近年來持續推進瀘州老窖•國窖1573封藏大典、“讓世界品味中國”全球文化之旅等衆多品牌營銷、核心消費者圈層培育活動,加碼品牌建設。

劉淼自信地表示:“大家這幾年看到我們的費用率在降低,就證明我們在做品牌的含金量與品牌的高度,有了品牌成長才有費用的壓縮。”

2021年與2022年,瀘州老窖保持了良好的盈利能力。Wind數據顯示,過去兩年,公司淨利潤分別爲79.56億元、103.65億元,同比增長32.47%和30.29%,ROE(加權)分別爲31.15%和33.32%。

對此,某公募基金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瀘州老窖的盈利一直比較穩定,雖然不像其他酒企普遍提價,但公司產量擴張比較多,形成規模效應,並更好地利用供應鏈控制成本,使得公司利潤能夠保持20%~30%的穩定增長。

據瞭解,瀘州老窖設計產能17萬噸,近三年產能利用率均達到100%;截至去年年末,公司在建產能8萬噸。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是瀘州老窖股權激勵計劃業績考覈的最後一年。因此,外界對公司是否會爲了業績而向渠道壓貨產生了擔憂。

對此,劉淼在2022年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瀘州老窖正穩定、持續、健康地發展。“瀘州老窖銷售上沒有要去壓經銷商的貨,渠道庫存也沒有隱藏。”他說,“從四、五月的銷售數據來看,公司整體發展非常良性,正按照穩定持續健康的方向發展。”

8月28日,瀘州老窖發佈的2023年半年度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145.93億元,同比增長25.11%;歸母淨利潤70.9億元,同比增長28.17%;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同比增長38.53%,達到56.48億元。公司已連續3年上半年營收增速達20%以上,淨利增速達30%左右水平。

公司在年報中表示,力爭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不低於15%,即288.92億元。

在行業調整等外部環境影響下,公司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隨着下半年銷售旺季來臨,市場對瀘州老窖全年業績有着良好預期。中金公司研報指出,公司品牌佈局完善,行業龍頭仍將受益集中度提升。如今公司已經形成銷售額200億元的國窖、30億元+特曲、25億元+60版特曲、20億元+窖齡的品牌佈局,系列酒逐漸成爲全國各價位主流產品。區域市場上,華東市場仍有較大空間和機會,隨着品牌勢能提高,全國化的佈局仍有增量空間。“向同行學習”

“重回前三”,是瀘州老窖近年不斷提及的。有媒體曾統計過,瀘州老窖在2018年高喊七次“重回前三”口號,這或許僅是公開場合發聲的數字。

瀘州老窖爲何執着於“重回前三”?“毫無疑問,白酒行業前三都是優秀者,不能指望別人會犯錯誤,需要自身不斷學習和靠近,這纔是瀘州老窖的目標。”2019年,瀘州老窖管理層曾坦言,當初制定“重回前三”的目標,是因爲剛接手時,公司已跌到全國第七或第八位。“如果再被擠出行業前十,瀘州老窖的規模和號召力可能就在這一輪行業競爭中被擠掉,所以提出這個口號,(希望)將瀘州老窖帶向新的高度。”

回望劉淼接手瀘州老窖時,公司及整個白酒行業,正處於深度調整期。

2012年的塑化劑風波,給整個白酒行業造成一大利空。2013年,“三公消費”禁令的出臺,讓失去了政務消費這個重要場景的高端白酒,成爲受衝擊最大的領域。2014年,瀘州老窖業績迎來上市以來最大跌幅,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同比下滑48.68%和72.41%。

也就是在這一時期,1991年畢業後就進入瀘州老窖工作的劉淼臨危受命,由副總經理“連升兩級”成爲公司董事長。2015年6月,以劉淼和總經理林鋒爲代表的公司新管理團隊走馬上任,在他們的帶領下,瀘州老窖一步步走出了低谷。2017年,公司營收規模重回百億,2022年達到251億元。

“當時(2014年)的銷售收入只有53.53(億元),整個(歸母)淨利潤接近9個億,當時的國窖1573就只有1000噸(產能),1000噸(銷售)就不到10個億。”回憶起剛上任時的情景,劉淼談道,“我們也是基於對老窖、酒業的感情,制定了堅定不移地要推動老窖品牌(的戰略)。”

國海證券曾在2021年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十三五期間,“國窖1573”單品牌銷售已進入白酒前三。業內亦有分析指出,客觀來看,當前瀘州老窖市值、利潤增速、毛利率等多項指標已經重回前三。

劉淼亦表示:“到今天爲止,從品牌角度,老窖的品牌不是說比別人做得好,但我們應該客觀地看到在品牌這個高度上,除了茅臺、五糧液,大家應該能夠談到的是國窖1573。”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2022年,白酒行業調整期內,包括瀘州老窖在內的頭部酒企均實現了高基數上的穩定增長。對於其他頭部酒企去年取得的業績,劉淼表示:“這是一件好事情,證明中國白酒人很敬業,我們中國白酒人都在勤勉盡職,沒有藏着掖着,都是不斷地向上、向前在發展。”他亦指出,“同時,這也提醒我們還不能沾沾自喜,還有很多要想別人學習。”

實際上,劉淼也一直將助推行業發展的責任放在肩上。

今年3月,在中國酒業協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五次(擴大)會議暨中國酒業協會成立三十週年慶典上,劉淼這樣說:“我比丁雄軍董事長(茅臺集團董事長)的年齡要大,以前我還覺得我是最年輕的,現在我是老將了,也願意去先行先試,把我們積累的好的東西傳給整個行業,不好的一些教訓,也希望未來大家不要再去犯錯誤。”

在劉鵬分析看來,重回前三其實是瀘州老窖的長期目標。“雖然其他酒企近年品牌勢能強力釋放,對老窖形成了一定的壓力,但總體影響有限,且其他酒企利潤率相對瀘州老窖而言較低,公司重回前三是時間問題。”未來拼搶奪:還要保持20%的增長

進入2023年,白酒市場面臨的挑戰依舊嚴峻,各大酒企也都有了新的應對和調整。面臨行業變革帶來的變化,今年以來,劉淼多次公開表示:“能跑多快跑多快。”公司管理層在年度股東大會上也再次強調:“現在屬於瀘州老窖進攻的時刻已經到了。”

“未來三年,瀘州老窖將繼續錨定‘十四五’戰略目標,在良性發展基礎上能跑多快跑多快,全面完成‘十四五’戰略規劃。”劉淼在經銷商大會上表示,未來三年,將全面推進渠道賦能行動。向行業內外優秀企業學習和借鑑,全面提升價格、物流管理水平。尤其要發揮市場督查、費用稽覈、監察審計和數智手段等作用,保持價格剛性、物流良性,絕不以價格換銷量,絕不以竄貨換髮展。

在渠道端,今年3月以來,公司利用數字化五碼關聯產品,在幫助渠道去庫存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要研究我們在這個行業裏面有什麼優勢與短板,哪些優勢需要發揚,那些短板需要補。”

劉淼提到,“我們儘量在保持與其他龍頭企業同步的距離。”

產品體系的梳理與佈局依然是重中之重。

當前,核心大單品國窖1573在千元價格帶地位穩固,但腰部產品一直是其短板。爲此,瀘州老窖也在不斷調整產品結構。近年,公司發力特曲60版、低度國窖和瀘州老窖1952等次高端產品。隨後,又推出戰略性單品黑蓋光瓶,補充大衆酒價格帶產品。至於在千元以上價格帶,茅臺一家獨大、五糧液推出經典五糧液,瀘州老窖近年來也大力推廣超高端產品國窖1573•中國品味。

而在產能升級方面,黃艤釀酒生態園全面投產,新增優質純糧固態白酒產能10萬噸/年、酒麴產能10萬噸/年和38萬噸儲酒能力;行業內包裝智能化程度最高、生產速度最快的“燈塔工廠”即將建成。

“把課補全後,我們要將自身的優勢發揮出來,哪怕是‘拼搶奪’,也要充分利用行業在加速集中的時間內,把該搶到的搶到。”劉淼說,“未來兩年,我們會按照既定的方針,還要保持20%的增長,要做到這一點。”

上述公募基金人士認爲:“瀘州老窖雖不像其他品牌那樣普遍提價,但是產量擴張比較多,其未來繼續保持20%左右增長是有可能的。”

劉鵬則認爲,瀘州老窖實現20%的增長主要取決於兩個關鍵因素。“第一,是國窖1573品牌勢能繼續拉昇,目前來看還有空間;第二,則是窖齡酒和國窖1573的配合,包括低度酒、全國化(戰略)。瀘州老窖是濃香型白酒中單糧的代表,在低度方面還是很有優勢。所以,未來還是要看公司如何推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