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對上游芯片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10月13日開幕的爲期兩天的張江高科•芯謀研究(第九屆)集成電路產業領袖峯會上,多位集成電路企業代表談了產業鏈的發展重點。

集成電路的產業鏈除了製造環節,還包括設計、裝備、材料、封測等配套企業,其中設計是龍頭。被稱爲“半導體皇冠上的明珠”的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和IP,對芯片設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芯原股份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戴偉民在會上表示,中國半導體產業經過多年發展,在芯片設計、芯片製造、智能化系統、設備材料等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進展。從產業發展史來看,半導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絕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產業各方聯合協同作戰,這就需要行業率先建立並鞏固好核心生態環節。同時,他強調了EDA和IP的重要性,並提到業界要關注和重視Chiplet(通常被翻譯爲“芯粒”或“小芯片”),因爲Chiplet不僅對自動駕駛的落地很重要,而且ChatGPT也離不開它。

國微芯執行總裁白耿也稱,發展EDA不能簡單地複製國外發展歷史或者同樣的技術路線,可以充分利用後發優勢,去探索在先進工藝節點和芯片設計中所面臨的痛點,用實際痛點和產業需求驅動自主創新,然後推動EDA全產業鏈的建設工作。

在白耿看來,目前EDA領域已經成爲一個兵家必爭之地,在政府、企業、學界和投資界各方面緊密配合協作之下,國產EDA過去五年的時間有了飛躍性發展。20多個省市過去幾年推出70項傾斜政策扶持國產EDA企業發展。不過,雖然過去幾年國產EDA行業已經有了非常可喜的發展,但是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國產EDA仍然面臨四大壁壘,包括技術壁壘、人才壁壘、資本壁壘、生態壁壘等方面。

白耿說,爲此國內EDA企業要主動地與國內IC設計公司和Foundry廠尋求芯片設計和製造中實際的需求,用這些需求驅動工具開發,同時在這些需求中,主動尋求前沿、共性的研究方向,並且將這些前沿和共性研究方向主動反饋,通過產學研渠道反饋給高校和研究院所,並展開前沿EDA研究和共性基礎性的研究工作,開創這樣創新驅動的新模式,加強高校和企業的合作,形成產學研用的閉環。

除了設計環節的EDA,多位企業家還強調了重視汽車芯片。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2702.06萬輛和2686.37萬輛,繼續保持全球汽車市場第一的穩固地位。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2023年要力爭實現全年汽車銷量270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約3%,新能源汽車銷量90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約30%,汽車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左右等一系列目標。

西門子EDA全球資深副總裁兼亞太區總裁彭啓煌說,根據麥肯錫公司研究,在2028年,車均半導體含量會超過1000美元,基本上到2027年就可以超過。麥肯錫另一個報告還提到,到2030年半導體整個產值會超過1萬億美元。

安謀科技智能物聯網及汽車業務線負責人趙永超認爲,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有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而且已經顯現出來了,因爲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是全世界第一了。“但我們可以看到整個汽車產業鏈國產化進程還是任重而道遠的,因爲汽車芯片公司在芯片業裏佔比較低,但是增長很快,這是從0到1的過程。所以,未來的增長率是非常可觀的。”

作爲上海集成電路最集聚的地區,2022年,浦東集成電路產業規模達到2292億元,同比增長21%,佔全市比重近八成、佔全國比重超16%,成爲了國內集成電路產業鏈最完備、綜合技術水平最先進、自主創新能力最強的地區之一。目前,浦東集成電路企業超過800家,其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30家、高新技術企業233家。

其中,張江科學城是集成電路產業的核心承載區。由張江高科運營的上海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成立5年來,已有在地經營企業1200多家,吸引7家全球芯片設計十強企業在此設立區域總部、研發中心,6家全國芯片設計十強企業設立總部、研發中心,培育了近20家科創板上市企業,多項國內外領先技術在這裏誕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