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指研究院發佈2023年1-9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業績排行榜數據顯示,2023年1-9月,TOP100房企銷售總額爲48501.0億元,同比下降10.3%,降幅相比上月擴大1.7個百分點。其中TOP100房企9月單月銷售額同比下降24.1%,環比增長24.8%。策略方面,8月底多部委落地樓市優化舉措,隨後一二線城市加入放鬆限購限貸政策行列,近期各地政策出臺頻次有所加快,政策支持力度增強,提振了市場信心。展望後市,在覈心城市市場活躍度提升以及去年低基數效應顯現背景下,預計四季度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降幅將有所收窄。

1.業績:TOP100房企銷售總額爲48501.0億元,同比下降10.3%

2023年1-9月,TOP100房企銷售總額爲48501.0億元,同比下降10.3%,降幅相比上月擴大1.7個百分點。其中TOP100房企9月單月銷售額同比下降24.1%,環比增長24.8%。銷售額超千億房企14家,較去年同期減少1家,百億房企96家,較去年同期減少4家。TOP100房企權益銷售額爲33233.4億元,權益銷售面積爲19460.2萬平方米。

數據來源:中指數據CREIS

注:文中分析所用銷售額,如無特別說明,均指全口徑銷售額。

2023年1-9月,各陣營房企銷售額均有所下降。其中,TOP10房企銷售額均值爲2096.3億元,較上年下降6.5%;TOP11-30房企銷售額均值爲659.5億元,較上年下降10.0%;TOP31-50房企銷售均值爲323.4億元,較上年下降14.6%;TOP51-100房企銷售額均值爲157.6億元,同比下降16.5%。

數據來源:中指數據CREIS

2.數量:百億以上陣營企業數量減少

數據來源:中指數據CREIS

2023年1-9月,百億以上陣營企業數量減少。具體來看,千億以上陣營14家,較去年同期減少1家,銷售額均值1816.8元。第二陣營(500-1000億)企業9家,較去年同期減少5家,銷售額均值616.5億元。第三陣營(300-500億)企業19家,較去年同期減少7家,銷售額均值396.7億元。第四陣營(100-300億)企業爲54家,較去年同期增加9家,銷售額均值177.7億元。

表:2023年1-9月TOP100房企各陣營數量及銷售額均值情況

數據來源:中指數據CREIS

3.營銷策略:寬鬆政策落地,房企多措並舉促銷售

8月底多部委落地樓市優化舉措,隨後一二線城市加入放鬆限購限貸政策行列,近期各地政策出臺頻次有所加快,政策支持力度增強,提振了市場信心。房企藉助8月底政策寬鬆風口,多措並舉、因城施策增客戶信心、提員工士氣、引多方流量、促真實成交,力圖使“金九銀十”實至名歸。

一方面,房企講產品、保交付,以實實在在的優質產品增強客戶信心,如多家民營房企近期按月披露交付數據,以實際數據證明企業保交付能力。另一方面,房企藉助各類熱點活動,或打造熱點事件,增強產品曝光度,擴大客羣覆蓋範圍,如中海國慶期間推出十惠海購節;建發雙節期間在多城舉辦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萬科在全國推出週年慶活動,旗下新房、長租公寓、酒店和度假村等多個板塊齊推優惠活動,形成聚合效應。同時,房企迎合新世代客羣,利用新媒體傳播手段多方觸達客羣,保利、越秀等企業開展直播,並結合線上線下優惠、實地探盤等活動,有效集聚流量並將流量引入線下,促進有效成交。

表:近期房企營銷動作

數據來源:中指數據CREIS

4.展望:在覈心城市市場活躍度提升以及去年低基數效應顯現背景下,預計四季度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降幅將有所收窄

政策方面,9月,監管部門逐步落實前期已出臺的各項政策,各地加快落實優化限購限貸等政策,提振市場信心。27日,央行在2023年第三季度例會中再次強調“因城施策精準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落實新發放首套房貸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調降首付比和二套房貸利率下限”。

9月,地方政策落地節奏進一步加快,根據中指監測,各地政策出臺頻次達2022年四季度以來單月最高水平,其中,11個二線城市全面取消限購,多個核心城市縮小限購範圍,一線城市中廣州近郊已取消限購,深圳降低了首套、二套房貸利率,均對市場信心起到提振作用。另外,各地針對供給端政策的支持力度也在繼續加大,如武漢發佈的“漢十條”中明確提出支持盤活企業資產、加快盤活存量用地,明確對已出讓尚未建設的存量用地,政府可組織開展土地收回和規劃優化,並重新供應等。

市場方面,9月,購房者置業意願有所提升,月初新政落地後購房者訪盤量短期明顯增加,從網籤數據來看,北京、上海、廣州等核心城市新房銷售規模在9月中下旬出現上升,市場活躍度有所好轉,政策效果初步顯現,但全國房地產市場銷售規模尚未出現明顯回升,整體仍處低位。據初步統計,9月,重點100城新房成交面積環比增長約14%,同比下降約20%。供給端來看,本月企業推盤意願小幅回升,根據中指數據,重點50城批准上市面積環比增長約7%,月末,部分房企爲備戰十一假期積極推貨,或對市場銷售形成助力。

分城市來看,部分核心城市居民購房意願好轉,在低基數下環比出現增長:

長三角、珠三角中上海、杭州、廣州等城市新房銷售在政策等因素帶動下環比增長,但在去年同期較高基數下,同比仍下降,而揚州、中山等前期政策環境較爲寬鬆的城市,政策帶動效果較弱,9月銷售面積環同比均下降。

京津冀、山東地區、中西部地區除個別城市外,市場整體延續低溫運行,其中,北京受“認房不認貸”政策優化影響,月初市場情緒明顯回升,疊加部分項目集中網籤、低基數效應,新房、二手房成交規模環比均明顯增長;青島、濟南,雖全面放開限購,但市場表現相對平淡,在較低基數下環比增幅不足20%,同比降幅仍超30%,市場活躍度仍偏弱;成都9月26日縮小限購範圍、取消144平米以上住房限購,但政策效果尚未體現至成交端,9月銷售規模未出現明顯改善。

整體來看,當前部分核心城市房地產市場活躍度有所回升,政策效果初顯。短期來看,預計核心一二線城市市場活躍度提升仍將持續一段時間,持續時間將好於普通二線及三四線城市。從全國來看,在覈心城市市場活躍度提升以及去年低基數效應顯現背景下,預計四季度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降幅將有所收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