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更新非銀行支付機構重大事項變更許可信息,同意深圳市訊聯智付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訊聯智付”)變更公司名稱爲“花瓣支付(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花瓣支付”)。

對於更名原因,10月17日上午,華爲方面對第一財經回應,此次爲公司更名,主要爲可能出現的變化(而變更)。“不過,本質是加快構建鴻蒙生態的基礎設施,因爲華爲支付面向的是全場景多終端。”

在此前人民銀行發佈的《非銀行支付機構條例(徵求意見稿)》中,明確規定支付機構的名稱中應當標明“支付”字樣。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或者變相從事支付業務。不從事支付業務的,任何單位不得在單位名稱中使用“支付”字樣。

目前,華爲支付服務技術與功能由訊聯智付提供與運營。公開資料顯示,訊聯智付於2013年6月成立,並於2014年7月獲發《支付許可證業務》。2021年3月,華爲通過收購訊聯智付成爲小米之後第二家擁有支付牌照的手機廠商。

爲何切入“支付”賽道?

華爲進入支付賽道始於2011年,此前的定位更多是爲上架華爲應用市場的APP提供支付服務。2016年,華爲支付應用出海新加坡和阿聯酋,同步開始推出銀行卡支付、本地錢包、網銀支付等產品。

2021年3月,華爲通過收購訊聯智付拿下支付牌照,業務類型爲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有效期至2024年7月9日。

但即便拿下了移動支付牌照,過去幾年,華爲也並沒有如外界所想的那樣,高調介入金融市場。

談及原因,華爲支付事業羣總裁馬傳勇在此前的一場媒體採訪中對記者表示,拿下支付牌照是內部對鴻蒙生態的戰略考量,要構建具有支撐性的平臺能力,支付必然是最重要的板塊之一。但從內部定位來看,華爲支付的定位是一個支付工具,不涉足金融服務。

“交易流水費率是支付公司的主要盈利模式,但華爲更看重支付所帶來的附加的價值,比如用戶通過支付渠道進入可以反哺華爲其他應用,從而形成對鴻蒙生態上的黏性。”馬傳勇表示,微信支付與支付寶是服務於所有移動操作系統終端,而華爲支付沒有對標的對象,還是爲了鴻蒙系統全場景覆蓋,成爲基礎設施。例如智能手錶上需要支付,車機(汽車)上需要支付,華爲將會把支付功能設置到系統中,軟件自適應也可以節省開發成本。

對於華爲支付的最新進展,馬傳勇17日回應第一財經,目前內部正在對手機界面進行改版。新改版的負一屏會全面支持華爲支付,也是推進鴻蒙元服務的重要一步。此外,他表示,華爲支付正在與銀聯在推進深度合作,年內會有新的進展。

華爲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從最新的支付通道來看,設計邏輯發生了變化,通過鴻蒙元服務,可以主動爲用戶提供全面高頻剛需的生活服務,覆蓋滴滴出行、美團外賣、同程機票酒店、貓眼電影、健康160、58同城等。換言之,從華爲當前發展方向考慮,未來將逐步將支付功能通過鴻蒙操作系統擴展到其他設備。

“摸着石頭”探路

雖然強調不做金融業務,但從華爲在支付業務覆蓋的範圍來看,正在發生變化。

今年9月5日,訊聯智付曾發佈關於修訂《華爲支付商戶服務協議》的公告,公告提到,對協議部分內容進行了修訂,包括:對賬戶管理服務、華爲支付商戶號、支付交易處理、提現、華爲支付SDK的電極重新修訂;優化華爲支付賬戶、充值、代收款、分賬服務;增加超級支持管理員相關權限。完善電商平臺以及入駐平臺二級商戶的管理義務等。

此外,記者注意到,目前華爲錢包App中的的業務類型涵蓋了多種金融服務,比如信用卡、基金等。此前,華爲錢包曾與銀聯共同推出的手機閃付能力Huawei Pay,支持NFC支付、銀聯二維碼、 線上支付等支付方式。

華爲方面對記者表示,目前用戶進入華爲錢包可以開通華爲支付。但對於各類金融業務的進展,華爲並沒有回應。

業內人士認爲,目前國內移動支付行業的雙寡頭市場格局已經成型,想要撼動市場格局難度很大,對於華爲而言,在支付業務上並沒有太多的成功經驗借鑑,只能“摸着石頭”探路。但隨着鴻蒙生態構建的加快,華爲在支付領域並非沒有任何機會。

過去,互聯網巨頭從場景切入,通過提供支付服務和賬戶體系對客戶產生粘性,以此爲基礎提供綜合化的金融服務,構建金融生態體系,但終究是移動互聯網時代需求與場景下誕生的產品。在物聯網系統與移動系統割裂的背景下,支付作爲底層生態系統內交易閉環的核心功能組件之一,面臨着諸多挑戰。

背靠鴻蒙系統的華爲或許能在跨終端業務中爲支付業務找到新的路徑,但也可以看到,目前也不僅僅只有華爲在加大這一領域的投入。在未來的支付競技場,除了現有的選手外,還有小米、OPPO、拼多多攜程、字節跳動、快手等互聯網廠商的加入,誰能在未來脫穎而出,考量的不僅僅是單純的技術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