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中國金融雜誌

作者|蘇贇‘中國人民銀行青海省分行行長’

文章|《中國金融》2023年第17期

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風電光伏資源十分豐富,發展清潔能源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通過多年的轉型升級,青海的清潔能源發展已從“風生水起”走向“風光無限”,截至2022年末,青海省電源裝機總量4468萬千瓦,其中清潔能源裝機佔比91.2%,居全國首位;風、光等新能源裝機佔比63%,成爲全國第一個新能源裝機佔比過半的省份。圍繞青海省新能源產業佈局,人民銀行青海省分行引導金融機構聚焦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特點、難點,不斷創新專項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推進綠色金融和清潔能源產業深度融合,助力青海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建設。

圍繞高地建設健全金融支持體系

近年來,青海省金融系統緊盯“雙碳”目標,把支持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建設作爲推進綠色金融發展的重要內容,在體制機制、組織體系、產品和服務方面先行先試,爲綠色金融支持資源富集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積累有益經驗。

構建政策支撐體系,推進形成多方聯動格局。2016年,青海省政府批轉印發《關於發展綠色金融的實施意見》,建立與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協同推進的綠色金融工作機制,引導金融資源向清潔能源等重點領域傾斜。2021年,原人民銀行西寧中心支行(以下簡稱西寧中支)出臺《青海省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綠色信貸業績評價實施細則》,將評價結果納入宏觀審慎評估框架,構建金融機構綠色信貸正向驅動機制。考覈評價以來,青海省綠色貸款佔各項貸款的比重始終保持在20%以上,居全國前列。截至2023年6月末,青海省綠色貸款餘額1607.4億元,佔各項貸款餘額的21.8%,其中清潔能源產業貸款1117.4億元,佔綠色貸款的69.5%。

強化央行資金引導,推進清潔能源全鏈條融資。2021年,西寧中支開通綠色票據再貼現業務辦理快速通道,以綠色產業供應鏈爲依託,按照“優惠貼現+再貼現”業務模式,幫助清潔能源、新能源產業企業盤活應收賬款,降低融資成本。2023年上半年,西寧中支累計辦理綠色票據再貼現1.1億元。與此同時,全省金融機構用足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加大對清潔能源裝備指導、電場建設和運營、儲能、電網擴建等全產業鏈條的信貸支持。國家開發銀行青海省分行以碳減排支持工具優惠政策支撐,爲青海國能同德抽水蓄能電站項目量身定製“建設期配套貸款+中長期貸款”全週期融資支持方案。該項目總裝機容量240千萬,貸款合同金額25億元,截至2023年6月末,人民銀行累計爲青海省內金融機構提供碳減排支持工具資金約100億元,撬動金融機構發放碳減排貸款167億元,惠及60家企業的78個清潔能源項目,平均貸款利率3.53%,最低利率2.5%,實現減排約507萬噸當量二氧化碳。

構建重點企業項目庫,推進“一對一”精準支持。2021年,西寧中支聯合青海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緊密圍繞國家規劃、產業發展政策等戰略要求,統籌推進綠色項目儲備,通過建立清潔能源重點支持企業名單,指導金融機構“一對一”精準服務符合國家標準的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的綠色產業。2021年以來,西寧中支累計向省內金融機構推送重點支持清潔能源核心企業79家,引導金融機構投放的綠色貸款餘額超300億元。

加強產品和服務創新,拓寬清潔能源產業融資渠道。針對清潔能源產業前期投資大、後期市場回報週期長等特點,青海省轄內各金融機構創新推出“規劃合作貸款”“補貼確權貸”“建設期配套貸款”等10種專項金融產品,爲企業提供定製化信貸服務。國家開發銀行青海省分行推出“確權貸”,對已納入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清單且存在已確權應收未收國家財政補貼資金的項目進行融資支持,及時解決企業因可再生能源補貼未到位產生的資金週轉困難,迄今累計支持光熱電站儲能等9個項目、貸款餘額13.3億元。建設銀行青海省分行通過“信用+電費收費權質押”方式,向格爾木魯能新能源有限公司風光熱儲多能互補示範項目授信22.5億元,推動項目新增裝機容量700兆瓦;以電費收費權質押爲擔保,爲共和中能建青交控新能源有限公司授信3.2億元,推動青海—河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電源配套工程項目建設,提升青海新能源消納外送能力。此外,青海銀行和西寧農商銀行兩家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發行綠色金融債16.7億元,投向清潔能源產業及新能源產業4億元。

經濟效益與減排效益並重,推進清潔能源產業和普惠金融融合發展。在項目審覈過程中,西寧中支引導金融機構充分考慮耗能、污染、生態等相關授信風險,推出“鄉村振興光伏貸”“產業扶貧貸”等普惠性綠色金融產品,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2020年,農發行海南州分行發放產業扶貧貸款3億元,支持金元切吉風電有限公司50兆瓦集中式風電項目建設.項目建成後,將以產生的收益連續5年幫扶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31戶87人,預計每人每年可增收3500元。

構建碳賬戶體系,推動差異化融資支持。西寧中支協同青海省發展改革委,依託國網青海電力公司的“碳排放智能監測平臺”和“綠電溯源平臺”,探索利用大數據技術覈算用電企業的能耗總量、能耗強度、碳排放總量、碳排放強度等指標,並基於區塊鏈技術追溯企業綠電使用佔比。目前首批114家企業已經完成數據採集和核算。2023年,招商銀行西寧分行試點將企業碳排放數據納入信貸審批流程,綜合評估碳減排量和綠電佔比後提供差異化的融資利率和貸款額度,已向3家工業企業發放低成本優惠政策貸款6300萬元,爲企業節省利息支出36.98萬元,營造了“早降碳、早受益”的金融環境。

綠色金融支持清潔能源產業的難點

產業發展需加快配套政策支持。近年來,青海省清潔能源裝機量迅速擴大,但配套大容量、高負荷、遠距離輸電能力建設滯後,電力外送新通道擴容有限。目前,全省光伏利用率爲94.1%,低於全國平均水平4個百分點,光伏發電無法全部上網銷售制約了企業擴產。此外,根據現有政策,青海省的風電、光伏上網電價爲每千瓦時0.2277元,處於全國較低水平。隨着光伏補貼正式歸零,系統成本的下降仍不能彌補電價下調和退貼,低電價和營收下降等因素增加光伏企業還款壓力並進一步影響後續項目融資落地。

產業融資的系統性不足。以青海省海西州、海南州兩個千萬千瓦清潔能源基地建設爲例,其所含項目普遍採用集中連片規劃、多主體分標段劃片建設的形式,加之新能源項目規模大、週期長、建設主體過多、標段劃分過細,導致分標段項目的融資金額遠小於能源基地整體投資金額,給金融機構統籌融資授信帶來困難。同時,青海省清潔能源產業的融資結構不均衡,綠色信貸佔90%以上,而綠色債券金額很小;綠色基金以政府引導基金和產業基金爲主,社會資本參與度較低。

清潔能源領域的信息壁壘尚未完全打通。金融機構對光伏企業及相關項目的信息獲取難度較大,尤其對企業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方面的違法違規信息、交易電量和電價等市場信息的獲得渠道有限,難以及時全面掌握光伏項目的真實情況,從而影響到信貸認定和支持效果。

相關建議

一是加快清潔能源產業金融服務創新。進一步強化對電力傳輸系統建設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新能源+儲能”一體化開發,促進風光水火多能系統調節能力建設,推動實現電源和電網建設同步配套,提升綠色電力跨省區消納能力。創新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持續完善碳賬戶體系建設,推進清潔能源產業與下游用電企業碳減排掛鉤,進一步豐富“雙碳”目標金融產品池。

二是強化融資政策支撐,加強產融協調。推動青海省創建零碳產業基金,以地方政府出資爲主,吸引企業和社會資本參與建設。對規模較大的清潔能源項目,制定稅務分期徵收辦法,探索設立政府清潔能源項目週轉基金、實施稅費減免或稅費延遲繳納等政策,幫助企業緩解流動性問題。將金融政策與企業技改專項資金、財政貼息、政府性融資擔保等政策有效銜接,更好地發揮金融、產業和財政政策疊加倍增效應。

三是建立完善信息披露機制,促進綠色低碳信息整合在全省範圍內建立行業統一的環境效益測算規則,出臺統一、可量化的標準和操作指引。探索依託國網青海電力公司的“碳排放智能監測平臺”和“綠電溯源平臺”,進一步引導金融機構加快環境效益信息測算和披露的數字化進程,增強清潔能源項目環境效益信息的橫向和縱向可比性,提升項目貸款定價的科學性和一致性。

四是完善內部管理,激發綠色金融業務潛力。進一步完善綠色金融差異化授信和考覈機制建設,在專項信貸規模、內部資金定價、業務審批綠色通道、獨立考覈體系等方面給予綠色金融專屬優惠政策;引導金融機構適時成立綠色金融事業部,強化對包含清潔能源產業在內的綠色產業中長期發展支持。加大涉及環境、法律、碳交易規則和金融知識的複合型人才的培養和儲備,強化對綠色金融的智力支持。

(責任編輯張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