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張漫遊 北京報道

近期,銀行加大信用卡不良資產轉讓力度。自10月以來,已有平安銀行南京銀行、河北銀行等多家銀行在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登中心”)發佈了信用卡不良貸款轉讓公告。

業內人士分析認爲,一方面,目前居民可支配收入上升乏力,信用卡業務開展難度有所上升;另一方面,年底銀行不良資產出表的壓力較大,銀行或通過轉讓信用卡不良資產來解決這些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銀行不良貸款的處置依然是下一步的重點。日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我國金融業有序拓寬不良資產處置渠道,有序推進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在信用卡不良貸款批量轉讓方面,轉讓定價難、受讓方意願不足、未明確是否能稅前扣除等難點依然存在。

批量轉讓佔比顯著升高

銀登中心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三季度,不良貸款轉讓試點業務公告掛牌和成交均創下新高。從成交數據來看,2023年三季度不良貸款轉讓試點業務確認成交131單,成交金額約391億元。其中,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成交金額佔比接近90%。在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業務中,信用卡不良資產批量轉讓業務的佔比由今年前兩季度的不超過3%驟升至三季度的24.7%,佔比顯著升高,信用卡不良資產批量轉讓業務的金額也升至約86億元。

談及近期信用卡不良貸款集中被處置的原因,中國銀行研究院博士後馬天嬌認爲,今年消費復甦不及預期,部分地區和行業居民可支配收入上升乏力,信用卡業務的資產質量承壓。

某城商行信用卡中心人士坦言:“從我行的實際來看,今年以來的信用卡資產質量還沒有明顯變好。”

從具體銀行數據分析,惠譽博華結構融資部高級分析師徐倩楠指出,2023年上半年,多家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走高。作爲銀行零售貸款的重要組成部分,信用卡業務的資產質量持續承壓。在此背景下,銀行通過加大信用卡不良資產轉讓力度的方式,來實現盤活存量資產,提升不良資產處置效率。

自2023年以來,銀行信用卡業務資產質量有所下滑,不良率略有上升。結合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2023年第二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馬天嬌指出,截至二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896.46億元,較去年四季度末增長3.54%;佔信用卡應償信貸餘額的1.05%,較去年四季度末增加0.05個百分點。

“信用卡的逾期風險壓力較大,年底銀行不良資產出表的壓力也較大,銀行通過轉讓信用卡不良資產來解決這些壓力。”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律師龐珊珊說。

“從行業邏輯角度看,不良率上升是信用卡發展進入存量競爭階段的必然結果。”馬天嬌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我國信用卡業務由“跑馬圈地”進入“精耕細作”時代,2022年信用卡數量基本穩定,人均持卡量保持0.57張不變,規模增速逐漸放緩,獲客難度不斷增加,客戶羣體持續下沉,推高信用卡風險水平。

“從銀行業公開披露的信用卡不良率數據來看,各家商業銀行不良率變動表現分化,2023年上半年信用卡不良率較2022年年末有升有降。整體來看,在信用卡業務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多家銀行信用卡不良率表現出高位運行,預計短期內信用卡風險仍將承壓。”徐倩楠說。

上述城商行信用卡中心人士亦指出,實際上信用卡的不良貸款集中爆發從前年就已經開始出現,估計整個消費貸和信用卡不良貸款的上升和消化可能還會延續一兩年。

轉讓市場尚不成熟

據悉,不良貸款試點工作自2021年年初正式開啓,開展單戶對公不良貸款轉讓和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2022年12月,銀登中心發佈《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開展第二批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具體來看,納入第二批試點機構的對象包括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農業發展銀行,信託公司、消費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以及註冊地位於北京、河北、內蒙古、遼寧、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河南、廣東、甘肅的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中小銀行機構。

記者梳理銀登中心的數據發現,今年以來,共有26家城商行及93家農村中小銀行新開立了不良貸款轉讓業務賬戶。

業內人士認爲,政策持續完善也爲信用卡不良貸款批量處置提供了條件。

“上半年,中國銀行持續加大對信用卡不良清收化解的力度,以及對信用卡逾期方面的管理,資產質量整體進一步企穩向好,不良類貸款和關注類貸款較年初都實現了雙降。”中國銀行風險總監劉堅東表示,中國銀行下一步將持續做好前瞻性風險監控和預警,保持清收化解的力度,預計下半年信用卡的資產質量仍將保持一個基本穩定的態勢。

興業銀行副行長張旻表示,各商業銀行都曾經面臨或即將面臨信用卡風險的出清難題,這也是行業的共性。興業銀行的信用卡階段性問題主要集中在2017年至2019年,其在客羣准入、場景建設、風險識別和管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同時疊加了3年的疫情影響,部分客戶的還款能力、意願大幅下降,這些因素累積,導致了信用卡風險。目前,興業銀行已進行了多輪的調研、排查,基本做到了心中有數。總體來看,隨着風險管控和出清力度的持續加強以及一系列措施的落地,信用卡風險將延續不斷收斂的趨勢。

“目前,各家銀行密集發佈信用卡不良貸款轉讓項目,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總體來說,信用卡不良資產餘額可控。伴隨國內經濟穩步復甦,企業經營狀況持續好轉,居民收入水平恢復增長,預計信用卡資產質量將持續改善。”馬天嬌表示。

談及下一步工作的重點,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相關工作負責人10月20日表示,依然要加強銀行不良資產認定與處置。制定實施《商業銀行金融資產風險分類辦法》,推動銀行準確識別與評估信用風險,做實資產風險分類。拓寬不良資產處置渠道,有序推進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化解銀行信用風險,前三季度銀行業共處置不良資產1.9萬億元。着力增強風險抵禦能力,督促銀行按照預期信用損失法,合理預估風險,充足計提撥備,增厚風險緩衝墊。

不過,目前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過程中仍面臨諸多難點。

馬天嬌認爲,銀行不良貸款轉讓市場還不成熟。例如,處置渠道相對有限、配套制度仍需進一步完善、定價機制透明度有待提高等。監管部門可以通過完善頂層制度設計,引入專業的資產管理機構等方式,促進不良貸款轉讓市場健康發展。

“銀行希望轉讓個好價格,而價格是跟個人不良貸款是否有比較好的處置資產有關的,如果債務人有資產、在未來有還款能力或者可以變現的處置資產,那麼對於個人不良貸款批轉也會定個比較好的價格。”龐珊珊指出,根據《關於開展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的規定,試點的個人不良貸款屬於信用貸款,無擔保措施,缺少催收抓手,且針對自然人債務人如何查找財產線索、採取何種催收方式、如何債務重組,均較對公不良貸款業務有本質區別,這也是銀行機構轉讓這些資產的難點。

上海美谷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項方亮律師向記者總結道,轉讓的難點在於未明確是否能稅前扣除、轉讓定價難、受讓方意願不足、債權轉讓有效通知以及個人信息保護等。就對應的解決辦法而言,稅收抵扣政策需要及時修訂和完善,以配合前端監管機構出臺的鼓勵商業銀行加大核銷和轉讓力度的政策,否則將降低商業銀行處置不良資產的積極性,不利於化解風險;轉讓定價的問題,可以進行第三方評估;受讓方意願不足的問題,可以進行科學合理的說明;債權轉讓有效通知的問題,建議前期就要完善相應的送達信息;個人信息保護的問題,建議簽署並完善信息保護機制。

相關文章