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券商中國

在金主擔心債市風險後,公募產品清盤的現象已“清”到債券市場。

當弱市中的機構投資者高度控盤一隻基金後,大概率的結果可能是走向清盤,而在債券市場持續低迷的背景下,機構資金已不僅僅在權益類基金上採取撤退姿態,對債券基金產品也開始閃身離場,也使得部分有心幫襯扛住一段時間的金主最終也選擇離場。

債基清盤開始頻現

嚴重依賴金主幫襯的債基產品,也因市場震盪頻現清盤。

10月11日,中加基金髮布公告稱,將終止中加中債1-5年政策性金融債基金,並根據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通過的議案及議案的說明,該只債券型基金將從2023年10月12日起進入清算期後進入清算程序。根據該只產品發佈的信息顯示,中加中債1-5年政策性金融債基金成立於2021年12月末,當前累計淨值爲1.0372元,累計存續時間不足兩年。

此外,亦有多隻債券基金產品也在近期發佈了產品可能存在終止基金合同的提示性公告,顯示出清盤現象已不再主要體現股票市場的困難,債券基金產品也受到了波及,而此類基金產品大多被機構投資者持有較高的比例,以北方一家公募旗下的債券型基金產品爲例,該產品被機構持有人高度控盤,截至今年6月末,兩家機構投資者合計持有民生加銀鑫元純債基金份額高達90%,且其中一家機構投資者在今年二季度期間,已經開始大比例贖回基金份額,顯示出機構資金對相關市場風險的高度敏感。

金主幫襯資金也頂不住

值得關注的是,部分債基的清盤中還隱含着金主早有贖回之心,但無奈無人接盤。金主“擔心”自己離場後,產品恐將清盤。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中加中債1-5年政策性金融債基金在今年一季度即已高度依賴一位金主,當時扮演金主角色的一家機構投資者持有該產品份額4.99億份,佔該產品總份額比例高達83.3%,到今年二季度末,這種完全依賴金主的情況更甚,且存在相關金主利用該產品進行短線操作的現象。

根據定期報告披露的信息顯示,今年二季度內,持有基金份額4.99億份的上述金主,在4月份全部贖回了4.99億份基金份額,但在該金主贖回全部基金份額後,或因無人接盤該只基金產品,這位金主自今年4月底至今年6月底,又將此前贖回的4.99億份基金份額全部買回,到今年6月末,這位金主所持的4.99億份基金份額,在總份額中的比例由此前的83.3%,上升至99.21%,這意味着該產品除“金主”外,包括散戶在內的其他份額投資者幾乎已全部走人。

債市投資仍偏謹慎

債基跟隨權益類產品開始頻頻清盤的核心在於,機構投資者對債券市場震盪的認知。

大摩添利18個月開放債券基金經理陳言一認爲,目前特殊再融資債的整體規模和發行節奏尚未明朗,對市場已形成一定擾動,市場主流預期總量在1.5萬億元左右,相比之下2022年末各省債務限額餘額之差累計剩餘2.31萬億元,上述發行總量尚在限額餘額差之內,但預計難以出現2015年-2018年大規模的發行情況,當時啓動大規模債務置換的主因是在新預算法執行之際,需要將經重新審計後屬於政府債務的部分顯性化,並有2014年國發43號文《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的支持。悲觀情景假設下,如1.5萬億元特殊再融資債在今年四季度集中發行併疊加中央財政發力,四季度的利率債淨供給量可能會超過三季度,需給予密切關注。

對於信用債來說,上述基金經理強調,特殊再融資債有助於高風險區域的短期信用風險緩釋及改善投資者的預期,目前多個省份的城投債信用利差已發生較爲明顯壓縮,但目前體量的特殊再融資債尚難以扭轉基本面,近期部分城市的非標和基本城市民生保障仍然有負面輿情的爆出,預計後續或仍然會有其他一攬子化債的政策推出。

浦銀安盛基金認爲,債市調整有所加快,儘管市場對於政策效果期待有所分歧,但短期維度仍不可忽視對政策累計效果的觀察,同時關注機構行爲維度止盈盤的或有衝擊。可轉債方面,近期政策集中催化,權益市場依然對政策效果保持觀望。一線城市認房不認貸落地,不過地產鏈和週期股的表現尚未展現出持續性,市場缺乏清晰的主線板塊,短期仍然建議保持中性偏謹慎。

中歐基金認爲,對於當前債券市場,國慶假期地產、消費等數據沒有明顯超預期,也沒有新的政策出臺,市場開始提前搶跑資金面轉松,短期利率可能會有階段性陡峭化下行。節後資金面有轉松的可能,不過持續時間可能不長,再融資債擾動之下資金也難以回到極度寬鬆狀態,疊加政策加碼預期,10月中旬之後利率可能還是偏震盪狀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