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中國中期(*ST中期,000996.SZ)籌劃重組十餘年,中國國際期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際期貨”)離A股又更近了一步。

上週,中國中期披露重組草案。上市公司擬向中期集團出售除中國中期持有國際期貨的25.35%股份、中期時代100%股權及相關負債之外的全部資產和負債,並對國際期貨實施吸收合併,同時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25億元,主要用於開展期貨創新業務、提升期貨經紀業務服務能力等。本次交易中,國際期貨整體估值爲34.6億元,增值率爲117.74%。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近十幾年來,中期集團一直在推進將國際期貨注入中國中期這一上市平臺,但多次籌劃均未能成行。

而與其他同行相比,當前國際期貨的資本規模相對薄弱,且以期貨經紀業務爲最主要利潤來源,國際期貨同時也面臨收入結構單一的風險。

重組草案顯示,2021年至2023年一季度,國際期貨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58億元、2.09億元、4384.86萬元,淨利潤7699.92萬元、5829.28萬元、1053.9萬元。其中,由於境內期貨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下降,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同比分別減少19.12%、24.3%。

上述報告期內,國際期貨的風險管理業務收入合計989.69萬元,佔同期營收的比例僅爲1.94%。

曾多次與中國中期重組

根據重組方案,中國中期擬向中期集團出售除中國中期持有國際期貨的25.35%股份、中期時代100%股權及相關負債之外的全部資產和負債,中期集團以現金支付。資產出售完成後,中國中期除持有國際期貨25.35%股份、中期時代100%股權及相關負債之外的全部業務、資產及負債、人員將由中期集團承接。

根據評估,上述除中國中期持有國際期貨的25.35%股份、中期時代100%股權及相關負債之外的全部資產和負債的評估結果爲-1283萬元,各方確定交易價格爲0元。

與此同時,中國中期擬向國際期貨除上市公司以外的所有股東發行A股股票作爲吸收合併對價,對國際期貨實施吸收合併,中國中期持有的國際期貨25.35%的股份將在本次吸收合併完成後予以註銷。作爲被吸並方,根據評估,國際期貨整體估值爲34.6億元,增值率爲117.74%。

此外,中國中期還擬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25億元,其中12.5億元用於開展期貨創新業務,5億元用於補充境外子公司資本金,4.5億元用於提升期貨經紀業務服務能力、促進轉型升級,2億元用於加大金融科技信息大數據系統等基礎設施建設,剩餘1億元用於其他運營資金。

本次交易完成後,不考慮配套融資情況下,中期集團持有中國中期53.97%的股權,考慮配套融資情況下,中期集團持有中國中期41.51%的股權,均仍爲公司的控股股東。

事實上,近十幾年來,中期集團一直在推進將國際期貨注入中國中期這一上市平臺。資料顯示,國際期貨的前身是中期期貨。2010年,中期期貨吸收合併國際期貨經紀、中期嘉合之後更名爲國際期貨,中國中期由此成爲國際期貨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僅次於中期集團。

此後在2012年和2014年,中國中期兩次籌劃向中期集團購買期貨資產但均以失敗告終。2019年5月和2020年11月中國中期接連計劃重組,目的都在於收購國際期貨。

屢次籌劃重組國際期貨失敗,中國中期的汽車服務主業經營能力一直較爲低迷。自2018年以來,中國中期已連續五年半扣非淨利潤下滑。其中,2023年上半年,中國中期的營業收入、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分別僅有964.03萬元、13.25萬元、22.36萬元。

而本次交易完成之後,中國中期將作爲存續公司承繼及承接國際期貨的全部資產、負債、業務、合同、人員及其一切權利與義務,存續公司的經營將戰略轉型爲以期貨爲核心的金融業務。

境內期貨交易所市場份額逐年下滑

作爲一家老牌期貨公司,國際期貨是目前國內期貨公司中綜合實力較強的期貨及金融衍生品交易服務提供商之一。經過歷次吸收合併,當前國際期貨形成了對全國地域的業務網點覆蓋。

但與其他同行相比,國際期貨的資本規模相對薄弱。根據中期協統計,截至2023年5月,國際期貨淨資本規模僅在行業中位列第50位。

不僅如此,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在當前金融混業將成爲期貨行業發展趨勢的背景下,與國內券商系的期貨公司相比,國際期貨在開展與證券業務相結合的創新業務以及金融期貨業務方面存在一定的競爭劣勢。

目前,期貨經紀業務仍爲國際期貨最主要的利潤來源。儘管國際期貨正在積極發展創新業務,經營效益逐步體現,但從各項主營業務的收入結構分析,國際期貨目前主要收入來源仍爲傳統的期貨經紀業務所產生的手續費收入和保證金利息收入。

重組草案顯示,2021年至2023年一季度,國際期貨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58億元、2.09億元、4384.86萬元,淨利潤7699.92萬元、5829.28萬元、1053.9萬元,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爲6765.69萬元、4869.88萬元、837.95萬元。

上述報告期內,國際期貨境內期貨經紀業務收入(含期貨及期權交易手續費淨收入、交易所減收手續費淨收入、境內保證金利息淨收入)分別爲2.16億元、1.57億元、2873.57萬元,佔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爲83.63%、75.45%、65.53%。

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各報告期內,國際期貨的風險管理業務收入分別爲407.63萬元、668.29萬元、-86.23萬元,合計989.69萬元,佔同期營收的比例僅爲1.94%。

而以手續費作爲主要收入來源,在面對行業競爭的加劇以及交易佣金率逐漸下滑的情況下,國際期貨的盈利能力受影響較大。2021年至2023年一季度,國際期貨在境內期貨交易所的代理成交金額分別爲4.23億元、3.13億元、0.65億元,市場份額分別爲0.36%、0.29%、0.27%,境內期貨經紀業務綜合手續費率分別爲萬分之0.35、0.34、0.29,均呈下降趨勢。

這也導致2022年國際期貨的境內期貨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同比減少29.09%,進而帶動公司當期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同比分別減少19.12%、24.3%。

不過,按照中國中期和國際期貨的重組計劃,本次重組及配套資金募集完成之後,存續公司將加大投入,建立更加完善合理的營銷網絡佈局,進一步加大經紀業務轉型推進和提升力度,特別是推動經紀業務和互聯網的融合,延長市場營銷半徑,爲傳統期貨經紀業務的利潤增長及市場規模擴張打下基礎。

此外,配套融資將投入到存續公司的資產管理、投資諮詢及風險管理等新業務當中,以增加新的利潤增長點,進一步提高存續公司盈利能力和競爭實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